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躍軍
摘? 要:新課改的頒布以及素質教育的推進使得高校在人才培養中更強調德育、智育及美育的全面發展,但是卻忽視學生體質、體能等方面的教育問題,導致我國人才的培養質量難以提升。近年來在“陽光體育”理念下,我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也做出巨大改革。本文主要對“陽光體育”下高校公共體育課程開展中存在的問題及改善對策進行分析。
關鍵詞:“陽光體育” 高校公共體育課? 問題? 改革策略
中圖分類號:G807.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文章編號:2095-2813(2020)07(a)-0193-03
Strategies for the reform of College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in the context of "Sunshine Physical Education"
ZHANG Yuejun
(Houbo College of Xinjiang Medical University, Kelamayi, Xinjiang Province, 834000? China)
Abstract: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and the promotion of quality education mak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moral education, intellectual education and aesthetic education, but ignore the education problems of students' physique and physical ability,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 in China. In recent years, under the concept of "Sunshine Sports", the public sports curriculum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s also made great reform.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physical education cours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under "Sunshine Sport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for improvement.
Key Words: "Sunshine Sports"; College public sports; Problems; Reform strategies
1 “陽光體育”視域下高校體育教學優化意義
1.1 提升體育教學效率
從高校傳統體育教學情況來看,在教學過程中主要以教學計劃為主要出發點,而且以競技體育為主,這種體育教學模式難以得到學生的認同,導致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中比較被動,無法提升體育教學效率。“陽光體育”視域下體育教學的開展能夠加強對體育教學的優化,促進體育教學內容和方式的創新,為學生帶來更多的體育學習體驗,激發學生的體育學習興趣,充分發揮學生內在的潛力和能動性,提升學生體育參與興趣,使學生能夠積極配合體育鍛煉,在主觀能動性的刺激下提升體育教學效率。
1.2 促進以人為本教學理念落實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因此在體育能力、體育鍛煉興趣及身體素質等方面都會存在較大的差異,高校在體育教學中必須要充分考慮所有學生的特點,有效落實以人為本教育思想,并以此為基礎創設體育教學方案和計劃,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和多元化發展需求。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改革,素質教育下要求陽光體育必須要與以人為本思想進行結合,促進體育教學逐漸向人文化的方向發展,有利于體育教學中以人為本理念的落實。
2 “陽光體育”視域下高校體育課程存在的問題
“陽光體育”視域下,高校體育課程教學中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內容單一、教學評價不科學等導致高校體育教學效率難以提升。
2.1 體育課程目標設置不明確
通過對體育教學指導綱要文件分析可知,在高校體育運動中需要強調運動參與、技能、健身、心理健康及社會適應能力等5個教育基本目標。通過對當前高校公共課體育教學情況來看,雖然教師對這些教學目標都有所了解,但是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卻不夠明確。部分教師表示體育課程就是在忙碌的學習中為學生提供放松的機會,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還有部分教師認為公共體育課并非專業訓練課程,因此不需要對學生提出太高的要求。由此可見,在高校公共體育課程的實際開展中教學目標仍然不夠明確和標準,而且在不良體育課程觀念的影響下教師只關注學生的身體健康,甚至存在矯枉過正的情況,沒有意識到體育教學的真正價值。過于強調體育教學的放松性和興趣性,將體育課程作為娛樂的時間。而且教師在課程目標、目的的實施過程中存在認知片面的情況,對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提升起到限制作用。
2.2 教學內容枯燥單一
傳統體育教學理念下,教學一直以競技運動為發展目標,雖然經過多次的教學改革但是教學內容仍然沒有發生太大的改變,男生的教學仍然是田徑為主,女生則以健美方面的訓練為主,使得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成為競賽及競技比賽的場所。經過調查研究可知,當前高校公共體育教材的應用效率低,大部分教材都是教學中的一種形式,在教學中發揮的作用不大。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當前現有的教材內容過于陳舊,不符合當前大學生體質的發展要求,使得教學中無法參考教材內容。同時教材內容編制缺乏創新意識,導致體育教學效果難以凸顯。而且沒有結合“陽光體育”的教學理念,對新知識、新思想的融入少。
2.3 體育教學評價方式不科學
