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宇
摘 要: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的蓬勃發展,國家對教育事業愈發關注。近年來,新課程改革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性提出了要求,為了追求多元化的教學模式,營造更活躍的教學氛圍,本文探討了多媒體技術如何真實有效的運用到美術教學課程中,并力圖為精進初中美術教學的結構和內核、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和潛力等問題尋求最佳解答。
關鍵詞:美術課程;多媒體技術;學習興趣;主體性
前言:初中是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階段,初中美術課程的質量直接影響學生審美觀的形成。由于藝術教學的特殊性,傳統的初中美術課堂上存在許多因技術問題而無服務填補的空白,為了填補這些空白,多媒體技術與初中美術課堂結合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文章在討論多媒體技術與初中美術課堂的結合的基礎上,結合多媒體技術使用方法給出適當的教學意見,以加深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力圖使學生觀察美和鑒賞美的能力有所提升。
1當前初中美術教學的現狀
當前我國的教育依舊以全面發展學生為主要目標,但由于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美術學科不如文化類學科被人們重視;另一方面,與文化類學科相比,美術的學科內容抽象不易理解,而傳統教學卻依舊秉持著教師文字講解學生機械接受這樣的模式,不僅浪費時間成效甚微,而且打壓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味的文字復述只會讓學生形成填鴨式固有思維,學生的個人的想象力創造力得不到伸展。另外,美術學科的學習具有一定難度,有些學生付出努力和回報不成正比,學習信心和熱情自然會下降。
除此之外,我們觀察到,在部分地區的初中美術課堂中,教師很少關注到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標準統一死板的教授學生,壓抑學生個性,學生發展受限。美術作為追求藝術的學科更應當注重學生之間個體的差異,不允許差異存在的教學方式只會讓學生認識不到美術學科的重要意義,甚至消磨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2將多媒體教學手段與初中美術課堂相結合
在教育逐漸改革和創新的今天,傳統的教學已不能滿足現代教育。作為現代化初中美術教師,教學時必須要以初中美術學科的教學目的為基礎,并在教學中積極創新教學形式,將學生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營造活躍學習范圍;在平常生活中注意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將先進的多媒體科技運用到課堂中,以求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最后,初中美術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溝通也是尤為重要的,教師要引導學生經常交流對美的見解,才能不斷提升學生感知美創造美的能力,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提高[1]。
2.1運用多媒體技術收集生活素材,提高學生美術學習興趣
藝術創作者在進行創作時為了尋找靈感經常會去到大自然中采集幫助創作的素材,這種行為通常被稱作“采風”。可見,藝術創作與生活息息相關,而對于理解能力還不夠成熟的初中學生來說,在講解比較晦澀的美術知識時,通過生活中的常見事物進而引申到美術的領域的方法就好得多。雖然學校出于對安全的考慮不鼓勵學生“采風”,但是作為初中美術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技術將生活類的素材結合引入初中美術課堂中,通過多媒體技術將收集來的素材整編成合輯、幻燈片等形式吸引學生快速融入課堂接納知識,比如在學習以生活空間為主題的單元時,可以提前制作有關的照片集錦或者視頻課上播放并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重點讓學生觀察這些照片中物品的擺放、整體的色調或空間中細節的設計是否能夠給觀看者傳遞美的感受等等[2]。通過上述多媒體參與的教學環節,不僅培養了學生在生活中觀察美的能力,而且鍛煉了學生自主學習創造美的能力。美術教師在課堂中運用合適的多媒體技術導入常見的生活素材,能夠活躍課堂氛圍,使學生學習美術的心態更加積極主動;還能增加課堂的豐富性多樣性,使教學內容更易生動直觀,教學手段更靈活;也便于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和創作熱情。
2.2多媒體結合初中美術教學,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發明創造力
多媒體技術結合的美術教學除了能使學生更直觀的理解課堂內容外,多媒體技術還提供真正能讓學生進行實踐的應用——讓學生動手去“畫”。信息技術與日攀升的今天,現代電腦的程序已經能夠模擬絕大部分繪紙張畫的真實狀態甚至能做的更好,繪畫的工具已經不再僅限于畫筆,比如Photoshop、STUDIOPAINT等繪圖軟件[3]。這些軟件帶給學生的新鮮感吸引了正處于好奇心強烈的初中學生使用軟件進行創作,新奇的創作方式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想象。多媒體技術給學生提供表達的平臺,因有技術上的支持,學生的藝術才華與創造能力有了自由發揮的土壤,藝術思維也能夠進行伸展鍛煉,這正是傳統的初中美術教育所無法給予的,也是多媒體美術教法適合被廣泛推廣的原因之一。
2.3通過多媒體完成更深入全面的美術課堂,拓寬學生視野
當賞析經典佳作時,只需要在互聯網簡單搜索,某個畫家的生平信息就會規整的出現在頁面上供查閱者了解。多媒體技術突破時空將美術知識的各個方面進行系統的羅列,這種技術給現代教學提供了能夠對知識深入挖掘的機會,使學生通過多媒體技術在課堂上就能感受古今中外的藝術熏陶,潛移默化的進行審美教育。多媒體出現以前,教師準備初中美術課之前,必定經過一系列繁瑣復雜的準
備,但又很難準備完全,因為名作背后設計的人物背景繁多又不好理解,學生課前不做準備課上就很難跟上思路,美術課堂推進艱難。如果學生不理解美術發展史,就無法分析作品的好壞,而多媒體技術結合文字、圖像、視頻和音頻將看聽想三者有機結合徹底顛覆了過去死板單調的講授模式,教師運用互聯網可以直接把作品呈現在學生眼前。例如達芬奇的名畫《蒙娜服莎》,如果放大這幅畫直到學生清楚看到畫中女人的表情,就可以對畫的各個部分進行細致的局部觀察以獲得進一步解讀。不僅如此,甚至有些已經損壞的作品也能夠通過多媒體技術進行修復得見原貌。在初中美術課堂上,無論教師講解到哪幅作品,都可以通過多媒體技術把其作者創作此作背后的故事以及此作者的其他代表作一一展示出來,使學生能夠更全面深入地對課堂上的內容展開了解,極大提升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2.4教師積極創設以學生為主體的多媒體課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在設計初中美術教學活動中,要努力創設讓學生感到能夠充分發揮才智的多媒體課堂,在活動中要重點突出學生主體性,比如在多媒體設備上設計問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再依次在多媒體設備上進行作答,比較答案,共同探討,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一部分,使學生適應新型美術教學課堂,培養學生在多媒體美術教學中的質疑和表達能力。在多媒體技術參與的教學中,雖然運用了與以往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但教學的固有規律和教學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依舊是穩定不變的。初中美術課堂不僅應該結合多媒體技術重點突出學生的主體性,培養學生主動要求參與,并經過自己思考,結合多媒體技術和教師的引導,自主的探究知識的習慣。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應該運用多媒體技術發現探索知識的過程全權交付給學生,把質疑問題、親自動手解決的機會還予學生。這樣的美術教學活動就組織成為了教師指導、多媒體參與下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保證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強調培養了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結語:在初中美術的課堂中融入多媒體技術是美術教學的實質性的改變,在調動初中學生學習美術的熱情方面表現尤其突出。多媒體技術與初中美術教學的結合是科技發展的方向。不單是初中美術教學,其他學段以及其他科目的教學當然也可以與多媒體技術相結合。教學的方式方法與時代共同進步才能為我們國家培育出更多更優秀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