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 燁 林 穎
(韶關學院醫學院 廣東·韶關 512000)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明確指出:“大力發展職業教育要體現以學生為中心,堅持能力為重,豐富社會實踐,強化能力培養?!盵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提出:“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必須對接現代產業需求。[2]”學生是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其對教學的滿意度能夠反應學生參與實踐活動的訴求,所以,學生的滿意度通常被作為衡量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
研究數據來源于對韶關學院醫學院藥學專業學生開展的問卷調查,本次研究主要針對藥學專業課程藥品市場營銷學,在引入校企合作下實踐教學改革,分別設計了問卷一和問卷二,調查對象為2016 年級和2017 年級藥學專業的在校學生。采用系統抽樣和隨機抽樣相結合的方法,兩個問卷從不同年級中分別抽50 位和30 位學生展開。調查結果顯示,兩個問卷分別發放80 份,總共回收問卷145 份,回收率為91%,有效問卷數為140 份,有效率為97%。其中,問卷一的有效率為96%;問卷二的有效率為97%。為保證問卷的調查質量,以無記名的方式在專業內部采集,調查員在每一份發放的問卷前向被調查學生解釋調查的目的和意義,從而達到調查數據問卷盡量真實可靠的目的。
將學生的滿意度作為因變量,1=滿意,0=不滿意。問卷一對應實踐一,問卷二對應實踐二,分別從四個方面調查了學生的滿意度,每個大方面因實踐內容的不同,各自分不同角度探討影響。教學安排包括實踐學時比重、教學任務布置,影響著學生對完成實踐活動的感知。教學設施是開展實踐教學的物質基礎,影響著實踐教學質量?;顒又С峙c評價是校企合作的體現,能反應校企合作對學生實踐活動的影響。學習效果是學生對實踐教學活動的直接感知和從中的收獲??傮w感受是根據根據實踐目的,了解學生營銷技能的提升程度。詳細見表1和表2 所示。
根據學生滿意度為二分類變量的特征,選取二元Logistic回歸分析模型[3]對兩份問卷的影響因素進行測算。運用SPSS 21 對相關數據進行分析,根據問卷類型,分別建立模型一和模型二,所得實驗結果如表3 和表4 所示。兩個模型的方差膨脹因子(VIF)為1~3 之間,遠小于10,因此,可以說明研究所選取的自變量之間不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除此之外,Logistic 回歸模型的R2為0.785,這說明回歸模型的擬合效果較好。
教學安排上,實踐學時安排的合理程度和教學任務布置的明確程度直接正向影響了學生的滿意度。實踐教學學時安排越合理,教師在布置任務時的明確程度越高,學生的滿意度越高。在實踐一和實踐二中分別有70%和61.43%的學生認為實踐教學學時不夠合理,同樣,有47.14%和60%的學生對實踐教學任務的布置明確程度上感到不滿意,需要進一步修正。
教學設施也是提升教學質量的一部分內容。實踐一中,活動選址的合適度與企業對實踐活動的支持度直接影響著學生實踐的滿意程度。有57.14%的學生認為實踐活動選址有待改善,有58.57%的學生認為在實踐活動中需要獲得企業更高的支持。

表1 問卷一的變量定義及描述

表2 問卷二的變量定義及描述

表3 問卷一學生對實踐一滿意度影響因素實證結果

表4 問卷二學生對實踐二滿意度影響因素實證結果
實踐二中,校企合作企業的藥品零售門店對實踐活動的支持和企業人員參與評價的人數比例對學生滿意度產生正向的影響。有64.29%的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需要獲得零售門店的更高支持,有48.57%的學生認為企業人員參與評價的人數比例有待調整。
實踐一中,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提升對其滿意度存在正向的影響,有60%的學生未能更好的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因此,提升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生滿意度會更高。
實踐二中,學生團隊協作能力的提升和面對問題時的分析和解決能力提高對學生的滿意度產生正向的影響,有67.14%的學生認為團隊協作能力并沒有得到充分的提升,因此,提升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學生滿意度會更高。
總體感受方面,實踐一學生對消費者行為識別能力與實踐二學生對8PS運用能力的提升和學生滿意度不存在顯著關系,可能是因為學生還沒能完全將理論融于實踐。
學生對藥品市場營銷學實踐一和實踐二中滿意度的影響因素需要傾聽各方的建議和聲音,進行調整;對學生滿意度不存在顯著影響的因素,要深入分析。
校企合作的開展對我院藥學專業課程教學、學生就業、企業用人需求都存在重大的意義,這種背景下,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資源,另一方面,結合學生滿意度評價,對藥品市場營銷學的實踐教學不斷的改進,使其與時俱進。
藥品市場營銷學的實踐教學應符合當前社會需求,實踐教學的質量,對我院藥學營銷人才培養的適用性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有必要對實踐教學的各方面進行提升。第一,合理安排實踐教學的課時,加強高職學生的動手能力。第二,充分發揮不同渠道的優勢,明確教學任務的布置。第三,爭取多方面與企業溝通,改進實踐活動選址和提升企業的支持度。實踐一的藥品消費者行為分析活動的時間與企業的營銷活動可能存在沖突,企業的支持度有限;實踐二中,門店出于自身的管理和營業需求,對學生的市場調查請求不太積極;這需要加強校企的溝通,克服困難。第四,合理安排企業參與評價的人數比例。實踐二引入企業不同崗位的人員,完善實踐的評價體系。第五,使用正確方法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實踐活動,鼓勵學生發揮自身優勢和互助精神。最后,實踐開展前后對學生營銷技能方面進行對比測試,用結果進行信息反饋,讓學生體會到實踐對營銷技能提升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