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艷
(東莞圖書館松山湖分館,廣東 東莞 523071)
科學技術的發展是推動世界經濟和社會文明不斷發展的源動力,而高新技術產業的蓬勃發展又是提升一個國家科技水平和綜合國力的重要源泉。因此,為應對激烈的國際競爭,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以下簡稱“高新區”)的發展。自1988年“火炬計劃”實施以來,高新區秉承“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宗旨,成為中國新型產業和高科技成果轉化的聚集地。該計劃自實施以來,截至2018年2月,全國國家高新區總數達到169家[1]。高新區以創意與創新技術為依托,以創新項目為手段,服務于各自的應用領域。高新區要想保持一個持續的高速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創新力為之背書,而創新力源自科技信息的有效獲取、吸收和利用。因此,高新區對信息服務的需求尤為敏感。
近年來,隨著中國高新區數量的增加,創新型科技企業數量快速增長,對產業園區公共圖書館的信息服務提出了更多要求。公共圖書館,特別是高新區公共圖書館,在服務內容、服務路徑和服務模式的拓展上有過許多嘗試和研究。易守菊[2]123以天津泰達圖書館為例子,總結了其為政府部門提供競爭情報的工作經驗。泰達圖書館以當地特色產業為基礎,諸如生物醫藥、電子機械、納米、石化等,為政府提供專題競爭情報,進而通過政府的競爭情報服務“向上服務”推動向企業和公眾的“向下服務”的服務模式。陳舒文[3]則以武漢產業開發區中國光谷為例,研究了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圖書館信息服務現狀,提出公共圖書館應突出工具類信息服務,加大對宏觀政策信息的搜集整理、歸類、發布等服務力度。張左之[4]通過分析日前企業服務存在瓶頸問題,并結合日本、美國、新加坡商務圖書館建設經驗,提出了建設商務圖書館思路,要為企業提供競爭情報服務,建設商務數據服務中心,收藏當地政府出版物如五年規劃、投資指南、各類年鑒、行業市場報告、商業報刊、商業數據庫、海關關稅、進出口數據、標準、專利、企業名錄和市場價格數據等信息。朱昊[5]總結了現有公共圖書館企業服務水平不高,公共圖書館應推進服務網絡和平臺建設,提升其企業服務水平。沈云霞[6]建議公共圖書館可提供嵌入式科技信息服務,即圖書館員下放到相應企業直接提供服務。周卿[7]則認為圖書館可通過園區企業服務點拓展圖書館產業情報服務。從國外的研究文獻來看,Seeman[8]在2015年的學術與商務圖書館年會中以“創業創新”為主題,分享總結了圖書館在創意孵化過程中如何發揮信息服務與指導作用。
通過文獻調研可以發現,對于公共圖書館開展科技信息服務的探索與嘗試,通常是由省級圖書館或高新區圖書館為主體來進行的,其信息服務的內容深淺不一,但在大方向上具有相似性。根據服務對象需求的不同,公共圖書館的科技信息服務內容大致涵蓋了信息服務、競爭情報服務、專題研究、智庫研究、數據服務等基礎內容。除此之外,現有的研究也對公共圖書館科技信息服務的未來發展進行了一定探討,比如建設商務圖書館、知識服務平臺、探索新的科技信息服務方式等。
松山湖高新區地處粵港澳大灣區腹地,是廣深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松山湖高新區構建“4+1”產業體系,引進華為等龍頭企業,并規劃有中子科學城和松山湖國際機器人產業基地等重大平臺,具有科技企業與科學裝置密集的特點。為契合園區特色,松山湖圖書館以“科技+人文”為定位,開展科技信息服務以助力園區科技經濟發展。
本文以松山湖圖書館為例,通過信息需求調研,結合園區實際,對公共圖書館如何因地制宜地開展科技信息服務進行探析。同時對比、借鑒同類型圖書館的經驗,拓展科技信息服務廣度與深度。
為全面了解松山湖高新區科技企業對科技信息服務的需求情況,從產業分布、企業性質、信息情報機構、企業信息需求類型4個方面設計了8個問題,具體包括所屬行業、性質、人數規模、年度營業收入、信息化程度、信息需求類型、獲取信息途徑以及希望從圖書館獲取的服務類型。
問卷調查時間從2018年10月開始至2019年7月結束。參與調研的對象主要為實體企業的項目管理人員、科研人員以及現代服務業的工作人員。本次調研通過借助圖書館信息素養活動發放問卷、網絡發放問卷以及館內讀者隨訪等多種方式,共回收問卷118份,其中有效問卷112份,有效率達94.9%。根據企業名稱對參與調查的機構進行分類,結果顯示:有效問卷中僅3份問卷來自事業單位,其余均來自企業,企業占比高達97.3%。本調查預期的調查主體為企業,由此結果可判斷此次調研達到設計預期。對問卷結果進行進一步數據統計和可視化分析,所得結果如下。
通過調查問卷獲取參與調研機構的基本信息,具體結果如圖1所示。

