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亞
2020年的春天注定不平凡,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開學延期,但學習不能延誤。為此,我校積極進行前期調研準備,搭建“君蘭網校”學習平臺,制定《君蘭中學線上教學工作方案》,并于2月17日正式啟動了線上教學工作。自此,一場線上學習的抗疫戰緩緩拉開了帷幕。
新鮮事物總是能迅速吸睛。剛開始的幾天,君蘭初三年級的學習平臺線上人數爆棚,最多的時候竟然突破2700人次。也就是說,不光是學生,學生們的家人可能都在旁聽。老師們在倍感壓力很大的同時,也頗感欣慰:學生們勤奮學習,家長們以身作則!這樣的戰役,可謂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呀!
可惜,好景不長。或許是摸清了套路,或許是沒有了新鮮感,兩周后,線上人數一路大跌,堪比金融危機下的股市,瞬間“哀鴻遍野”。老師們紛紛警覺,年級迅速調整線上學習方案,由統一的大課改成小班制線上教學,同時狠抓學風、班風、級風。于是乎,作為一個有責任心、高標準、嚴要求的初三年級語文老師,我和學生之間不可避免地展開了一次又一次驚心動魄的“打怪獸”游戲。
“報告老師,課前5分鐘微信小程序簽到全齊,課前3分鐘微信語音接龍背誦古詩全部完成,‘小鵝線上平臺人齊。”麻利的科代表是我線上教學的得力助手。“干得漂亮!”每節課前的“三步走”已經成了固定模式,為的是營造氣氛,確保上線學習人數。這已經是多次失敗教訓后,整個備課組集體籌謀的好方法。但,千萬不要被眼前的假數據沖昏了頭腦——人在,關鍵還要心在。
精心準備的錄播課才上了一個開頭,我一反常規做法,摒棄了往日的語音簽到,靜靜地打開一個文檔,飛快地打上一行字:請所有男生在直播平臺上應答,限時三分鐘。為什么這樣做?疫情期間上網課,一部分“神獸”久練成精,兩手還在鍵盤火拼,兩耳可以同時聽到直播間的語音簽到,一心竟可以三用:網游、應付老師、應付家長。
字剛打完,學生們應答聲不絕。我重點關注的是那幾只“神獸”。果然,“神獸”們這次紛紛中招,超時未回復。我火速私聊家長,請他們督促“神獸”回歸組織。幾分鐘之后,數只“神獸”頭像亮起:“老師,我在呀!我剛巧上廁所了。”“好,等會我會繼續點到,你應該會在了吧。”“老師,你這招太狠了,我服!”“嘿嘿,小試牛刀,見笑見笑。”“老師,今天我家鍵盤壞了,敲不出字。”“哦,錄段微視頻給我看看吧。”“呃……老師,我錯了……”或警示,或幽默,或狡黠,老師我火眼金睛,七十二般變化如行云流水。此招一出,“神獸”們紛紛舉起白旗,投降就范,要知道,接下來還要準備隨時回復問題、自習作業上傳圖片呢!自己再不濟,也不能老給小組拖后腿呀,語文老師的量化表格天天發,從考勤到課堂活躍度再到作業質量,哪一項不是登記得一清二楚?
除了嚴格考勤、小組合作、狠抓作業、家校互動外,我個人覺得非常重要的一點,還是出自真心地關愛學生。疫情期間,學生長時間封閉在家里,要面對單調的網上學習和家長的各種監督,內心的苦悶和寂寞可想而知。老師究竟對學生負不負責、關不關心,學生即便隔著屏幕也能感受到。我曾和多日不見首尾的“神獸”多次視頻聊天,了解背后的故事;曾和對“神獸”只有打罵的家長多次進行溝通,強調良好的家庭氛圍的重要性;課余,曾和“神獸”在微信群暢聊熱播劇《慶余年》;為激發學習興趣,從每一次課堂的導入到課中的視頻,我都精心設計,從螺螄教育到熱點新聞再到搞笑圖片,無不為切合“神獸”口味,甚至在復習名著《西游記》時,我還搬上了我們一家四口扮演的《三打白骨精》片段。“神獸”們在大呼過癮的同時,紛紛為老師的敬業精神點贊。
由此觀之,這場線上“打怪獸”的戰役,想要不贏也難。您說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