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亮

摘要:目前,國家提升了對西藏支持與援助力度,西藏中南地區作為國家重點支持開發區域,而旅游業是該區域重要的支撐行業。從我國開始對口援助西藏以來,先后投入了較大資金,不僅推動了西藏中南地區旅游業的發展,也推動了西藏經濟的發展。本文主要分析對口資金援助對西藏中南地區旅游業及經濟發展的效果,并提出相應的建議。
關鍵詞:西藏中南地區? 旅游經濟? 效果
隨著我國社會和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率先取得較快進步,我國西部地區,尤其西南地區西藏,由于位置特殊、環境惡略,經濟仍舊落后,各種資源不平衡,給當地經濟發展帶來嚴重阻礙。因而,國家提出了對口援助西藏工作,在保護和傳承民族文化、維護民族團結、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然而,一些學者認為援助西藏旅游業是一種短期性政策,很難得到長期穩定的支持。因此,本文通過對西藏中南地區旅游業經濟發展狀況,分析對口援助及資金投入的效果,并提出必要解決對策,以前為后期學者研究及實踐提供幫助。
一、西藏中南地區對口援助及旅游業概況
(一)對口援助概況
西藏中南地區在地理上屬于藏南谷地,位于岡底斯山和喜馬拉雅山與唐古拉山之間,海拔處在3500~4000米之間。我國在2010年將西藏中南地區納入重點支持及開發區域,該區域主要包括拉薩市、林芝市、日喀則市及山南市,該區域常駐人口和總面積分別占西藏全區的59.6%和33.67%。我國從2001年開始,先后有11個省份對該地區援助資金約128.45億元,援建干部約1762人,援助項目余約3693個,有效推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
(二)旅游業概況
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西藏中南地區旅游業已經得到快速發展,旅游業種類、數量及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從質量及數量構成上分析,中南地區旅游業中優良級占絕大部分比例,整體占西藏全區的65.5%,大大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旅游業也成為了當地的支撐行業。如表1所示為拉薩市、日喀則市、山南市、林芝市、西藏中南地區、西藏其他地區及西藏全區的旅游資源數量統計分析情況,其中拉薩市、日喀則市、山南市在旅游資源單體數量上占據前三位置,所占比例分別為26.1%、17.8%、16.4%,遠遠大于西藏其他地區,而西藏中南地區的旅游單體數量也遠遠大于西藏其他地區。
西藏中南地區作為西藏地區旅游業主體,拉薩更是西藏的經濟、文化、宗教及政治中心,拉薩旅游業情況將直接影響西藏中南地區,乃至西藏全區的經濟發展。日喀則市作為西藏的文化、宗教及政治中心,也是國家重點名城。山南市作為西藏文化的起源地,文化旅游業發展作為迅速。林芝市作為西藏中南地區最具活力的城市,在2002年以來,林芝市旅游業得到快速發展,旅游總收入也得到大幅度提升。
二、對口援藏資金投入對西藏中南地區旅游經濟發展的效果
(一)對口援藏資金投入的總體效果分析
將對口援藏資金的投入作為變量,作為被釋放變量,國內旅游收入、入境旅游收入及接受援助地區的旅游經濟的總體收入,通過線性回歸分析得出,每增加一億元的對口援藏旅游資金,國內總體旅游收入增加7.33億元、西藏中南地區旅游收入7.58億元。這體現了對口援藏資金投入能夠有效促進西藏中南地區旅游經濟的發展,并且對整個國內旅游業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但是對口援藏資金投入和入境游之間的關系沒能得出顯著性結論,原因主要有:第一,西藏的中南地區環境和地域有一定的特殊性,目前尚沒有向外籍游客完全開放;第二,對口援藏資金中旅游業占比相對較小,旅游業發展相對薄弱,沒有能夠很好的吸引入境游客關注。
(二)對口援藏省市效果分析
通過線性回歸分析得出,江蘇省和北京市每增加一億元的援藏資金,國內旅游收入平均提升11.24億、拉薩市旅游收入提升11.79億,體現了江蘇和北京投入援藏資金對西藏拉薩地區旅游發展的顯著作用。江蘇省在人才和經濟方面有著顯著的優勢,北京具有首都優勢,將這些特點結合拉薩的旅游發展,有效促進其旅游業的發展;江蘇和北京的對口援藏領域寬泛,保證拉薩旅游業的發展有了更堅實的基礎;拉薩市的經濟總量、人力、人口數量、基礎設施等方面有其自身的優勢,在江蘇和北京的援助下發揮出很好的輻射效應和極化效應。但是,江蘇和北京的援助項目及資金主要用于拉薩市城區旅游中,而縣鄉村級別的旅游依然處于初期階段,援藏資金提升了拉薩市區旅游的接待能力,但仍然存在鄉村旅游業發展緩慢,相關設施薄弱,旅游服務不健全,整體接待能力差。
三、結束語
經過全文分析,西藏中南地區是西藏全區的核心區域,旅游業最具成長性和潛力,旅游業已經成為當地經濟發展的支撐行業,有效推動了西藏全區的經濟發展。對口援助西藏中南地區以來,該地區旅游業得到快速發展,在拉薩、日喀則、山南及林芝四市最為體現,拉動了當地 其他行業的發展。受到援助省份及國家政策調整,直接影響當地旅游業的發展。
因此,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一是國家應該持續政策支持,將更多省份納入到援助西藏中南地區中去,依據不同省份的獨特優勢,推動當地旅游業及其他行業的發展。二是拓寬援助資金通道,構建完善的市場化運作機制。旅游行業作為當地支撐性行業,應該重點關注市場營銷、項目建設及運營管理。三是健全中央、對口援助省份及當地資金投入制度,做好旅游產品、路線設計及資源普查等基礎性工作。四是大力發展農村旅游業,通過當地農牧業,挖掘深層次旅游產品,帶動當地農牧業經濟發展,實現特色旅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