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務院召開常務會議安排部署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綜合融資成本。要求5家國有大型銀行普惠小微貸款增幅最低為20%,并要求實現昔惠小微貸款成本再降0.5個百分點,貸款增速繼續高于各項貸款增速。
普惠金融需要大型國有銀行支持的同時,也需要遍布城鄉的農信社。在服務基層、服務“三農”方面,農信社具有先天優勢。打贏脫貧攻堅戰,農信社應從以下幾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一是服務方式創新,精準施策助力脫貧攻堅。脫貧攻堅,要了解貧困戶的資金需求,需要金融工作者沉下去,深入基層,與貧困戶面對面,了解意愿和需求,精準施策,開出根治脫貧的藥方。如:近年來,濮陽縣農信社在縣政府的支持下,向扶貧幫扶村派駐第一書記,與貧困村的干部群眾融為一體,全面掌握貧困村及貧困戶情況,想方設法調動村民主動脫貧積極性,讓他們從內心里想脫貧、謀致富,為精準扶貧措施更好落地實施打基礎。
二是信貸產品創新。因地制宜推出信貸產品。脫貧攻堅工作的信貸資金支持,既要做好貧困戶脫貧工作,又要保證信貸資金的安全。鑒于貧困戶經濟條件差,償貸能力不強的客觀原因,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銀行需要成立小額零售貸款業務部,重點推出10萬元、5萬元以下小額零售類信用貸款,讓貧困戶有資金、有能力起步。如:2018年來,河南農信推出“金燕e貸”小額信用貸款業務,實現線上申請,線上審批,一次授信,循環使用,讓廣大客戶通過手機銀行貸款像取存款一樣方便。
三是政策制度創新,多方合作滿足資金需求。農信社打好脫貧攻堅戰,要解決好人的思想問題,讓一線客戶經理敢于放貸款。首先,要將盡職免責辦法落到實處,對于在貸款投放過程中,嚴格按照“貸款三查制度”,由于市場原因和自然災害等原因造成的貸款損失。不追究工作人員的責任。真正做到盡職免責,調動工作人員信貸扶貧工作的積極性。積極探索“農信社+政府+實施主體+貧困產”“農信社+政府+保險公司+實施主體+貧困戶”的“四位一體”“五位一體”金融扶貧模式,以服務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為切入點,面向能帶動貧困戶脫貧的能人大戶、合作社、企業等經營主體,積極投放產業扶貧貸款等。對于脫貧攻堅工作中的信貸資金利息收入給予免交稅金,對于讓利部分導致的業務經營虧損和由于不可抗拒和市場的原因形成的貸款風險,地方財政應給予補貼或資產置換,形成扶貧工作大家擔,一起挑的格局。保險公司對農信社支持脫貧工作的貸款項目,可推出“脫貧保險”等新品種。對于脫貧貸款項目有財政出資(或者財政出一部分,貧困尸出一部分的方式)并投保保險,可有效降低農信社的信貸資金風險,調動農信社信貸扶貧工作的積極性。最后,為加大扶貧信貸資金的安全系數,對于農信社信貸資金扶持脫貧項目,政府、農信社、保險三家機構要共同攜手,通過幫資金、幫技術、幫人才的方式,協調農業技術、農業院校技術人才現場指導和做技術顧問等方式,確保扶持項目的成功率。
脫貧攻堅,扶貧更要對于扶貧扶“智”,要讓扶貧對象正確認識到扶貧的意義和作用,真正做到從“輸血”到“造血”的轉變,使扶貧對象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