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強
(寧夏工業職業學院 寧夏·銀川 750021)
無人機屬于通用航空新興行業。國家“十三五”規劃的第五部分高端裝備,第18 條內容:推進干支線飛機、直升機、通用飛機和無人機產業化。近年來,國家連續出臺多項政策支持無人機產業發展,國內多家民企開始布局無人機行業。
銀川市做為全國首批 26 個通用航空產業綜合示范區之一,2018 年9 月,銀川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印發了《銀川市通航產業發展規劃(2018-2030 年)》。預計到2022 年,通航產業直接產值超過5 億元,帶動產值超過50 億元;到2030 年,通航產業直接產值超過20 億元,帶動產值超過200 億元。
相關數據顯示:截止2019 年,全國189 所高職院校獲得教育部批準開設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寧夏工業職業學院是寧夏省內首家獲得教育部批準開設此專業的學校。
借助無人機產業發展的東風,學校于2017 年7 月開始招收高職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學生,首批招收兩個班,連續三年專業招生態勢良好。
學校與某無人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辦學,采取“校企合作,人才共育”的培養模式,完成學業的合格畢業生將取得雙證書即高職學歷畢業證及無人機駕駛員職業技能資格證書。
2.1.1 理論教學—雙師云課堂
在學校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指導下,校企共同開發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學校教師參與教材建設及實踐教學。本專業課程教學應用信息互聯網技術,采取雙師云課堂教學模式,確保理論課教學質量。
雙師云課堂解決了以下問題:一是無人機專業優質師資不足。合作公司教師線上授課,定期開展無人機系列講座;二是校企合作授課難。避免集中時間授課效果差,能夠線上線下實時互動;三是實現理實一體新模式。理論與實操環節無縫銜接,實踐環節清晰立體。
雙師云課堂實現了1+1>2 的效果:即線上教師實時授課,線下助教老師進行針對性輔導,最大化地還原了課堂教學場景,契合了信息時代學生的學習習慣,再加上高科技教學設備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提高專業課程教學效果。
2.1.2 實踐教學
(1)課內實踐。學校在合作企業大力協助下,選派專業對口的中青年教師通過培訓考取AOPA 認證的無人機駕駛員執照,安排取得職業資格證的教師擔任《無人機模擬操控技術》課程教學,針對課程實踐性教學要求,學生在無人機模擬飛行實訓室,采取“做中教,做中學”教學模式,教學效果明顯,同時為開展室外飛行實操奠定基礎。
(2)集中實踐。每學期進行為期兩周的實操教學,合作公司的無人機專業技術人員及教員現場指導實訓,逐步提高學生實踐操作技能,為后續考取無人機駕駛員職業資格證書做好準備。
學校通過教師發展平臺開展師德師風建設、生產實踐、專業培訓、參與技術服務等途徑,搭建由學校系部主任加企業培訓主管的雙專業帶頭人,專職教師由專業對口、實踐教學經驗豐富、中青年結合以及無人機行業、企業專家和專業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企業兼職教師的三個師資梯隊,逐步建設一支數量足、素質高、業務精,具有鮮明職教特色的教練型師資隊伍,滿足無人機專業高素質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需求。
按照將無人機生產、維修車間搬入實訓室的建設思路,與合作企業開發建設無人機展覽室、無人機組裝維修實訓室、無人機動力實訓室、自駕儀調試實訓室、模擬飛行實訓室5 個實訓室,擴建電工電子實訓室。
借鑒國外職業教育“雙元制”培養模式,企業兼職教師在生產現場直接開展專業教學,實現校企聯合教學。依托實訓基地人力資源和設備條件,開拓實訓、培訓等服務功能,促進專業人才培養工作高效開展,提升無人機專業人才培養質量。
(1)根據國家職教20 條文件精神,結合現代高職人才培養以市場需求目標,以服務無人機產業發展為目的,修訂完善了校企合作無人機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確定人才培養方向定位即“無人機+行業應用+銷售維護服務”,從初始崗位、就業崗位、遷移崗位及發展崗位構建了專業理實一體,注重實踐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體系,進一步明確專業人才成長、發展途徑。
(2)2017 級學生參加無人機駕駛員職業資格技能考證通過率達到90%以上。其中超視距駕駛員(機長)占比為17.3%,視距內駕駛員占比為82.7%(圖1)。

圖1 合格證類型
學校通過跟蹤學生實習單位及崗位,其中優秀學生已經服務于合作企業、省外無人機專業培訓機構、省內無人機科技公司及中職學校擔任無人機教學任務,用人單位反饋情況良好。
(3)學校連續投入建設資金幾百萬元,購置補充專業實訓設備,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理實一體化教學逐步推進,專業實訓基地建設進一步發展。
(1)合作企業技術人員流動性較大,企業兼職教師不穩定,從而影響專業實訓教學質量。
(2)部分專業教材采用合作企業自編教材,缺乏系統性、實用性,與高職專業教材要求還有一定差距。
(3)針對學生頂崗實習區域分散,實習單位性質多樣,亟需建立新形勢下無人機應用技術專業跟崗、頂崗實習學生管理體系。
針對以上問題,學院目前解決的措施包括:(1)通過假期專業實踐培訓學習,脫產到企業頂崗實踐,提高專職教師實踐教學水平,確保專業實踐教學成效。(2)積極開發建設符合高職學科教學規律,滿足教學要求的校本教材。(3)利用信息通訊技術,建設頂崗實習學生互聯網動態管理平臺,改善管理模式。同時與實習單位負責人加強聯系溝通,及時、準確掌握學生實習情況,保證學生實習效果,逐步與實習企業建立現代學徒制度,培養適應無人機產業發展的技術技能型人才。
(1)學校與中職對口專業簽訂意向協議,嘗試3+2 中高職銜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拓寬專業生源及就業途徑。
(2)積極申報建設自治區職業院校第三批1+X 證書制度試點項目無人機駕駛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基地,開展社會培訓,技能等級認證工作,反哺職業教育。充分體現以學生為中心,拓寬創業就業本領,暢通人才成長通道。
(3)在職教新理念引領下,積極探索建設合作機制完善、溝通途徑高效、校企合力的現代學徒制。突出校企合作一定要以學生為本,育人為先,服務學生創業、就業、成長、成才;同時要關注企業,服務企業發展所需,努力實現校企雙贏。
新時代,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型人才培養提出新要求。職業教育要從技能-能力-職業能力三個層次展開專業建設,讓青年人學會工作,為其順利進入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在課程和教學中踐行“工學結合一體化”,即學習的的內容是工作,通過工作實現學習,遵循職業能力發展的邏輯規律,培養數以千計的高素質專業人才,從而推動無人機產業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