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繪明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福建漳州 363105)
1.1 概述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提升,我國動物疫病防控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但目前來看,動物養殖疫病防控仍是我國畜牧業發展的一個重要難題。改革開放以來,畜牧業的發展使得農村地區特別是畜牧養殖戶取得了一些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由圖1、表1可以看出,我國畜牧業總產值在2015年為28649億元,到2019年,牧業總產值已超過33000億元,畜牧業發展在我國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我國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但2018年是我國畜牧業發展的一個轉折期,非洲豬瘟疫病的發生和環保要求的提高對我國畜牧業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很多小規模養殖戶被拆除關停。環保要求的提高對生豬養殖戶的影響將在后續其他文章中闡述。本文主要從經濟學視角分析制約動物疫病防控的問題所在。我國地廣人多,養殖戶小而多且分散,增加了我國畜牧業疫病防控的成本。但我們不能因為防控成本較大就因噎廢食。要想充分釋放畜牧業的潛能,提高其在農業經濟中的比重,必須克服困難,努力從源頭上切斷一切誘發動物疫病的影響因素,減少動物疫病對人們公共安全帶來的威脅。目前來看,如何高效開展疫病防控問題仍是畜牧業發展的一個首要突破口,如何能在目前形勢下取得疫病防控的勝利仍是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從國內來看,動物疫病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非常大,不僅對出口貿易具有影響,同時對國內生產和消費也有很大影響。如新冠疫情下,很多國家政府部門都會減少對疫情嚴重國家肉質品的進口。一方面是本國肉類產品沒辦法銷往海外;另一方面,本國居民也會減少爆發疫情的畜禽肉類需求,取而代之的是購買其他替代食品。
1.2 動物養殖疫病類型要想做好我國動物疫病防控,就要充分了解我國動物疫病的一些類型,我國的動物防疫類型分為3大類,第一類動物疫病,如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這類動物疫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傳染范圍較廣。第二類動物疫病分為很多種類型,有一種是多種動物共患病,如狂犬病就是二類動物疫病中的多種動物共患病,此外,除了多種動物共患病外,還有牛病、豬病、馬病等多種動物類型的傳染疾病。與前兩種動物疫病不同,三類動物疫病比較少見,分為多種動物共患病和其他單獨種類的病,如水霉病是魚病的一種。

表1 近5年我國牧業總產值及其占比
1.3 動物疫病發生情況概述我國動物疫病發生的情況非常復雜,可以從過去的動物疫病防控看出,我國動物疫病發生情況較為嚴重,20世紀80年代農業部進行大普查發現,我國動物疫病種類涉及200多種,而到了21世紀初,疫病種類出現遞增態勢。無論是從種類還是從規模上都非常大(龔玲等,2020),動物疫病防控形勢依然非常嚴峻,各級部門對疫病防控力度在逐年增大,特別是前些年比較轟動的非典病毒及今年的新型冠狀病毒,其實都跟動物疫病傳染相關。這些病毒對我國經濟及造成非常大的影響,是非常值得關注的一個問題(Jennan A,2019)。
2.1 動物養殖疫病防控法律體系建設現狀動物防疫相關法律法規非常多,如《動物疫病法》《家禽家畜防疫條例》及《關于推進獸醫管理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等相關法律法規。這些法律法規對動物疫病防控及管理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楊志偉,2020)。相關部門可以根據這些法律條款和實施意見制定相應的管理方案,從而能更好的進行動物疫病防控。通過針對性地宣傳可以向廣大養殖戶普及法律法規,以便更好地配合疫病防疫部門的防控工作。
2.2 動物養殖疫病防控管理體系現狀動物疫病防控管理體系可以分為中央級別和地方級別的管理體系,目前中央級別的管理體系以中央相關的研究機構及管控機構為主。農業農村局涉及到的畜牧相關部門是動物疫病防控的主要管理部門,此外還有疾控中心及疫病研究中心等相關管理部門,這些部門屬于中央直屬,對整個國家的動物疫病防控非常重要(許佳玲,2020)。而地方管理體系以地方農業、農村畜牧部門為主,也包含其下的一些獸醫機構或獸醫科研部門。
2.3 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目前動物養殖及疫病防疫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方面,一是基層防疫基礎相對薄弱。二是疫情應急機制不健全,很難及時解決疫情,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馬留峰,2020)。此外,相關設施及技術比較薄弱,需進一步完善。
3.1 疫病防控成本分析疫病防控成本是動物疫病防控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動物養殖疫病防控成本包括投入到疫病防控中心的各種防控物資。養殖戶動物疫病防控成本主要包括疫苗成本、消毒產品成本、各種保健藥物成本、注射器、醫療器械及人工成本等。很多情況下,疫病防控成本與很多因素相關,如經濟因素、技術因素及現實的各種情況,包括動物養殖的分散情況等,這些對疫病防控成本都有較大影響,而疫病防控成本與這些因素之間也存在較大的相關性。
由圖2可知,我國年出欄50~99頭的養殖戶占絕大部分。說明我國生豬養殖非常分散,會大大增加疫病防控成本。
有一個積極的信號是,我國種畜禽場個數最近幾年出現穩步下降趨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畜禽養殖分散現象,為我國提高動物疫病防控效率打好基礎。下圖是2013~2017年我國種畜禽場個數統計。
控制疫病防控成本才能最大程度上實現經濟最優化(鄧彥福,2020)。以前很多養殖戶對疫病防控成本不夠重視,導致動物疫病防控成本居高不下,且效果又不理想。隨著我國畜牧業的發展,越來越多學者為養殖戶出謀劃策,如加大對規模化養殖、標準化養殖的投入,可以大大提高動物養殖疫病防控效率,提高疫病防控的單位投入產出比。
3.2 社會經濟影響分析眾所周知,我國是農業大國,畜禽養殖業在農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養殖戶最害怕的是出現疫情。動物疫病的出現,首先會沖擊疫情比較嚴重地區的畜禽生產和銷售,甚至部分地區會出現停滯現象,導致經濟下行。其次就是種禽業,或者是其他育苗產業將會遭到嚴重影響。因此,我國農業農村部會同發改委、財政部等部門在近兩年果斷出臺各項利好畜牧業的政策,對生豬恢復產能產生了積極作用,具體詳見如下表。

