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 ? ? ? ?要:近年來,陜西省一直把旅游業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為促進陜西省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本文從陜西省旅游產業經濟的現狀出發,構建一套影響陜西省旅游經濟發展的指標體系,其中包括旅游經濟支持因素,居民生活水平因素,旅游交通因素,旅游服務因素,環境質量因素,社會文明程度因素和信息資源因素共7個一級指標,18個二級指標,根據2012年至2019年的陜西省統計年鑒上的統計數據,采用灰色關聯分析法對影響陜西省國內旅游經濟發展的內部系統因子進行排列、計算和分析,根據分析結果,得出影響陜西省旅游經濟發展的主導因子首先是郵電業務總量,其次是互聯網用戶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關鍵詞:旅游經濟;影響因素;灰色關聯分析
一、引言
旅游是一種社會現象,當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的歷史階段時就會發生,之后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旅游業也相應地產生。“旅游業是一個朝陽產業”,從“十二五”規劃到“十三五”規劃期間,全國旅游業的興旺發展,不斷證實了這一共識。旅游業已在中國經濟的發展中占有重要的比例。陜西省作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之一,同時也是十三朝古都的所在地,具有豐富多樣的旅游資源,在自然景觀、歷史文化及紅色旅游等方面都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近年來,陜西省一直把旅游業作為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點產業,堅持從供給側持續發力,在全省旅游方面積極探索。本文運用灰色關聯分析對影響陜西省旅游經濟發展的內在因素進行定量分析,目的是分析出對陜西省旅游經濟起拉動作用的主次因素,制定相應的措施,為陜西省旅游經濟的發展提供有效的建議。
二、理論與方法介紹
灰色系統理論是由華中理工大學的鄧聚龍教授于20世紀80年代初首先提出并創立的一種系統科學理論,理論中的灰色關聯分析是定量比較不同系統之間或同一個系統內各個因素之間在發展過程中隨時間而變化的研究方法;灰色系統是指在某一系統中,一部分信息已知,一部分信息未知,通過對已知的部分信息的生成和開發,提取有價值的信息,了解和認識現實世界,從而實現對該系統演化規律、運行行為的正確把握、描述和有效監控。
灰色關聯分析法是一種對多個因素進行統計分析的方法,它把各因素的樣本數據作為對象,把灰色關聯度作為分析工具,來描述各因素之間的大小、順序和強弱關系,其實質就是對關聯序列進行相似或不相似程度的分析和計算,若序列所表達的對象發展變化態勢越一致,關聯度越大;反之,關聯度越小。灰色關聯分析的基本思想就是利用序列曲線的幾何形狀來判斷互不相同的序列之間是否存在緊密的聯系。曲線越接近,相應序列之間的關聯度就越大,反之亦然。用灰色關聯分析法研究的序列可以是時間序列或空間序列。
由于我國的統計數據有限且現有的數據灰度較大,再加上人為因素,有許多的數據都出現幾次大起大落,沒有典型的規律可行,就正如本文中所要研究的旅游系統,這其中有各種各樣的因素影響著旅游經濟的發展,如旅客的可支配收入、旅游資源、環境質量、交通條件、社會文明程度、區域經濟發展水平、旅客偏好、年齡、職業及文化修養等等,影響因素錯綜復雜且不一致,其內部影響因素是網狀的,因此難以使用較精確的模型進行定量分析。灰色關聯分析方法正好彌補了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進行系統分析的短板,它對樣本數量的多少和樣本有無規律也同樣適用,有效解決了如何確定旅游系統中各因素間的灰色關系,針對研究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提供了很好的解決方法。
三、灰色關聯分析方法的應用
灰色關聯分析具有數據要求較低,計算復雜度低,易于應用的特點,因此一些學者利用灰色關聯分析法研究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因素,如梁藝樺,楊新軍,馬曉龍 (2006)運用灰色關聯動態分析,對影響我國旅游業發展的因子進行排查,推倒出了影響我國旅游業發展的主導因子。王愛鳥,周靜,李亞 (2008)利用灰色關聯分析對影響寧夏旅游經濟收入的11個因素進行定量分析,并認為培養和引進中高級旅游專門人才對提高寧夏旅游經濟收入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吳利 (2010)通過灰色關聯分析法,得出了我國旅游產業與經濟增長之間有很強的關聯性,并發現旅游產業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關聯性最強,以及旅游產業的經濟增長率與第三產業的經濟增長率關聯性最強,并因此提供了促進國民經濟增長的政策建議。