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筆者從事教育工作多年,參與了湖南18屆高考監考、閱卷工作,清楚地記得高考閱卷過程中的一些趣聞軼事。
個別考生作文后留言求情
我每次評卷都是看作文。優秀作文卷面大多整潔,字跡清晰,內容富有哲理和新意,讓人賞心悅目。差等作文則下筆千言,離題萬里,陳詞濫調,令人生厭。還有個別考生甚至在文后求情:“老師,行行好吧!如果考砸了,我爸媽是不會放過我的……”
有一年的作文題目是一個“早”字,正好那一年很多省市大旱,有些考生沒看清題目,就大寫特寫抗旱救災。
還有一年閱卷時,遇到一個考生可能是用劣質竹竿圓珠筆寫的作文,筆畫不顯,一個個文字只有凹槽。我拿出一百二十分耐心,用了30多分鐘才勉強辨認出來,給他評了分,當然分數不高。
三個膽大妄為的考生
1990年7月中旬,閱卷第三天中途休息時,一個姓羅的老師對我說,今天閱卷中發現了一個怪現象,在一道單項選擇題中,有一個考生答成了“A或D”。
我知道有一個單選題命題有誤,命題組提供的答案只好寫成“A或D”進行補救。但作為考生,答題不可能也這樣作答。羅老師又說:“我翻了翻那份試卷,一道閱讀大題,其他考生平均大約得4.5分,這個考生卻得了滿分(10多分)。這很蹊蹺。”我當即建議:“你可以把這個反常情況向核心組領導匯報一下。”核心組知道后十分震驚,立即向上匯報。
省公安廳接到省政府指示,馬上成立專案組,深入湘潭市、湘潭縣和長沙閱卷點徹查。他們把涉案考點的試卷全部清查了一遍,發現3份試卷有舞弊嫌疑。于是立即把湘潭市、湘潭縣招生辦領導及工作人員列為重點偵查對象,隔離審查,沒有發現問題。又擴展到其他關鍵人員自查,均無結果。于是公安廳專案組決定拆封試卷,傳訊涉案考生。這一招很靈,這3名考生如竹筒倒豆子,如實交代了作案過程。
考生彭某、劉某和朱某,人是湘潭縣某中學的畢業生,因擔心高考無望,決定鋌而走險,一起上長沙閱卷點改答案。這。名考生找到語文閱卷點,發現樓下大門口立著評卷教室、辦公室示意圖。他們半夜來到語文閱卷點樓下,看見保密室開著窗,亮著燈,便沿著下水管道攀爬而上,越過窗口,進入保密室。
因為天氣炎熱,保密室開著電扇,幾個疲勞的保密人員正呼呼大睡。保密制度規定,保密人員必須輪流值班,輪流睡覺,當時他們都睡死了。潛入的考生根據辦公桌上的編碼本找到了自己的試卷。他們開始修改、補寫答案。完成后,又把試卷放回原處。
此案發生后,省公安部門對相關責任入進行了追究,對3名考生的試卷作零分處理,并3年不得參加高考。自此之后,閱卷點不再張掛位置示意圖,并加強了安保措施,完善了保密制度,對閱卷人員也加強了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