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杰明·麥卡倫 許維敏
近幾個月來,馬來西亞國內政局變化面臨諸多不確定性。今年2月,前總理馬哈蒂爾?穆罕默德突然宣布辭職,2月底,慕尤丁?亞辛在眾方爭議之中就任馬來西亞新總理。此間,政聯公司(GLCs)領導層人事發生重大變動,腐敗案件調查的減少也標志著政府將更少的資源花在改善企業和公共的治理水平上。這些挑戰凸顯了依照嚴格治理標準任命政聯公司領導層是多么重要,從而保證領導層能在面對最少干擾和有限政治干預的情況下實現目標。
自慕尤丁3月掌權以來,其政府中已有超過36名議員被任命為政聯公司和法定機構、或新設外交崗位的負責人。例如,馬來西亞國庫控股公司(馬最大國有投資實體)、馬來西亞交易所等一把手已迅速換人。而馬來西亞國家石油公司、聯昌國際銀行、馬來亞銀行和馬來西亞國際船運有限公司等政聯公司,大型政府投資公司國民投資公司,以及包括馬來西亞國家新聞社在內的一系列行政機構和委員會也都進行了人事調整。
領導層的人事變動遭到了反對黨、政治分析人士、經濟學者和非政府組織的強烈反對。當然,領導層人事變動并不是什么新鮮事。2018年5月,馬哈蒂爾領導的希盟上臺執政并致力解決腐敗時,也曾出現過此類現象。2009年至2018年上屆政府當政期間,納吉布?拉扎克曾涉嫌利用自己兼任總理和財政部長的權力進行人事任命,結果導致一馬公司、朝圣基金、聯邦土地發展局等機構嚴重濫用職權。馬哈蒂爾承諾對政聯公司領導層的人事任命進行改革,并在其任期內叫停任命現任議員進入政聯公司董事會的做法,但是,這些做法也并不違法。據馬來亞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特倫斯?戈麥斯稱,即使在2018年之后,政聯公司的管理方式仍不合理,仍然被執政黨當做拉幫結派的工具。
為了填補這個制度上的缺陷,政聯公司維新派——一支由擁護改革的非政府組織和包括戈麥斯教授在內的個人組成的聯盟——對任命問題表示深切關注,并要求建立一個獨立透明的監督機制,以取代目前允許政府隨意任免政聯公司領導層的制度。甚至前政治領導人也公開表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時任國際貿易和工業部長的拉菲達?阿齊茲,他對最近的人事變動表示質疑,說道:“難道這僅僅是為了選票,為了爭取支持者,而不考慮能力以及是否符合資格嗎,難道僅僅是為了在議會中獲得足夠的支持嗎?”
同時,聯昌國際銀行集團前董事長、納吉布的兄弟納齊爾?拉扎克表示:“我希望國民聯盟政府能抵制住誘惑,不要為了一己私利或報復而對政聯公司進行人事大換血。除了既定已久的政治任命之外,它應當開明開放,選擇對機構或公司最有利的方式擇優任命,這能有效阻斷政聯公司與政治之間的密切關聯,也符合21世紀頭十年中期政聯公司的改革框架。”
從公司治理的角度看,大規模發生的領導層人事變動帶來了各種挑戰。政客們容易陷入濫用職權謀取政治支持以推進執政黨政治議程的漩渦。除此之外,他們也可能缺乏必要的知識、資格或能力,不一定能勝任政聯公司的領導職務。政治任命通常還會增加上市公司的風險,因為在政客履行信托責任義務和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之間也可能存在利益沖突。根據少數股東觀察組織首席執行官德瓦內斯安?埃文斯的說法,大多數情況下,政治任命官員在政聯公司董事會中只占少數,其他董事會成員可采取關鍵制衡機制,對政治任命官員所作決定產生的潛在風險加強警覺。目前,由于法律、上市要求或《馬來西亞公司治理準則》對此類任命都沒有限制,德瓦內斯安認為確實需要“關于在任政客在公開上市公司(包括政聯公司)董事會中任職的明確政策聲明”。
除領導層人事變動外,阻礙有效治理的第二大原因是對反腐的重視程度降低。總檢察長湯米?托馬斯以及反腐敗委員會負責人拉蒂花的迅速辭職就是首當其沖的不安跡象,人們擔憂在涉及納吉布和其他高級官員及其親信的腐敗案件中,追查力度將會降低。事實證明,這種擔憂不無道理。
6月5日,馬來西亞前總理納吉布涉嫌挪用“一馬公司”前子公司SRC國際資金一案結束庭審,其辯護律師將責任歸咎于國際逃犯劉特佐,并聲稱納吉布是“這場騙局的受害者”。7月28日,納吉布被判犯有濫權、洗錢等七項罪名,將面臨最高12年監禁,并被罰款2.1億林吉特(約合人民幣3.5億元)。納吉布的定罪可能會破壞現任政府的信譽,令其盟友穆希丁在未經選舉的情況下上臺。
同時,其他一些備受矚目的案件也已撤銷或淡化。6月9日,由于證據不足,政府檢察官撤銷了對巫統高級官員、沙巴前首席部長慕沙?阿曼的所有刑事指控,法官正式宣判涉案金額高達4.03億林吉特(9460萬美元),共計46項的洗錢和貪污指控無罪。同樣,針對納吉布的繼子、電影《華爾街之狼》的制片人里扎?阿茲的洗錢指控也被撤銷。在檢察官同意其向政府償還逾4.57億林吉特(只是他被指控挪用資產的一半)的資產后,吉隆坡法官地方法院批準撤銷指控,但不等于宣告無罪。
6月16日,高等法院宣判穆罕默德?伊薩?薩馬德的信托刑事指控無罪。該指控稱,薩馬德在任聯邦土地發展局主席期間,在未獲得聯土局投資公司董事會批準的情況下,以1.6億林吉特收購了一家酒店。但法官表示將繼續審理其他九項貪污指控,因為有證據表明被告收取了據稱屬于交易的一部分現金,并且根據《反貪污委員會法案》第50條,被告必須對受賄行為的指控進行反駁。
評論人士和工商界對事態發展表示擔憂,認為馬來西亞的腐敗現象將愈演愈惡。政治和經濟風險咨詢公司于2020年3月發布的“亞洲腐敗認知”年度調查顯示,馬來西亞評分在2019年有所改善之后,再次惡化——從2018年的6.78,到2019年的6.23,升高到2020年的7.38。該調查采用10分制,分數越高,表明民眾認為國內腐敗狀況越嚴重。這是馬來西亞10年來得分最高的一次,高出地區平均水平不少。同時,透明國際組織預測,由于上述案件中檢方不合理地撤銷指控,馬來西亞在2021年全球清廉指數中的得分也可能不會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