何瑛 (2012)建立了影響新疆旅游經濟發展的因子指標體系,其中包括6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分別把國際旅游總收入和國內旅游總收入作為參考目標序列,得出了對新疆國際旅游經濟收入影響最大的因子是國際互聯網用戶數,對國內旅游收入影響最大的因子是GDP。從上述的研究成果中可以發現,由于地域的不同,影響旅游產業發展的因素會具有一定的差異,由此可以得出,針對不同地域或問題研究所得出的結論,不能完全適用于其他地域或問題。
四、影響陜西省旅游經濟發展的灰色關聯分析及預測
1.影響陜西省旅游經濟發展指標的選取
影響旅游經濟發展的因素有很多,在借鑒了已有研究結果的基礎上,結合陜西省的具體情況,并考慮到數據的可獲得性和用這些指標衡量制約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確立了如下的影響因素指標體系(見表1),即主要從旅游經濟支持因素、居民生活水平因素、旅游交通因素、旅游服務因素、環境質量因素、人力資源因素和信息資源因素這7個方向選取了影響陜西省旅游經濟發展的18個指標。這18個二級指標[Xik]作為灰色關聯分析的比較序列,將陜西省國內旅游收入[Y1k]作為灰色關聯分析的參考序列,其中,K;i=1,2,…,[i=1,2,…,18]。
本文所研究的數據均來自于《陜西省統計年鑒》(2012-2019年),截取了2012-2019年共8年的數據,以此來分析陜西省旅游經濟的影響因素。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是《陜西省統計年鑒》中的廣播人口覆蓋率和電視人口覆蓋率的平均數值。
2.影響陜西省旅游經濟發展的灰色關聯度計算
3.影響陜西省旅游經濟發展的灰色關聯度計算結果分析
表2中各個影響因素與陜西省國內旅游收入的關聯度和排名中可以看出,在影響陜西省國內旅游收入的18個二級指標中,與陜西省國內旅游收入的關聯度由大到小排列分別為:郵電業務總量[X17],互聯網用戶[X1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4],生產總值[X1],人均生產總值[X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3],旅游飯店總數[X9],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人數[X15],公路密度[X8],旅行社總數[X10] ,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X13],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X12],出租汽車數[X7],廣播電視人口覆蓋率[X16],星級飯店數[X11],旅客周轉量[X6],客運量[X5],第三產業從業人數[X14]。其中,關聯度大于0.7的指標有郵電業務總量、互聯網用戶、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旅游飯店總數,其他各指標的關聯度均在0.6-0.7之間,所有指標的關聯度均在0.6以上,說明上述因素對國內旅游收入的關聯度都很高,對陜西省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程度較強。通過上述各個二級指標的關聯度大小,利用平均化處理可以得出各個一級指標的關聯性按照大小排列為:信息資源因素,居民生活水平因素,旅游經濟支持因素,旅游服務因素,環境質量因素,旅游交通因素,人力資源因素。
五、陜西省旅游經濟發展的政策建議
(一)信息資源因素是影響陜西省旅游經濟發展的首要因素,旅游業的信息化將極大地促進了旅游業的運作和管理。宣傳旅游信息,可以提升旅游產業的核心競爭力,為促進旅游目的地的發展提供了明確的目標。還需加大旅游信息網絡建設力度,豐富信息量,縮短更新周期,開展好旅游產品營銷,加大宣傳力度,樹立旅游景點鮮明的形象,作為旅游業在陜西省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支撐,不但要宣傳各景區的秀麗風光,還要讓景區有深厚的文化內涵,提高景區文化遺產的認同度,才能更好地刺激旅游業的發展。
(二)人們生活水平決定了陜西省旅游業的發展速度,隨著全國人民經濟發展水平和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精神生活的追求將不斷增強;當人們的自由支配收入中有可用于旅游消費的剩余資金時,人們將產生強烈的旅游愿望,并成為潛在的游客。因此,陜西省旅游業的發展,需要通過適當措施提高居民的自由可支配收入,以增加當地居民的旅游消費趨勢,刺激國內旅游消費的形成,從而促進陜西省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三)政府應大力支持旅游業的發展,陜西省政府應不斷增加財政投入,引導旅游資源的開發和集成,并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使得各級財政在預算中劃撥一定比例的數目作為旅游產業重點建設的項目資金,并把分配給重大項目的一部分資金作為旅游產業的資本。
