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琴
【關鍵詞】糖尿病;胰島素;妊娠結局;妊娠期;血糖指標
【中圖分類號】R714.2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6-0130-01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是臨床常見的情況,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且會增加患者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幾率,對母嬰健康均有很大影響[1]。筆者認為可采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為分析其具體治療效果與對妊娠結局的影響而展開研究,現總結研究具體內容。
1.1一般資料
將2018年3月到2019年8月在本醫院接受治療的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納入到研究中,共有74例,以住院順序將患者分成對照組(n=37)和實驗組(n=37)。對照組:有26例患者為初產婦,有11例患者為經產婦;年齡為23到35歲,平均年齡為(29.05±3.46)歲。實驗組:有25例患者為初產婦,有12例患者為經產婦;年齡為22到35歲,平均年齡為(28.87±3.53)歲。將上述指標作比較,得出結果表明沒有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治療,對患者的飲食進行控制,指導患者進行適當運動。
實驗組患者在常規治療基礎上使用胰島素(商品名:諾和銳 門冬胰島素注射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J20150072,生產企業:諾和諾德中國制藥有限公司)治療,以皮下注射的方式給藥,每天三餐前給藥,用藥劑量為4到6U,根據患者的血糖值明確具體劑量,給藥后測量患者的血糖情況,據此調整給藥劑量。
兩組患者均治療到患者完成分娩。
1.3評價標準
①測量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血糖指標,統計平均值以互相比照。包括:糖化血紅蛋白、餐后兩小時血糖與空腹血糖。②記錄兩組患者的不良妊娠結局,統計總發生率以互相對比。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測量兩組患者的對比數據。計數資料以x2檢驗作為驗算方式,表達為n(%)。定量資料以t檢驗作為驗算方式,表達為(-x±s)。P﹤0.05表明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將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血糖指標進行對比。具體數據如表1,和治療前相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糖化血紅蛋白、餐后兩小時血糖與空腹血糖均更低,且實驗組比對照組低,均有顯著差異(P﹤0.05)。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的血糖指標測量結果及差異
2.2將兩組患者的不良妊娠結局情況進行比較。表2為詳細數據,和對照組患者(21.62%)相比,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5.41%)更低,有顯著差異(P﹤0.05)。

表2? 兩組患者的不良妊娠結局情況與對比結果
妊娠期合并糖尿病即妊娠期糖尿病,會導致患者出現多種癥狀,如多尿、多食、外陰感染等,且會增加患者發生不良妊娠結局的幾率,嚴重時甚至會發生流產,對母嬰健康的危害極大[2]。
以往臨床對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主要采用常規治療,即控制飲食與合理運動,但總體效果并不明顯[3]。基于此筆者認為可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以增加治療效果并降低患者出現不良妊娠結局的幾率。本次研究使用的胰島素為門冬胰島素,其為速效胰島素,利用了DNA重組技術,含有鹽酸間甲酚、氯化鋅、苯酚等成分,以電荷排斥效應控制患者二聚體或胰島素單體的自我聚合反應,其藥效發揮迅速,以皮下注射給藥后,15到30分鐘即可起效,在0.5到1個小時即可達到峰值,餐前使用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值,同時該藥物的藥效持續時間為3個小時,時間短,可避免患者發生低血糖[4]。為分析使用胰島素治療妊娠期合并糖尿病的具體效果,筆者進行對比研究,其結果顯示:和對照組比較,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更低;和治療前對比,兩組患者治療后的糖化血紅蛋白、餐后兩小時血糖與空腹血糖均更低,且實驗組低于對照組;均有顯著差異(P﹤0.05)。
綜上所述,對妊娠期合并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的效果理想,患者的血糖降低且得到控制,其不良妊娠結局的發生幾率更低,應在臨床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 張秀麗.探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胰島素控制血糖對其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9,13(19):97-98.
[2] 李鳳英.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行胰島素注射治療的孕周對治療效果及妊娠結局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9,4(26):88-89.
[3] 韓秀燕,陳江宏.探討胰島素對妊娠期糖尿病孕婦妊娠結局及新生兒預后的影響[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2):89-90.
[4] 閆志紅.胰島素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對妊娠結局的影響探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11):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