產業分布

企業性質

企業規模

營業收入
2.2.1 產業分布。由圖1可知,參與調研的企業中現代服務業占比達到28.57%,參與調研的其他產業人員為25%。除去其他產業的,實體產業中排名最高的為電子信息以及高端制備產業,達到19.64%,其次為生物醫藥行業,占比11.64%。而新能源、新材料行業占比相對較少。松山湖以創新驅動為戰略,致力于構建以高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器人、新能源、現代服務業為主體的“4+1”產業體系,參與調研的實體企業分布與松山湖高新園區產業布局比例較為一致。
2.2.2 企業性質。由圖1可知,參與調研的企業中74.11%為私營企業。在企業規模方面,人數在100人以下的企業占比64.28%,年度收入低于 5 000 萬的企業占比55.36%,說明參與此次調研的對象以中小型企業為主,這一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松山湖高新區的科技企業除華為等龍頭企業外,其余多數仍為初創型中小企業。
2.2.3 信息情報機構設置。從信息情報機構設置、信息獲取途徑以及信息需求類型三個方面進行分析,結果如圖2所示。在企業情報機構設置情況方面,67.33%的企業設置了公司官網,但是設置有專門的情報部門的比例僅為10.71%,擁有專職的情報人員占比為18.75%,說明企業對情報信息的投入不大,而圖書館開展科技信息服務正好可以彌補企業情報機構設置的缺失。通過圖書館自身資源優勢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以減少企業的投入成本,從而助力企業發展。

2a情報機構設置

2b獲取信息途徑
獲取信息途徑。86.54%的企業是通過網絡獲取免費資源,47.12%的企業通過自主購買資源獲取信息,41.7%的企業通過科技中介以及咨詢公司獲取信息,說明企業對信息服務需求還是很大的。但是通過圖書館情報機構獲取信息服務的比例僅為28.85%,一定程度上說明圖書情報機構整體上在信息服務領域較科技服務中介以及咨詢公司而言處于一個相對較弱的地位。
2.2.4 企業信息需求類型。由圖3可知,企業信息需求類型按迫切程度依次分為行業分析信息、專利信息、科技文獻、政策法規信息以及技術標準。而企業最希望從圖書館獲取科技信息服務內容則依次為專利分析、開放獲取資源查找培訓、行業標準、科技查新、科技文獻原文傳遞、政策解讀、數據庫使用培訓、專題跟蹤……如圖4所示。整體需求的百分比相對較低,除專利分析以外,其他需求都在50%以下,科技查新為42.59%,一定程度上說明松山湖圖書館提供科技信息服務的推廣度不夠、知名度不高。一般人對圖書館的“刻板印象”為圖書的借還、數字資源下載,而對圖書館提供深度信息服務方面缺乏了解。

