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保持社交距離的需求讓人們意識到虛擬交流也非常重要,這可能成為宣傳5G蜂窩網絡的最佳案例。美國高通公司首席執行官史蒂夫?莫倫科夫(Steve Mollenkopf),思科集團首席執行官Chuck Robbins如是認為。

新冠肺炎大流行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技術的發展,但更重要的是讓企業與消費者進行了反思,這可能會改變今后公司與客戶、合作伙伴以及員工開展互動的方式,以及對這些互動關系、方式等的理解。
各級政府與組織需要如何應對下一次大流行事件?投資遠程醫療和遠程教育,以及個人與企業的安全互聯等產業,而這與5G都息息相關。5G具備強安全性和大數據容量,大流量的隔離期間更加凸顯了這一技術的價值。隨著5G技術滲透速度加快,其價格必將被更多消費者接受,并推動平板電腦和其他可聯網設備更快、更經濟地接入網絡。事實上,5G以及允許傳輸海量數據的網絡技術在本質上是一種新的可安全聯網商業基礎設施,其在性能與意義上甚至是一種可以類比電力的基礎使能技術。
對于高科技軟硬件公司,這都將是發展方向。目前,企業和消費者,都比以往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真實、安全的數字生活意義重大。
美國小企業管理局(Small Business Administration,SBA)在疫情期間為中小企業提供經濟傷害災難貸款(Economic Injury Disaster Loans,EIDL),在資金告罄暫停一段時間后又恢復了申請渠道。SBA管理員Jovita Carranza在一份聲明中說:“SBA堅決致力于全時間段工作,為因COVID-19沖擊而面臨經濟中斷的小型企業和非營利組織提供專門的緊急援助?!?/p>
與因COVID-19出臺的薪資保護計劃貸款不同,EIDL貸款長期以來一直是SBA工具箱的一部分,可在災難發生時幫助提供經濟援助。這些低息貸款旨在為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貨幣援助。自從COVID-19暴發以來,美國對資格審查要求做出調整,試圖更好地為受大流行影響的需求者提供服務。個體商戶、自由職業者和獨立承包商是新具備申請EIDL資格的群體。
福布斯顧問專欄撰稿人羅賓?薩克斯?弗蘭克爾認為,類似PPP貸款,EIDL貸款為災難發生后、難以生存的企業提供資金,相關資金可用于支付工資、償還債務或任何其他與業務相關的費用。截至今年6月1日,SBA已經批準了超過900億美元的EIDL貸款,并實際發放超過100億美元的EIDL預付款。
COVID-19以不可想象的速度推動了企業的數字化轉型。
為了生存并安全恢復業務,大多數公司都迅速采用了非接觸式支付、加強型客戶關系管理等服務。這些轉變對于延續企業業務至關重要,不過也帶來了新的風險:對每一家將業務轉移到網上的企業來說,數據都存在潛在的隱私風險。
不同行業領域的數字化進程如火如荼。餐館爭相建立新的在線訂購和配送基礎設施,或與已經提供這些服務的公司合作;高等教育領域,面臨一年學費缺額的院校正迅速將整個課程轉移到網上,并急于把從在線教學到學生健康記錄的所有內容數字化;在線新聞領域,資深內容生產者不得不遷工作簽發流程,運用云技術。這些劇烈的變化帶來了大量的數據管理不當和暴露風險。

在面臨技術選擇以及相關基礎設施缺乏的背景下,企業可能會把隱私問題當作次要問題對待。盡管無可避免,但這是一種嚴重的錯誤。歐美監管壓力正在逐漸加大,紛紛出臺相關法律法規,協議都非常嚴苛,轉型過程中的企業極有可能因此受到制裁。
隱私保護公司Ethyca的CEO及創始人Cillian Kieran建議,當前情況下,要盡可能采取簡單的、過程驅動的步驟來保護隱私:1.注意供應商和合作伙伴如何使用客戶數據;2.在處理數據時,做好影響評估以監控風險;3.設置清晰明了的隱私政策;4.指定一名數據保護官(Data Protection Officer ,DPO)。一旦相關工作啟動的“太晚”,結果可能是超乎想象的嚴重。
雖然形勢不是很樂觀,國際旅行和酒店等行業可能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但教育科技、數字健康、衛生產品以及電子商務運營商確實迎來了契機。
大量垂直企業都顯露出增長潛力。過去數月里,印度在線教育用戶數量翻了一番,達到了9000萬,而付費用戶數量在這期間的增幅也很可觀,這為在線教育廠商如Edtech創造了巨大發展機會。尤其是供應鏈未被破壞的領域,在遠程工作和協同工具上都實現了有效發展。
COVID-19的暴發對初創企業造成重大沖擊,尤其是那些規模較小的初創企業,它們利潤率本來就很低,甚至沒有利潤。如國際旅游和酒店行業等部分行業,可能還需要很長時間才能恢復元氣。線下零售和餐飲等行業則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受到影響。相關行業的創業公司要想在短期內成長會很困難。但長期來看仍然樂觀,那些能在未來12-18個月生存下來的企業會比現在強大10倍,他們需要利用現在這段時間來重新構想業務。
紅杉資本印度有限責任公司董事總經理Rajan Anandan指出,資金永遠流向那些具備大規模解決現實問題能力的公司。在后COVID-19時代,那些擁有“必不可少”解決方案和產品、有強大用戶黏性以及財政穩健的初創企業將得到各資本方的青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