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 ? ? ? ?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證券市場也逐漸壯大,在我國國民經濟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國家對此也十分重視,逐步完善了法規體系,雖然我國目前的證券市場有著嚴謹的法律保護,但仍然風云莫測,十分危險。本文將抓住我國證券市場的本質特點來分析,研究防范治理我國證券市場風險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證券市場;風險;防范治理策略
我國1990年建立了第一個證券交易所,那時國家正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變,而“證券”抓住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在國家轉變中悄悄發展,逐漸壯大。在風雨的洗禮下,不斷擴大規模,建立了多家上市公司,穩定了根基。但如今的證券市場由于資歷較淺,導致其仍然十分不穩定,存在較大的風險。因此,要根據證券市場的風險的特點,來制定合理有效的策略進行防范治理。
一、證券市場風險的理論概念
在經濟體制轉變時期,證券市場有著重要作用,推動了中國經濟體制轉變和資本貨幣分配的變革。但證券市場是在監管水平落后和法律制度十分不完善的情況下建立起來的,因此證券市場在內外部都有著許多到問題和缺陷。各種各樣的內外因素都決定了證券市場具有風險性這一特點。因此,要從證券市場風險的特點著手分析,制定一系列措施來防范治理證券市場風險。
二、我國證券市場風險的特點
1.劇烈的價格波動
我國證券市場經常出現暴漲暴跌的現象,價格波動幅度極大。國債發行規模的變化是造成證券市場價格巨大波動重要原因之一。國債發行規模的縮減使得市場供給量減少,從而對證券市場原有的供求平衡產生影響,導致更多的資金投入股票,推動了證券市場的大幅度上揚。資金增加或供求減少都會引起價格的變化。如此脆弱的證券市場存在著很高的風險,得不到國民的信任。
另一個重要原因是貨幣政策的變化。國家的貨幣政策的變化對證券市場的影響是最直接而又最致命的。第一,貨幣市場是直接受貨幣政策影響的,貨幣政策影響貨幣市場資金供求狀況。一旦貨幣政策發生變化,企業和居民長期持有的貨幣市場工具將立刻發生顯著的變化,從而企業和居民對證券市場的投資決定也會發生變化。第二,貨幣政策工具的使用(包括公開市場的簡易操作和其他貸款的便利)將會直接影響正規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額度,促使其大大降低貸款利息率,放松企業與居民貸款條件,提高對企業和居民的貸款發放額度。一旦貸款的利率降低,企業原來正在開發的項目大大增值,為了開發項目,就要提高銀行貸款金額。
2.證券市場制度不完善,監管水平落后
我國證券市場沒有經過長久的時間磨煉,在各個方面都存在著嚴重的不足之處。在制度方面,我國證券市場的對于中國政府的依賴性過大,股權分布不均,股民分布于社會不同階層,不利于證券市場的管理統一,導致效率大大降低,風險大大提高。同時未完善的制度讓一些公司的股東抓住了漏洞,造成了公司信息泄露,公司信息不真實,虛構利潤,股價不穩定,并且一些公司的經營者作為最大的股東因為個人的利益而損害小股東的權益,從而導致了證券市場產生動蕩不安的情況,阻礙了證券市場長遠穩定的發展。
不僅如此,證券市場監管水平與國外市場相比也是較為落后的。由于證券市場監管主體數量過多,監管部門缺乏獨立性,造成政出多門,無法統一的情況。隨著證券市場規模的不斷擴大,金融產品的種類日趨多樣化,發展速度過快,導致了監管水平跟不上發展水平,管理方式停留在證券市場起步時期,與如今的市場無法適應。證券市場的監管方式也要與時俱進,朝著國際化發展,學習國外市場的監管方式,克服不穩定國際證券資本帶來的動蕩,進行合理有效的監管。
三、我國證券市場風險防范治理策略與方針
1.建立健全的證券監管制度
為證券市場建立完整的證券法律法規管理體系、高效的市場運作管理體系的重要基礎也就是必須建立健全的企業證券監管管理制度。如今國務院、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都直接參與到了證券市場的監督管理與市場決策, 造成了多處發號施令,無法真正做到統一的管理情況。因此必須加快建立健全的金融證券監管規章制度,統一中國證監會的監管權力和負責職能,對金融證券市場進行開展一系列具有針對性的監督管理,并努力實現對金融證券市場的公平有效的監督管理,解決監管部門自身利益、地方群眾利益所直接帶來的利益沖突,引導促進我國金融證券市場的有序規范化長期健康發展。此外,要充分明確地方政府的證券監管行政職能,另外,大力研究調整地方政府監管行為的指導理念,解決地方政府關于行政執法干預的具體問題,無論是中央地方各級政府、主管部門,還是其他證券市場監督行政管理機構,都必須要充分正確認識到自己的監管職能,減少對證券市場的各種行政執法干預違規行為,避免由此導致證券市場各種系統性違規風險的頻繁產生。
2.強化證券市場的法制建設