圖3 信息需求類型

圖4 希望通過松山湖圖書館獲取的科技信息服務
綜合上述調查分析結果并結合個別深度訪談,可以發現:1)行業市場信息,包括競爭對手信息以及政策信息,為企業信息服務首要信息需求;其次為深度科技情報服務信息包括專利分析等知識產權服務以及科技查新服務;2)中小企業是圖書館提供信息服務重點對象;3)松山湖圖書館需進一步加強宣傳,提高其在信息服務方面知名度;4)結合自身資源優勢以及人才優勢,服務內容可偏向圖書館素養培訓包括數字資源、檢索技巧等各方面,科技查新以及專利分析等深度服務。
根據《公共圖書館法》,公共圖書館[9]是指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獻信息并提供查詢、借閱及相關服務,開展社會教育的公共文化設施。松山湖圖書館在提供科技信息服務方面缺乏科技文獻資源以及相關人才。
有學者認為,圖書館在企業情報服務層面有“國家圖書館—省級圖書館—市(縣)級圖書館”三級聯動、“公共圖書館—高校圖書館館—情報所”業務聯盟、“公共圖書館—企業科研團隊”協同創新三種模式[10]。松山湖圖書館探索了一種“情報所—市級圖書館—園區圖書館”的新模式。2018年,東莞圖書館與廣東省科技圖書館簽訂全面戰略合作框架,其中松山湖圖書館(東莞圖書館直屬分館)成為后者產業技術特色分館。這為松山湖圖書館在園區開展科技信息服務夯實了基礎。雙方在科技文獻資源共享,科技情報服務內容提供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深度合作,取得良好的效果。
松山湖圖書館不但為企業提供信息服務,同時為園區的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提供不同層面的科技情報服務。經過不斷探索與總結,松山湖圖書館逐漸構建了一個“以科技情報服務為主體,信息素養培訓為途徑,專題服務為主要研究方向”多層次多方位的科技情報服務體系。
3.2.1 科技情報服務。科技文獻資源是開展科技信息服務的基礎,松山湖圖書館根據用戶需求逐步構建起了科技信息服務文獻支撐。松山湖圖書館數字資源獲取主要有以下來源:1)松山湖圖書館共享東莞總分館體系數字資源;2)國家科技圖書館(NSTL)全國免費獲取數據庫;3)搜集整理現有的國際權威開放獲取數據庫以及國內、廣東省專利標準數據庫平臺;4)通過聯合參考咨詢聯盟獲取館內未購買的數據庫資源;5)購買專業專利數據庫Incopat,助力園區企業提高創新效率、提升知識產權競爭力,并為松山湖圖書館開展知識產權服務提供了工具。
根據調查問卷可知,目前針對市場創新主體企業、科研機構、研發人員的科技情報服務分為3個方面:1)一般的科技文獻需求包括專利文獻、科技論文以及行業標準等全文文獻;2)行業信息和政策信息需求;3)深度科技情報需求包括諸如科技查新以及專利檢索、專利信息預警等知識產權方面。
在一般科技文獻的獲取方面,科技論文文獻和專利文獻的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滿足。但針對標準文獻,除國家標準和部分地方標準外,其他類型標準文獻的獲取比較困難。由于國際行業標準主要集中在國外專業協會和組織中,特別是新興產業行業標準和規范,如芯片領域,這些內容獲取起來較為困難。對于這種個性化的需求,圖書館一般通過為企業推薦合適的購買途徑來解決。
在行業、政策信息需求方面,松山湖圖書館通過CNKI構建東莞機構知識庫服務平臺,搭建個性化的企業/機構數字圖書館,為用戶定制知識服務,定期自動推送最新行業、政策信息。
在深度科技情報服務方面,松山湖圖書館通過“文獻共享+服務合作”的模式,為創新主體企業、科研機構和研發人員提供科技查新以及知識產權服務。松山湖圖書館同廣東省科技圖書館建立戰略合作關系,圍繞科技項目、科技企業評估、科技人才評價提供科技查新和查收查引服務。
科技查新是以文獻為基礎,以文獻檢索以及情報調研為主要手段,以檢索結果為主要依據,對查新項目進行情報學審查,寫出有依據、有對比、有分析的查新檢索報告。松山湖圖書館自2019年4月以來,共計收到科技查新項目135項,其中高端制造與電子信息83項,化學制造業38項,現代服務業9項,機器人產業3項以及醫療機構1項。項目來源有廣東省重大科技項目查新、加計扣除查新以及各種成果查新,包括東莞市100強創新型企業成果查新等不同查新需求。在信息時代,科技查新已然成為檢索信息、篩選信息、應用信息的一種常用方式。而企業的科技創新離不開信息檢索、搜集、整理、篩選、總結等環節。把科技查新嵌入到企業科技創新流程管理中,充分利用圖書館數字資源,為企業的研究方向提供了強有力的保證。
3.2.2 政府決策咨詢服務。政府決策咨詢服務一直是公共圖書館服務拓展其服務深度的重要方向。泰達圖書館在為政府提供競爭情報服務方面提供了很好的參考[2]122。松山湖圖書館結合當下的政府決策難點以及當地的產業特色,以“科技信息”為中心,以當地“產業”為特色,旨在為政府決策提供科技智庫研究。
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是助力科技創新的重要途徑。在國家高度重視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的大背景下,如何提升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率成為各政府重要的研究課題。加快科技成果轉化,對于推動國家經濟轉型升級、促進大眾創業和萬眾創新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松山湖圖書館編制了《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專題資料為2019年東莞市“兩會”提供參考。此外,松山湖圖書館對東莞的科技成果進行分析總結,撰寫《東莞科技成果產出分析報告》,對東莞SSCI和SCIE科技論文產出現狀進行梳理[11],同時對松山湖發明專利產出以及主要創新主體專利轉移轉化率進行分析,為政府科技政策決策提供數據支撐。
