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流轉與規?;洜I是有效提高農民收入、擴大農村需求、促進鄉村振興的新途徑。當前,由于金融支持土地流轉的渠道與途徑非常狹窄,基本上由縣域農商銀行支持,導致土地流轉與規?;洜I所需資金嚴重不足,嚴重制約了土地有效流轉。如何支持農村土地有效流轉,已成為農商銀行當前亟需研究探討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近年來祁陽農商銀行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來,祁陽農商銀行不斷改進服務手段和服務方式。積極應對農村土地流轉帶來的新變化、新要求,逐步探索一條適合現代“三農”發展的金融服務之路。截止目前,祁陽縣土地流轉總面積達30萬畝,近三年來,農商銀行對土地流轉累計發放貸款近5億元,支持了農業結構調整和農村經濟較快發展,也為鄉村振興和農民脫貧致富作出了積極貢獻。
一是大力推廣傳統金融信貸品種。一方面,積極推廣小額農戶信貸。農商銀行開展了以“一次授信、余額控制、隨借隨貸、周轉使用”為主要內容的農產小額信用貸款產品,全縣農產授信率達100%,將信用貸款額度由原來的最高5萬元擴大到10萬元,極大地方便了農產辦理貸款。有效支持了農村土地流轉,促進了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另一方面,全面昔及惠農卡。該行在全縣全面推廣普及惠農卡。如推行了福民卡、便民卡、借記卡、惠民卡等,通過發放惠農卡加強對三農經濟的支持。目前,該行已經發放各類惠農卡近30萬張,發放面達到全縣農產數的100%。使農村土地流轉中沒有抵押物的農產能夠得到信貸支持。
二是創新金融產品和方式。一是創新信貸品種。該行按照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積極探索并創新了林權抵押貸款、廠房抵押、農業機械抵押等品種。如林權抵押貸款,全縣共辦理23筆,貸款金額1225萬元,通過開辦林權抵押貸款,新增造林面積2萬畝。二是創新信貸模式。探索推行“政府+農商銀行+龍頭企業+農產”信用聯合體的貸款模式。對種養大戶,通過龍頭企業擔保,在縣勞動保障局進行培訓登記,財政給予全額貼息的小額擔保貸款。目前,全縣擔保的龍頭企業有銀光糧油、金浩茶油、自然韻黑茶、德輝農業、唐家山油茶、林盛農業等10多家企業,為180多戶養殖大戶辦理小額擔保貸款1400多萬元。三是綜合運用信貸品種。單一的信貸品種己無法滿足種養大戶的資金需求,需要有多品種貸款來給予支持。種植大戶鄧根智從2010年開始,在羊角塘鎮的城山、銅銀、羊坪等村承包稻田2000多畝,當時城山支行以房產抵押方式為其貸款15萬元,用于購買農機具。在得知其資金仍然不足的情況下,該行又以“公司+農產”的方式向其發放小額擔保貸款10萬元,較好地滿足了種養大戶的信貸需求。
三是著力與擔保公司合作。該行先后與縣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有限公司、縣農建投公司、湖南省農業擔保公司等公司合作,三年來,累計擔保授信達5億元,累計發放擔保貸款3億元,支持土地流轉開發公司及企業、農業合作社等55家。湖南德輝農業通過農擔公司擔保累計發放貸款1500萬元,流轉土地5000余畝,成了一家集種養、加工、旅游、休閑于一體的現代農業科技示范企業,年產值3480萬元,解決勞動就業200余人,公司先后被評為國家級蔬菜標準園、湖南省特色產業園、湖南省示范專業合作社。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
土地流轉的主體是種養農戶、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和涉農企業。農戶自發隨意轉包或互換土地經營一般規模較小,多從事傳統種養業,流轉期限較短,集中度不高,對信貸需求不大。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涉農中小企業從事農業規?;N養,對土地流轉信貸需求旺盛,但受多方面因素制約,難以有效獲得信貸支持。
(一)金融支持力度不平衡。當前,由于國有商業銀行的集約化經營,農村經營網點大幅收縮,其資金大部分投向大中型企業,對農村和農業的信貸支持微乎其微,對土地流轉經營主體的支持嚴重缺位,真正能為土地流轉直接提供金融服務的僅有農商銀行。而農商銀行由于自己經營能力和風險防范的需要,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二)有效金融供給不足。一是貸款額度偏小。用于購買基本農資的不高于5萬元小額農產信用貸款,根本滿足不了土地流轉后規?;洜I的大額信貸需求。二是貸款期限太短。因涉農貸款風險高,現有的小額農戶信用貸款、農戶聯保貸款等貸款品種均為一年內的短期貸款,無法滿足土地流轉后農業產業化發展的長期資金需求。三是缺少有效抵押。農村“三權”抵押推廣較慢,以土地經營權質押的債權變現較難,導致銀行存在“怕貸”、“不敢貸”思想,堵塞了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用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的路子。
(三)土地流轉信貸風險高。一方面,農業自身風險高。按照現行法律規定,農村土地流轉后其用途仍為農業用地。而農業本身是弱勢產業,受資源條件、自然環境、生產周期、市場環境等客觀因素影響較大,規?;N植、養殖風險高。另一方面,銀行貸款風險大。由于小額農戶信用貸款的不良占比遠高于金融機構不良貸款占比的平均值,導致銀行對信用貸款失去信心。這在一定程度上給銀行機構造成了很大壓力。也帶來了不少風險。
三、支持農村土地流轉的對策與建議
農村土地流轉需要農村金融的大力支持,不僅要擴張信貸總量,更要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和方式,延長信貸期限,創優服務方式,以及時有效的資金支持農村土地流轉的高效推進,促進鄉村振興。
一是堅守三農定位回歸本源。農商銀行根在農村,依農而生,靠農而活,是農村金融服務的主力軍,因此,農商銀行要把準定位,回歸本源,把資金全面投入到農村基本建設中去,加大對農村土地流轉的資金支持力度。
二是支持土地流轉經營主體。農商銀行要重點培育、支持農用土地股份合作社、家庭農場、農業龍頭企業和種養大戶等規模經營主體。進行擴大再生產或幫助解決季節性、臨時性生產資金不足的問題??砂床煌瑢哟畏謩e進行支持,對農戶流轉土地面積100畝以上,且流轉程序規范的,可給予5萬元發上的信用貸款支持;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流轉農產土地面積100畝以上,且流轉程序規范的,可給予10萬元的信用貸款支持;對涉農中小企業發展生產和參與土地流轉,流轉土地500畝以上,給予300萬元以內抵押信貸支持。
三是創新金融產品和方式。農商銀行應將金融風險控制與農村傳統信用資源對接起來,對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種植大戶、家庭農場等全面納入信用評定范圍。多方構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自愿參加、政府監督指導、金融機構提供貸款的授信管理模式,將信用貸款和聯保貸款機制引入土地流轉信貸業務范圍,對農民專業合作社以獨立法人名義申請貸款,可由其成員提供聯保,或由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擔保等方式解決。允許農民合作社、涉農中小企業依法用權屬清晰、風險可控的大型農用生產設備、林權、倉單、可轉讓股權、專利權、商標權等權利質押貸款,以及開展互助擔保業務。同時,應根據農業規模化經營發展的特點及農村土地流轉的實際。適度擴大貸款額度,延長貸款期限,多方面滿足農村土地流轉的正常金融需求。開辦大額農產聯保、大額農戶信用貸款業務,大力開展電子銀行業務、惠農業務,開發土地訂單貸款、協議貸款,滿足農村土地流轉規?;洜I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