(四)旅游服務方面,其中包括旅游飯店數、旅行社數和星級飯店數,旅游業的基礎產業之一是飯店業,這是旅游者的活動基地,也是旅游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陜西省旅游高速發展時期,飯店產業必須抓住良好的時機,積極調控政策、熟悉市場、積累人才并對其培養成熟管理技能。對于旅行社和星級酒店來說,最重要的就是誠信經營,要以品牌戰略、集團整合、專業化經營和產品特色化為方向,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在環境方面,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指標和城市人均公園綠地面積指標對國內旅游收入的關聯度均大于0.6,可以說明環境是一個不可忽視的部分。陜西省的空氣質量在近些年來已變得不如從前,這種變化對陜西省的旅游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干擾,這都和人類的居住習慣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因此我們需要開展活動,主要加強人們對生態環境保護的宣傳教育,并且試圖轉變他們的生活習慣,為構建良好的旅游生態環境盡一份力;旅游交通方面,交通是旅游的渠道和媒介,是完整旅游功能體系的必要組成部分。客運量對陜西省旅游業有很大的制約作用。因此需要加大力度完善客運物流體系,增加旅客流量,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出行需求。如果沒有良好的交通條件,也不可能形成旅游客流,所以需要加大投資力度,保證人們的出行便捷舒適;高等學校在校生已成為陜西省重要的旅游參與者和宣傳者,陜西省的在校大學生來自全國的各個地方,普遍來說,他們的文化素質較高,本身對旅游就有很大需求,另一方面,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好奇心強,對于當地的旅游就會有相當高的熱情度,而且多為團體出游,對陜西省旅游業起到了很強的拉動作用。
參考文獻:
[1]穆之秀,李鑫,李俊麗.對河北省旅游產業的灰色關聯分析及預測[J].價值工程,2008(10):131-133.
[2]李柏文.國內外城鎮旅游研究綜述[J].旅游學刊,2010,25(6):88-95.
[3]Brida J G, Carrera E J S, Risso W A. Tourisms Impact on Long-Run Mexican Economic Growth[J].Economics Bulletin,2008,3(21):1-8.
[4]Kim H J, Chen M H,Jang S S. Tourism expans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case of Taiwan[J].Tourism Management,2006,27(5):925-933.
[5]Lee C G.Tourism and Economic Growth: The Case of Singapore[J].Regional and Sectoral Economic Studies,2008,8(1):89-98.
[6]周文麗.國內外旅游對經濟增長影響研究綜述[J].經濟地理,2011,31(8):1402-1403.
[7]鄧聚龍.灰色理論基礎[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2.
[8]劉思峰,郭天榜,黨耀國.灰色系統理論及其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9]王愛鳥,周靜,李亞.寧夏旅游經濟發展灰色關聯分析[J].寧夏工程技術,2008,7(3):282-285.
[10]吳利.中國旅游產業與經濟增長相關關系的灰色關聯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10,29(4)136-140.
[11]何瑛.基于灰色關聯分析的新疆旅游經濟影響因素研究[J].生態經濟,2012(01):160-162.
[12]付向陽,黃濤珍.內蒙古旅游經濟影響因素的灰色關聯分析[J].經濟實證,2015(03):142-145.
作者簡介:
劉璐(1995- ?),女,寧夏銀川人,西安財經大學統計學院在讀研究生,研究方向:經濟統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