松山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位于廣深科技創新走廊以及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發展節點,園區旨在打造科技創新中心,著力發展“4+1”產業即高端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機器人、新能源、現代服務業。機器人及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發展迅速,成為廣東省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12]。東莞作為“制造名城”,隨著產業升級調整,對“機器換人”有著迫切的需求,機器人產業作為知識密集型產業對東莞的產業轉型和建設創新型城市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松山湖圖書館編譯而成的《機器人產業專題資料》從產業政策、行業發展、國內產業聚集以及專利技術布局等方面提供分析總結,為政府產業布局提供決策參考。
此外,松山湖圖書館還積極與園區新型研發機構合作,參與為東莞生命科學與生物技術領域“卡脖子”技術入庫項目的評估提供專利數據信息支撐,并深入企業調研,緊跟東莞生物大健康領域的發展。松山湖圖書館后續將針對園區4大特色產業以及相關的細分產業進行持續的動態跟蹤,提供更多決策參考資料。
松山湖圖書館圍繞當下科技熱點不但提供“兩會”服務,還積極拓展與園區科研機構的合作,開展不同專題方向研究,助力政府決策。
3.2.3 專業信息素養培訓服務。
圍繞園區各創新主體,對不同層次信息服務需求,松山湖圖書館提供不同層次的專業信息素養培訓,包括:1)圖書館資源使用以及獲取,檢索技巧培訓;2)針對科技查新以及知識產權管理等方面培訓;3)同時亦有針對園區的企業具體需求,統籌各方力量提供定制化的專業培訓服務。松山湖圖書館通過現場培訓、多媒體平臺宣傳,同時走進園區企業、孵化器和研發機構等多種方式結合進行全方位科技信息素養培訓,構建了讓圖書館資源和服務“走出去”、把專家學者“請進來”相結合的開放式服務模式。多層次服務體系的構建旨在提升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對于信息檢索、分析和使用的能力,助力企業創新和戰略決策。
松山湖園區是國家知識產權示范區[13],隨著中美貿易戰進行,園區企業愈加意識到自主知識產權保護的重要性。松山湖圖書館聯合政府部門,與社會企業多方合作,積極開展專利檢索與分析、知識產權保護、知識產權評議等方向的專業培訓。自2018年下半年開展科技信息服務以來累計開展培訓11場,服務企業200多家,參與培訓人數300多人次。積極探索不同的培訓模式,開設“專利分析實戰訓練班”系列培訓課程,邀請專利信息領軍人才以小班制授課的形式進行專利分析培訓,通過“講解+演示+實操”的方式增強學員對專利檢索分析的實踐能力。同時,將開展諸如科技查新與企業創新、數據庫使用、英文科技論文發表等其他專題方向的培訓服務,提高園區企業員工專業信息素養。
3.3.1 服務難點。由于科技信息情報服務一般是由政府部門科技情報機構、各專業協會、高校和研究院所圖書館、科技信息服務企業所主導[14]。松山湖圖書館作為一家級別不高的公共圖書館在開展此項服務時存在以下難點:1)缺乏政策指導。在政府層面,公共圖書館在開展科技信息服務工作,缺乏明確的政策推動;2)缺乏有效激勵。由于公共圖書館作為I類全額撥款文化單位,按現行機構設置以及管理制度,缺乏有效的人才激勵制度和人才培養體系;3)找準情報服務點難。由于園區創新主體繁多,如何挖掘情報服務點,建立長期合作機制,需要一個不斷探索的過程;4)商務統計、行業數據缺乏。公共圖書館在滿足中小企業對某細分市場信息、競爭情報信息和某細分專業領域的信息需求尤為困難。
3.3.2 對策建議。松山湖圖書館針對用戶需求反饋以及上述的服務難點,在積極開展專業信息素養培訓,科技情報服務以及政府決策參考咨詢等現有服務的基礎上,要進一步深化服務內容,提升服務水平:1)加強與政府相關部門溝通、合作,獲取更多當地的相關經濟統計數據,有助于深度服務開展;2)加強同園區的新型研發機構合作,依托園區現有專家資源,為園區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企業解決技術問題提供交流平臺;3)通過與重點孵化器、重點企業建立長期信息合作服務試點,“以點帶面”,不斷拓展服務廣度;4)為滿足園區行業競爭情報信息、行業數據統計分析、政策法規等方面信息需求,松山湖圖書館計劃開發產業情報服務平臺即通過大數據挖掘方法獲取園區相關產業科技政策、國內外科技資訊、市場信息等。以平臺為工具,為政府或企業提供產業方向的情報服務,進而提高服務頻率和提高服務效率。
高新區公共圖書館在開展信息服務中,需結合所在園區特色產業有針對性地提供產業服務;加強同各科技情報服務機構合作;充分調用圖書館資源優勢、人才優勢;同園區各類創新主體包括園區研發機構、科技服務企業、協會等社會力量建立合作,優勢互補,形成合力,助力企業創新,推進區域經濟發展。在以“創新驅動”為主的社會里,公共圖書館正面臨嚴峻的轉型壓力,必須充分發揮自身核心競爭力,找準優勢,不但要擔負起基本的傳遞科技信息、社會教育等職能,更需要挖掘人才優勢并提供深度服務,發揮其智庫職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