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爽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網絡新媒體不斷涌現,為傳統媒體帶來了極大的沖擊,使得傳統媒體不得不進行轉型升級,也使得我國的媒體逐漸跨入到全媒體時代。本文就全媒體時代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關系進行了分析,并闡述了二者融合的意義,最后探討了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新媒體;融合策略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基于信息技術興起了很多網絡新媒體,并逐漸與傳統媒體相融合,使得媒體逐漸向著全媒體的方向發展。所謂的全媒體,就是指信息傳播媒介借助眾多的渠道完成信息資訊的傳輸,人們既可以通過傳統媒體接收信息,也可以利用微博、微信以及其他的網絡媒體接收信息并進行信息的傳播。這種傳播方式徹底改變了傳統媒體單一的信息傳輸形式。
一、全媒體時代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的關系探析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在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各種新媒體平臺迅速崛起,對傳統的媒體發展帶來了一定的沖擊。雖然二者在發展方面呈現出對立的關系,但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關系并非是完全對立的關系。傳統媒體是指廣播、電視、報紙、雜志等媒體,而新媒體則是指各種基于網絡平臺的網絡媒介,如微信、微博以及其他各種類型的網絡媒介。在內容方面來看,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展示的內容主題都是相似的,但這些內容展示的方式具有較大的差異。而且,傳統媒體歷經多年的沉淀,具有其獨特的魅力,也有著自身的優勢,比如說擁有更加專業的新聞生產隊伍和新聞生產資質,較新媒體更加權威,而新媒體則更據現代氣息,更吸引受眾的注意力。所以,兩者之間既有競爭,也有合作,最終是朝著融合的方向發展。因此,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應該是相互借鑒、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關系。
二、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融合的意義分析
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之間相互融合也許是業界發展的最終趨勢。當前,新媒體最顯著的特點就是信息傳輸快、精、準,而傳統媒體則是更加深入、全面。隨著二者的融合,新媒體逐漸向著深入、全面發展,而傳統媒體則努力融入快、精、準的信息傳輸方式。這樣一來,信息傳輸的覆蓋范圍就會更加廣泛,信息的傳輸速度也會越來越快,越來越權威,越來越能滿足廣大群眾的個性化需求,同時也能推動媒體的轉型,并逐漸為其未來發展開辟出一條嶄新的道路。此外,全媒體時代促進傳統媒體和新媒體之間的相互融合,也符合國家的戰略部署。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要推動媒體的融合發展,進一步深化宣傳思想文化領域的改革,促使傳統媒體更加適應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深刻變革。作為主流媒體,通過把優勢資源全部匯集在一起,科學地運用先進的傳播技術,能進一步增強自身的信息生產與服務能力,進一進提高自身傳播的公信力和影響力,從而更好地進行主流聲音的傳遞,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三、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融合的策略探究
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相互融合是必然的趨勢,但如何進行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呢?筆者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著手:
(一)堅持并發展自身固有的優勢
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仍然是信息傳播的主陣地,特別是一些主流媒體,是黨和國家政策宣傳的喉舌,是不可能消失的。而且,傳統媒體自身經歷多年的沉淀,具備眾多的優勢,特別是在信息資源整合及權威發布方面,傳統媒體的優勢遠遠高于新媒體。新媒體在信息傳播速度和覆蓋范圍方面也具有自身的優勢,特別是新媒體能夠與受眾進行即時互動,這一點是傳統媒體所欠缺的。因此,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融合,首先必須堅持并發展各自自身固有的優勢。在實際操作中,不論是傳統媒體還是新媒體,如果放棄了自身固有的優勢,一味迎合另一種媒介,就會導致自身逐漸衰敗,久而久之就會喪失自身存在的價值,失去生存的空間。因此,在當前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進行融合的過程中,都必須堅持自身的發展優勢。比如,傳統媒體可以借鑒新媒體先進的理念和先進的技術,不斷提升自身專業的新聞傳播素養,并在融合中找到新的平衡點,使自身傳播的內容更加真實、宏觀,同時適當融人新媒體的交互性優勢,在新聞播報中適當與觀眾進行一下互動交流,這樣會擴大自身的覆蓋范圍,增強自身的吸引力;新媒體在融合的過程中,則要進一步加強自身信息傳輸快、精、準的優勢,同時增強與受眾的互動,并更深入、更全面地挖掘信息。
(二)把握好信息的內容與形式
在信息傳播領域,優質內容是媒體吸引受眾注意力、提升自身影響力的重要因素,也是促進媒體穩步前行的基礎。因此,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還必須把握好信息的內容和形式,確保優質的內容,并在此基礎上,對內容的傳播形式進行創新。例如,傳統媒體可以在信息傳播過程中,適當增加一些圖片和視頻,以增加信息傳播形式的多樣性,提高自身的影響力。以中央電視臺文化綜藝節目為例,央視推出的《中國詩詞大會》和《朗讀者》等節目,就在確保了優質內容的同時,創新了內容傳播的形式,不僅在節目中融入了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還帶動了廣大觀眾主動學習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驅動了熒屏的文化熱現象,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提供了更良好的環境,擴大了自身的影響力。
(三)拓寬信息傳輸的渠道
全媒體時代,要想加速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還必須不斷拓寬信息傳輸的渠道。當前,信息傳播既要做到內容為王,同時也要堅持渠道為王,即既要保證內容優質、精品,同時也要拓寬信息傳播的渠道,讓更多的人一起欣賞。為此,相關媒體應注重信息閉環體系的建立,將傳統媒體、網絡媒體以及用戶終端溝通起來,使之形成一個循環的信息交互式通道。在實際操作中,相關媒體可以利用自身的公眾化平臺,如網絡客戶端、微信公眾號、微博等進行產品的宣傳,或是以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編輯新聞內容,然后將其插在網絡平臺的廣告中,以消息推送的方式傳遞給用戶,以增強受眾閱讀的欲望。此外,還可以借助網絡直播平臺,以直播的方式將綜藝以及新聞事件展現出來,以吸引更多的受眾,增強自身信息傳播的時效洼。
(四)創建媒體自身的聚合性平臺
全媒體時代,影響力越大的媒體,就會獲取更多的關注,同時也會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因此,全媒體時代,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的融合,還應該積極創建自身的聚合性平臺,做好宣傳工作,不斷擴大自身的影響力,進而拓展自身的贏利點,實現自身的健康發展。在實際操作中,相關媒體應不斷加強自身數據庫的建設,豐富數據庫的內容,滿足人民群眾的信息需求,以有效擴展自身的影響力。同時,對于一些比較核心的內容,相關媒體也可以采用付費閱讀的方式,以增強自身的盈利,實現經濟效益的增長,從而促進自身的健康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全媒體時代背景下,傳統媒體受到新媒體的沖擊,為了促進自身的更好發展,傳統媒體和新媒體應積極實現融合,進行轉型發展。
(作者單位:十堰日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