大力推進強化我國證券市場的各項法制建設,避免政出多門,無法執行統一的違規情況再次發生。需要進一步加快修改和完善出臺證券相關依規法律,進一步切實加強我國證券市場的紀律法制建設,加快改革建立并且不斷完善我國證券市場紀律法規管理體系,改革完善我國關于證券和市場法規立法的法律管理體制,避免出現政出多門,無法統一的情況。各個證券監管部門立法工作部門在各司其職的進行立法制度建制時,盡量將現行有關監管法律規章制度的具體內容先后地進行詳細疏理,避免可能產生一些重疊、交叉的立法現象,應及時采取共同意見商榷,相同要求制訂的立法方式,著重針對一些可能有法律爭議、現行立法操作方式存在一些難點、在相關法律上可能存在立法真空地帶問題進行立法加強和在立法上的監管,彌補這些缺失,使得立法制度更為完善,減少甚至徹底消除各類上市公司不法行為的不斷發生,以有效避免影響證券市場的法律風險不斷產生。
3.加強政府監管及違規懲罰力度
加強地方政府直接監管及執法違規行為懲罰處理力度主要參照國外可行性的經驗,應繼續采取實行政府直接監管和行業自律相互補結合的管理方式,逐步由證監會、證券交易所和中國證券投資行業協會共同負責構成一個功能上相互補的分別具有明確責任和法定權限的證券監管自律體系。證監會部門要切實充分發揮其直屬派出機構的領導作用,派出機構人員要自覺切實增強部門協作責任意識和提供服務誠信意識,進一步切實加強與各級地方人民政府及其他有關主管部門的業務溝通聯調協作。在此基礎上,再一步借助金融中介機構的社會自律服務監管,形成中介政府自律監管與中介行業社會自律以及監管服務相結合的自律監管服務框架,形成完善的自律監管服務體系。
另外,建立完善我國證券市場法律法規制度中民事損害賠償制度。它既能有效保護證券投資者在中國證券市場出現違法行為所可能遭受的經濟損失得到補償,也同時能有效提高證券違規行為成本,有效防和遏制各類違法行為的頻繁發生。其次,法律法規制度上還可能需要出臺涉及禁止內幕金融交易和非法操縱資本市場的相關司法解釋,頒布和制定修改一系列法律法規,另外,還可能需要更加形式化地保護金融投資者的合法權利,凈化資本市場金融投資治理環境的良氛圍。通過這些安全保障制度落到實處,才能真正正確治理和有效防范我國證券市場投資風險,保證廣大投資者的合法利益。
4.培養并提高證券市場人才素質
市場在不斷發生著變化,這賦予了證券交易所及其他券商們的管理職責和發展任務日益繁重,要求未來能夠有更多具有高素質高學歷的專業人才能夠加入我們到中國證券這一新興行業中去起來。由于中國券商管理系統內部不少在職員工實際參加業務工作學習時間尚短,缺乏充分的中國證券市場業務操作管理經驗,知識能力結構上仍然存在相當大的嚴重欠缺。證券市場從業人員的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很大一定程度上直接限制了我國證券市場的正常合理運行與長遠發展前景。務必根據需要要求從業人員在樹立職業道德價值觀念、學識修養水平、業績管理素養、敬業精神等各個個方面不斷提高自身職業修養。
5.展開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制定信息披露準則
加強上市企業公司內部績效治理,制定公司信息公開披露考核準則。在上市公司內部績效治理上,要建立完善公司業績績效評價考核機制和高層管理人員的內部薪酬考核制度。目前我國上市企業公司大部分股東對公司經理財術人員財務業績的整體評價大多數都是基于財務指標,這可能會直接引起一系列公司經理財務人員業績財務指標造假的突發情況。所以,上市企業公司的內部薪酬管理制度也需要盡快進行重大改革。還要加快建立健全國有上市企業公司的內部資產審計和財務會計制度。而且,從目前以來我國國有上市證券公司高層治理能力結構普遍存在的諸多缺陷問題來看,我國上市證券公司中需要建立獨立履行董事責任制度無疑已經是一個非常緊迫而且必要的改革舉措。
另外,會計信息表外披露的具體內容上應不斷改進,會計報表中在表外所需要揭示的信息內容以及一些已經能夠準確反映具體企業真實經營盈利能力情況的信息內容等都相對應在本次會計信息表外披露中及時有所明確揭示。
結束語
證券市場在我國經濟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因此有效的進行風險防范治理有利于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仍然處于動蕩不安的狀態,要想穩定證券市場,必須從其風險特點著手,根據特點制定有效的治理策略。如:建立健全的證券監管制度,培養證券市場各方面人才的素質,開展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只有準確防范治理我國證券市場風險,我國經濟市場才能保持穩定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志向.我國證券市場風險及防范治理[J].華夏地理中文版,2014(06)
[2]劉天昊.淺析我國證券市場的風險及其防范對策[J].中國經貿,2017(20)
作者簡介:
錢家棟(1990.1- ?),男,漢族,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商學院在職人員高級課程研修班學員,研究方向:建筑、商務,現任單位: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