表2 2020年1~5月份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及環比增長率
由表3可知,隨著各地出臺鼓勵生豬生產的利好政策,能繁母豬存欄量以及生豬存欄量已經持續5個月保持良好增長態勢。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生豬養殖業一定會蒸蒸日上,生豬規模節節高升,生豬疫病防控到位,為我國人民提供安全、充足的肉類食品供應。

表3 2020年1~5月份我國生豬存欄量及環比增長率
飼料加工和飼料企業也會受到重創(Zerui Wang,2019);同時,動物疫病出現會導致本國畜禽產品出口嚴重受阻,危及到相關產業鏈的生存和發展;此外,動物疫病的發生會對公眾生活產生較大影響。如非洲豬瘟的出現導致很多消費者減少對豬肉的消費。最后,動物疫病的出現會嚴重威脅到公共安全。因此,要想真正實現動物養殖最大化效益,就必須把動物疫病防控排在首位,利用盡可能少的公共資源,最大限度的遏制動物疫病的出現。
3.3 投資回報分析此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投資回報分析,動物疫病防控的投資與回報比率高低能看出疾病防控的成效(陳海嵩,2020)。很多企業因為經濟成本,在疫病防控前期預防性投入比較少,如有些畜牧養殖戶甚至選擇不打疫苗,為后面疫病發生埋下伏筆,導致后期非常嚴重的損失。就目前情況而言,很多養殖戶存在僥幸心理,以為只要環境足夠優良,就能減少動物疫病的產生,但實際情況是無論畜禽生存環境如何干凈,動物疫病都不可避免,還是需要提早預防提早干預。因此,從這一角度分析,動物疫病防控措施是否得當對養殖戶至關重要。養殖戶應充分考慮投入產出比,正確進行預防性投資,盡早打疫苗,避免后期爆發疫病,確保得到合理的回報(Fei Chen,2018)。
4.1 加大科研投入加大科研投入是目前動物養殖疫病防控的一個重要手段。鼓勵疫病防控部門和養殖戶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對疫病進行病理性分析,采取科學的防控策略。而對疫病病理性分析和有效的防控措施都需要相關科研成果的支撐。需要加大對科研的投入,無論是國家還是養殖企業,都要對此引起足夠的重視(李慶江,2020)。動物疫病防控的風險管控和科研投入息息相關,如果沒有科研投入,就無法找到疫病原因,動物疫病防控的有效措施就無法實現。增加科研投入有助于減輕動物疫病產生的影響。對養殖企業而言,科研投入力度越大,后期在動物疫病防控上需要投入的精力也就越小,這也是本文要加大科研投入的思路所在。因此,我們不能等出現疫情才想到搞科研。正確的思路應該是在疫病還沒有出現前就要未雨綢繆,利用世界范圍內已有的病例進行深度研究,以求找到相應的致病因素及疫苗,減少疫病對我國畜牧業的影響。
4.2 加強體系建設加強體系建設分為加強法律體系和管理體系兩個方面,目前我國疫病防控法律體系整體還不夠完善,有些意見還不夠規范。這些法律條文和實施意見對動物疫病防控的指導性雖然有一定作用,但還不足以實現真正有效的疫病防控。因此,要加大動物疫病防控的法律體系建設,不斷完善相關的法律條文、實施意見和行為規范等。這些法律規范對動物疫病防控有很強的指導意義,也是加強疫病防控非常有力的措施(張志銳,2019)。同時要加強管理體系建設,目前我國在動物疫病防控上主要還是以農業農村部門下屬的畜牧部門為主,也包括一些科研機構。這些管理體系在一定程度上講是疫病防控的基礎,但從另外一個角度看,也要逐步加強疫病防控管理體系的建設,讓疫病防控不止在文件上有落實,在行動上也有落實,真正實現動物疫病防控管理體系的優化提升,達到動物疫病風險防控的實際目的。
4.3 嚴格風險管理除了體系建設及科研投入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措施就是嚴格風險管理。風險管控是動物疫病防治非常重要的目的及手段之一。實施嚴格的風險管控是取得動物疫病防控全面勝利的關鍵。動物疫病防控不是簡單的撲殺和無公害化處理,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果是一類疫病,應撲殺和隔離。如果是二類或三類疫病,可以隔離治療,不到不得以的情況不要一刀切。各部門及各企業在進行動物疫病防控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在日常管理和日常活動中要充分考慮動物疫病的發生、發展及如何正確處理,制定相應的風險預案及實施意見,從根本上達到動物疫病的有效防控,而風險管控也就是風險管理的一個部分,要讓企業經營者充分理解到動物疫病防控的重要意義,真正實現動物疫病防控的目標。
動物疫病防控是我國非常重視的一個話題,本文從動物疫病防控的意義及手段切入,結合數據和案例進行相關闡述,對動物疫病類型及現狀都做了簡要介紹。從經濟學角度對動物疫病防控的經濟影響進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動物疫病防控及風險管控的可操作性建議,即要做到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強體系建設,特別是法律體系和管理體系建設。還有就是要加強日常風險管控,特別是風險意識的提升及相關體制機制建設等,這些對動物疫病防控都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