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亞男
摘 要:近年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形勢的逐漸穩定,我國以及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往來也逐漸頻繁。在這一背景下,跨境電商逐漸浮出水面且愈演愈熱,成為當代全球商業服務行業中的中流砥柱。為了有效推動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穩定發展,加強培養核心技能+的復合型人才成為當代教育工作者應重點關注的一項任務。基于此,本文將如何在中職跨境電商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雙創能力,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展開分析。
關鍵詞:跨境電商課程? 雙創能力? 教學探究
在當前的時代背景中,我國的經濟發展實力逐漸增強,在世界舞臺上的地位也在不斷提高。但與此同時,我國對于人才所提出的要求也就更加嚴格。當前,作為一名能夠滿足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其不僅要具備夯實的理論基礎以及較強實踐能力,同時也應該具備較高的雙創能力。因此在現代化的教學環境中,教師們就需要適當的調整教學模式,以此加強學生的綜合實力,為我國的發展提供全面性的人才保障。
一、跨境電商課程教學的現狀分析
跨境電商與傳統的國際貿易在主體、環節、稅收、模式等諸多方面存在不同。跨境電商崇尚簡化流程,通過網絡化方式,直接在跨境電商平臺達成兩國之間企業與個人消費者的購買,最終通過跨境物流實現交易。跨境電商零售居多,跨境電商零售包括跨境零售進口和跨境零售出口。跨境零售進口一般是進口國企業在海外采購進口商品,再通過國內的海淘平臺出售給本國的個人消費者,對于國內經營主體來說是賣進口商品,常見的平臺有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等。跨境出口是國外個人買家在平臺購買我國的出口商品,對于經營主體來說是銷售出口商品,常用的平臺有速賣通、亞馬遜等。從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學習難度來說,跨境出口所需要的知識儲備要求更高。
綜合來說,在當前的中職跨境電商方向教學中,存在以下幾點問題:第一,實踐教學未收到應有重視。當前,部分中職院校仍舊會將教學重點放在理論教學中,學生常處于被動位置,自身的主動探索意識以及專業實踐能力較差,甚至部分學生并沒有掌握綜合性的基礎知識;第二,專業課程設置與實際的崗位需求之間存在脫節情況。當前,我國的跨境電商行業正處于發展的重要階段,各方面的需求相對較為嚴格。然而,學校所提供的教學指導以及教學資源仍舊處于落后狀態,學生所掌握的知識無法滿足當前的行業需求,這對于學生發展無疑形成了較強的阻礙。
二、基于雙創能力培養的跨境電商課程教學策略
(一)建設創新課程體系
當前我國正處于外貿轉型的重要階段。跨境電商課程開展的主要目的并不單單在于實現學生的個人價值,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其更加側重的目的在于為我國提供充足的人才保障,推動我國貿易經濟的穩定增長。根據《中等職業學校專業目錄(2010)》,已經將跨境電子商務單獨列為財經商貿類增補專業,專業代碼122200。所以,中職學校在引導學生開展跨境電商課程學習活動時,學校方面需要對當前我國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情況進行全面了解,結合行業的發展形勢以及崗位中所提出的各項要求,有針對性的對課程內容進行創新設計,以此保證能夠提高學生的專業實力以及綜合素養。
綜合來講,學校可以在跨境電商課程體系中融入國際貿易教學、商務英語教學以及電子商務教學,借此拓展學生的認知范圍,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理論體系。
首先,作為一名具備雙創能力的跨境電商人才,應該具備較為充足的國際貿易專業知識。所以,在課程體系中,學校可以適當的穿插國際商務談判、跨文化交流以及商貿法律等類型的課程,借此滿足學生需求,打下良好的基礎。
其次,在跨境電商領域,人才培養必須要具備較強的英語交際能力。所以針對于課程設置,學校可以將重點放在外貿英語函電以及電子商務英語等等。除此之外,為了有效增強課程的貼合性以及針對性,學校方面也可以定期與往屆學生進行溝通交流,了解真實的跨境電商工作內容以及其經常應用到的英語知識點,對其進行有效整合,加強教學的有效性。
最后,針對于電子商務知識教育這一部分來說,學校方面可以以跨境電商平臺操作流程為基礎,結合每一個環節,設置不同的課程分支結構。例如圖片處理、店鋪開設、店鋪美化以及數據分析等等,借此增強學生的營銷經驗以及實戰操作能力,打造系統性以及完整性較強的課程體系。
(二)校企合作模式教學
