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娟

董事會秘書是一個法定崗位,更是一個團隊。董秘規范高效履職的背后,離不開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辦公室主任等優秀助手的幫襯,不少董秘助手甚至是幕后的英雄。2019年的“首屆董秘好助手獎”隆重表彰了一批優秀的董秘助手們,引發上市公司董秘、董秘助手群體的廣泛共鳴。《董事會》雜志開設“董秘好助手”欄目,意在為董秘助手們交流履職心得、講述精彩故事、彰顯崗位價值,提供一個分享的舞臺。
對于我的下屬,我提出了類似龔總說的“大膽地去管理與開展工作,不要怕犯錯。對內,犯錯了該承擔什么責任承擔什么責任;對外,無論出了什么事情我來承擔。”
時至2020年,從業20年,我一直沒有離開公司治理領域;如今,合規治理的這個理念已經深入骨髓,“三會”運作、信息披露、投資者關系、再融資、并購重組……都已成為我和同事們珍重與傾心建設的家園。其間,感恩是我最直白的心懷。
感恩公司董秘。
自我踏入社會履職開始,即成為公司董秘(龔敏,傳奇董秘之一)團隊中的一員,正是得益于龔總不遺余力全方位地培養、教導與充分信任,才使得我從一個白板大學生成長為公司董秘的好助手。
20年的默契配合工作中,讓我銘記深刻的是我履職不久,龔總說:“大膽地去管理與開展工作,不要怕犯錯。對內,犯錯了該承擔什么責任承擔什么責任;對外,無論出了什么事情我來承擔。”(對內指的是在公司內部,對外指的是對媒體、監管層等外界)我很感激這段鏗鏘有力的話,感激和尊敬說出這段話的董秘龔總(盡管對外的責任尤其是監管責任未必全由龔總承擔)。得益于這種大幅度的授權與信任無間的鼓勵,我做到了獨立自主去籌劃并開展工作。
首先,在董秘指導下搭建起業務管理架構、體系運營機制,并全面負責公司治理業務的具體運作。由于公司“百家法人造福田”的特殊設立模式、制衡型治理架構的需要,福田汽車的董事會辦公室是一個治理業務量、范圍都較大的部門,包含了傳統意義上的董辦與證券部的工作,10人(不包括董秘)。董辦下設三個部門:公司治理部(負責董監事會、股東大會業務、董監事戰略股東關系協調、下屬公司董辦體系管理、公司治理研究、國資委業務對接與關系協調)、合規運營部(即信息披露部,負責信息披露業務、信息提報人體系管理、監管部門與協會業務對接與關系協調)、市值與證券管理部(負責投資者關系管理、證券與再融資業務、部分重組業務、證券與市值研究與規劃、證券與市值運營體系管理、證券機構關系協調等)。為了有效落實各項業務和工作的落地,我跟同事們對董辦業務和職能進行了全面研討,分解了四個一級模塊(三大業務+部門管理)、16個二級模塊(崗位職責)、93個三級模塊(全流程下的關鍵環節)。
其次,我在日常工作過程中,尤為注重團隊建設和骨干人員的培養。人是決勝的關鍵。在福田汽車董辦工作過的人都有深刻的體會:盡管存在職能建制,但董辦實施的是項目經理制度,打破的不僅是部門壁壘,還有崗位壁壘,每個人都務必有大職能下的小項目運作意識——一是跟哪個職能相關,必須是責無旁貸承接與負責,不能有任何推脫;二是實施運作要采取項目經理制,組建自己的團隊,所有項目都要實施A、B角互檢制度及“師帶徒”式教練制度。這種運作與管理方式下,實現了每塊業務都不會出現不可或缺的人,可以確保由于突發事項導致人員離崗等異常情況下能正常開展業務,即骨干人員和后備人員并行培養,避免“青黃不接”。
截至目前,我擔任董辦主任期間,輸送出去的人才擔任其他上市公司董辦主任、證代甚至董事、董秘的有六七位,至今保持了融洽的聯系;龔總創立領導并由我來堅定實施推進的“師帶徒”、“項目經理”培養機制是他們受益的一個關鍵。同樣,對于我的下屬,我提出了類似龔總說的“大膽地去管理與開展工作,不要怕犯錯。對內,犯錯了該承擔什么責任承擔什么責任;對外,無論出了什么事情我來承擔。”(對內指的是在董辦內部,對外指的是在公司內部及對媒體、監管層等外界)。
再次,在董秘指導下,扎扎實實做好“三會”運作、信息披露、投資者關系管理、再融資等具體工作,這些都是我作為證代、董辦主任最起碼承擔的本職工作,要確保做到不再讓董秘為具體的事情而費心。凡是遇有重大事項、一時不能決策的難題時,我習慣與董辦及相關部門的同事進行開放式充分探討,然后帶著建議方案向董秘匯報,請董秘最終決策哪種方案為好,或者由董秘啟發新的思路和解決方向。
感恩福田汽車。
正是公司合規治理、四方制衡(大股東、戰略中小股東、獨立董事、經理層)的這個平臺,讓我更加深刻地去領會公司治理精髓的實踐意義。
20年間有很多瞬間不能忘記,值得我講給同事們聽,鼓勵他們大膽地去協調和處理相關工作。我記得為了設計公司高管、骨干員工中長期激勵基金制度方案,在高速路口下車后與公司獨董半個多小時的通話;記得為了尋求大股東董事同意某項業務收購議案而三次去做溝通;記得重慶年度董事會上唇槍舌劍的迫人壓力;記得中小股東董監事為我們如何進一步提升經營管理、拓展并關注某項產品技術、如何進一步改進某些治理工作提出上百字建議;記得我帶領公司治理部的同事預審業務部門提供的可研報告時,堅決退回要求其補全經理層內部決策程序,以及按董辦格式要求完善相關上會文件的斗智斗勇;記得由于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嚴格而導致的相關領導、同事對董辦的不理解和異樣眼光……
感謝福田汽車的培養與信任,才使得我有底氣、有自信、有能力去落實并推進公司治理的日常實際業務操作;感謝福田汽車各級領導和同事們的包容與支持,才使得我們公司治理在合規的路上走得更遠、更堅定。
回首20年,所有種種,不過是前進路上的動力源泉。要做優秀的證代、董辦主任,就要有自己的主張、見解、創新,就不能怕犯錯,就得敢于去擔當。而要做董秘認可的優秀證代、董辦主任,就要調整好自己的定位與心態,練好專業內功,默契配合,做跟董秘一起前行承擔風雨者。
最后,感恩《董事會》雜志,一群致力于專業公司治理研討與實踐推動的良師益友,為我打開了一扇窗,一扇展示色彩斑斕治理世界的窗;贈了我一掛鈴,一掛警示我不能夜郎自大的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