
3月30日,中國銀行研究院在北京發布《2020年二季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秷蟾妗氛J為,中國銀行業在2019年表現出較為穩健的發展態勢。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上半年銀行業盈利增速趨于下降,風險緩釋能力仍將保持穩定。
針對今年以來中國銀行業經營環境發生的深刻變化,中行課題組專家分析認為,商業銀行應關注重點行業、特定客戶的不良風險,強化資產質量管理,積極探索新的業務機遇,創新“非接觸式”業務模式,多渠道拓展收入來源。
經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
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銀行業經營環境發生深刻變化。《報告》分析認為,中小城商行、農商行資產質量相對較差,風險抵補能力較弱。受疫情影響,其資產質量及盈利能力將受較大影響。此外,中小銀行業務創新能力較弱,信貸投放規模明顯不及大型銀行。較難及時通過線上服務削弱疫情影響。
不過,值得關注的是,疫情的發生催化了銀行數字化進程。數字化、線上化是商業銀行改革發展的重要趨勢。數據顯示,2019年,銀行業金融機構網上銀行交易筆數達1637.84億筆,交易金額1657.75萬億元:手機銀行交易筆數達1214.51億筆,交易金額335.63萬億元,同比增長38.88%;全行業高柜率為89.77%。
疫情發生以來,監管部門出臺金融支持政策,鼓勵銀行進一步提升線上金融服務的便捷性及可得性,借助金融科技提升風險識別和風險管理能力。部分商業銀行通過線上一站式金融服務及在線貸款,緩解企業資金壓力,滿足金融需求;通過設計并發行相關理財產品,上線人工智能在線客服,提供遠程醫生問診服務,參與政務民生服務等,形成合作開放、場景融合的新生態。
“業務流程線上化背后,是管理的體系化、組織的敏捷化,是基于數據要素驅動的數字化銀行,有望進一步催化商業銀行數字化進程。”中行研究院課題組專家分析認為,新冠肺炎疫情下,金融服務“非接觸式”模式的試水與應用加快推進,是對銀行數字化能力的考驗,公司業務、零售業務、中后臺管理等均將受益于數字化轉型,催生“非接觸式”服務模式轉型變革的十大趨勢。
二季度凈利潤增速或略有反彈
參照“非典”時期中國銀行業的發展情況,《報告》課題組專家分析認為,2020年上半年中國銀行業經營將體現三大特點,即資產規模仍將保持較快增長;凈利潤增速或將有所下行;不良貸款率小幅上升,風險抵補能力繼續維持穩定。
“考慮到一季度信貸需求受到壓制,在疫情得到全面控制后,部分企業可能會。趕工。彌補一季度損失,二季度信貸需求或將明顯反彈。外加貨幣政策維持穩健,流動性將保持合理充裕?!薄秷蟾妗奉A計,二季度商業銀行資產增速有所加快,貸款占比有望進一步上升。
從盈利增速看,由于疫情限制了居民外出消費需求,銀行線下業務收入將受到較大影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銀行業整體息差水平?!秷蟾妗贩Q,整體看,今年第一季度我國銀行業凈利潤增速將受到中間業務收入下降拖累出現放緩,估計在9.2%左右。
不過,課題組專家認為,在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后,商業銀行一季度出現大幅下降的支付結算類業務量將逐步得到恢復,更多線上、線下交易需求將重新啟動,企業和居民其他各類金融需求也將同步回暖,中間業務收入將有所提升,這有利于二季度后凈利潤增速的提升??紤]到上半年商業銀行凈利潤將更多依賴信貸投放,估計二季度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將略有反彈。
風險緩釋能力仍將保持穩定
《報告》預計,2020年第一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將小幅升至1.88%左右,撥備覆蓋率185%左右。
不過,課題組專家同時指出,由于疫情影響主要集中在一季度,伴隨企業生產經營和居民消費的逐步回暖,二季度經濟運行將逐步回歸正軌,社會信用風險將趨于下行。同時,考慮到商業銀行不良核銷節奏通常逐季加快,且監管部門近期提出鼓勵金融機構自主核銷部分不良,這有助于控制2020年第二季度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的上漲,穩定資產質量。
此外,監管部門將繼續支持商業銀行通過多元化渠道補充資本,加強撥備力度。強化損失吸收能力。預計2020年第二季度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等指標仍將保持在較高水平,風險抵補能力將維持穩健。
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資產質量的影響,中行專家建議,商業銀行應清理存量,控制增量,穩定不良貸款率。一是利用內外部條件,在不影響正常經營情況下做好不良核銷;二是積極采用包括資產證券化、市場化債轉股以及處置資產包等方式清理存量不良;三是強化金融科技應用,強化貸款業務全鏈條管理,控制新增不良。
同時,關注重點行業,區分客戶類型,采取針對性服務。密切跟蹤受疫情影響較大行業的發展情況,合理安摔信貸投放節奏。對于經營正常但暫時遇到困難的企業,可采用無還本續貸、債務重組和適度減免利息等手段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控制不良風險。針對已經出現風險且大概率無法按期還款的企業,提前計提風險準備。加大與同業和非銀機構合作力度,采用聯合貸款、信用保險、聯合擔保等方式分散分險,穩定資產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