站在客觀的角度上來說,跨境電子課程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以及操作性。在教學活動開展的過程中,教師若想要有效增強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深度,提高學生的雙創能力,就必須要全面落實理實一體化的教學原則,通過校內外實踐活動的開展,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以及活動體驗,讓學生能夠快速掌握跨境電商工作中的各項內容,并能夠熟練應用其中的各種技能。這樣一來,當學生畢業后能夠快速融入崗位上,發揮自己的價值,實現自己的理想。
在此期間,多數學校都會選擇網絡平臺對學生進行教育指導。比如,教師通常會選擇一些免費平臺,引導學生在平臺上注冊賬號,然后進行實踐性的跨境電商創業活動,借此給予學生真實的活動體驗,幫助學生了解跨境電商所涉及的整體流程。例如跨境物流、電子支付等等。然而站在客觀角度上來說,這一活動很容易就會受到技術條件以及資金條件的影響,從而阻礙學生的學習發展。在這一前提下,學校方面就需要另辟蹊徑,適當的對校外資源進行拓展應用,借此填補平臺教育所形成的缺失。
首先,學校方面可以與當地的一些涉及到跨境電商業務的企業進行溝通,展開合作,共同擬定學生實踐課程雙元育人方案。同時,為了增強整體教育實踐活動的有效性,學校方面可以委派專業的教師親自進入到企業內部,對企業內部的工作流程、崗位要求進行全面了解,以此為基礎,有針對性的對課程標準、課程資源進行設置,保證學校所提供的理論教學與企業所提供的實踐指導能夠達到相統一狀態,避免脫節問題的存在。
其次,為了有效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師資力量保障打造雙導師型教學機制,為學生選擇合適的引路人。例如聘請一些專業實力較強、工作經驗較為豐富的工作人員,與校內教師組建完整的雙導師教學團隊。由校內教師對學生進行理論指導,由校外工作人員對學生進行實踐指導,借此增強學生的理論基礎以及實踐能力,推動學生雙創能力的有效增強。或者要求企業導師提前進入到校內,組織學生開展講座活動或實習前的培訓活動,奠定學生的學習基礎。
再者,為了保障校企雙方能夠達到互利共贏的局面,院校方面可以與企業方面構建完整的合作管理機制。在教學中,教師以及企業的工作人員也需要對校企共同擬定的導師制度中相關要求進行遵守,定期開展教育會議以及合作會議,彼此之間相互交流,對跨境電商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重點分析以及探討,共同為學生打造完成的教學服務體系,推動學生綜合發展。
最后,當學生從學校畢業后,學校方面可以按照合同中的相關規定,將學生輸送的合作企業,要求企業嚴格按照合同中的相關規定以及自家企業的運行管理制度對學生進行無差別管理。同時,為了保證學生能夠得到有效的教育指導,學校方面還需要不定期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對學生的培訓狀態以及實習狀態進行了解,定期考核學生的跨境電商基本操作能力以及其對于營銷技巧的掌握深度,對課程設置進行調整。
(三)重視實踐課程教學
首先,學校方面可以不定期的組織跨境電商專業的學生開展實戰訓練活動,或是參加全國性的職業技能比賽,借此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消除學生的學習依賴性,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創新精神以及團隊精神,讓學生能夠在訓練中感受到真實的商務情景。除此之外,為了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學校方面也可以將競技活動與課程體系進行適當的穿插整合,加深實踐對學生所能夠形成的影響,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以及雙創能力。
其次,校方可以大力支持學生合作創業。綜合來說,網絡創業的成本相對較低。在校期間,學生可以在學校以及教師的輔助下進行跨境電商平臺創業,借此增強自身的綜合技能,形成穩定的創業認知以及創業精神,為自身日后的發展創造一副完美的藍圖。必要時學校可以將學生的創業情況與其學分評價進行整合,對于工作出色的團隊,學校可以選擇在其畢業后續約,把人才和項目留在學校,增加低年段學生實踐交流的機會。
綜上所述,作為新時代的新興經濟發展模式來說,跨境電商具備較強的虛擬性以及全球性,能夠有效滿足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的貿易接觸要求。面對著發展規模逐漸擴大的跨境電商行業,我國必須要從根本切入,注重人才培養,加強學生的雙創能力,推動我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對教學體系進行有效調整,與相關企業進行合作,貫徹雙導師制度,借此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教學保障,有效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