體育教學評價是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體育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傳統體育教學課程中,體育評價主要以選拔、甄別等方式為主,將標準化的考試大綱作為唯一的標準,使得學生的教學評價限制在體能、技術等范圍內。為了完成考試大綱的內容,學生只能針對枯燥的教學內容反復訓練,機械地掌握體育技能。
3 “陽光體育”視域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策略
“陽光體育”視域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仍然存在較多的問題,需要結合這些問題探究相應的解決對策,明確體育教學目標,加強體育教學內容的完善,保證教學評價體系的科學性,提升高校體育教學效率,促進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順利發展。
3.1 加強對體育教學目標的明確
“陽光體育”運動教學中強調每天鍛煉1h,培養良好體育運動習慣。希望通過“陽光體育”理念的提出,轉變傳統體育教學中“輕體重智”的不良教學觀念。但是當前高校教學中,傳統教學理念影響仍然廣泛存在,教師以及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仍然不強,認為體育課的作用不大,被劃分到非主流課程中,無法在體育教學中全面、徹底貫徹教學目標。加強學生對陽光體育思想的認知,引起社會對學生體質健康以及體育鍛煉的重視。同時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公共體育教師的責任感,認識到體育教學的重要性和急迫性,在教學過程中明確體育教學目標。
3.2 完善公共體育教學內容
高校公共體育教學中,學習興趣是提升教學質量的關鍵,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激發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必須要引導學生愛好體育,進行形成終身體育習慣。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開展中需要通過適當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加強對課程內容的創新,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高校首先需要結合當前大學生關注的時尚熱點,在體育教學中引入一些時尚內容,比如街舞、瑜伽、摔跤等,注重民俗體育的推廣,使學生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不僅能夠提升體育技能和身體素質,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民族意識。
3.3 豐富體育教學形式
高校體育教學管理人員和教學者必須要加強對體育運動教學的貫徹和落實,加強對體育教學理念和形式的豐富,促進陽光體育的有效開展,強調教學方式和方法的創新。比如,可以在體育教學中開展社團或者俱樂部的方式加強學生的體育鍛煉,滿足不同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此外,還需要在原有體育教學內容基礎上加強對體育教學內容的豐富,比如,可以增加花式跳繩、健美操等娛樂體育活動,吸引大學生的參與興趣,使學生在體育鍛煉中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的特長,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過程中。
3.4 構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
高校公共體育教學過程教學質量的評價中包括教學能力與教學水平,為了促進陽光體育運動的落實工作,必須要保證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的全面性、科學性和系統性,并制定完善的課堂教學質量標準。但是從傳統體育教學評價來看,只是對教師教學任務的完成情況及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分析,忽視對教學過程中的評價。而新知識理念下,教學評價觀念必須要保證評價指標的多元化發展。教學評價不僅作為學生的選拔手段,還需要通過教學評價提升教學質量。此外,還可以對體育教學評價進行創新,比如“陽光體育”視域下,號召每天運動1h,因此可以將學生每天1h體育鍛煉打卡納入到評價考核中。
4? 結語
綜上所述,傳統教學理念下,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不足,導致雖然素質教育推廣多年,但是體育教學的重視度仍然難以有效提升。“陽光體育”視域下,傳統體育教學弊端不斷凸顯,不僅導致教學效果無法提升,同時不利于體育教學的整體發展。因此需要結合陽光體育的發展要求及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現狀,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完善體育教學內容,構建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提升體育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健康、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雪霞.高校公共體育課學生評教量表指標的研究[J].萍鄉學院學報,2020,37(1):103-106.
[2] 覃禮榮.陽光體育運動下高校公共體育教學改革分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129-130.
[3] 莫玉昌,康少春,傅新宇.素質拓展融入高校公共體育課堂的可行性探討[J].體育科技,2019,40(3):115-116.
[4] 馮思海.高校公共體育課存在問題的調查與分析[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9(3):89-90.
[5] 侯園園,劉榮庭,尹艷美.淺析高校公共體育信息化教學管理[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2):161,163.
[6] 羅敏,敬松.高校公共體育課開展課程思政同向育人探討[J].當代體育科技,2020,10(1):12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