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旭
【摘 ?要】目的:研究血常規檢驗中誤差的常見原因及措施。方法:將2018年5月到2019年2月在本醫院接受血常規檢驗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共72例,分析其出現誤差的常見原因,據此制定針對性解決措施,將解決措施實施后(2019年3月到2019年12月)在本醫院接受血常規檢驗的患者納入到實驗組,共72例。比較兩組患者的誤差情況與檢驗質量情況。結果:和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的總誤差率更低,其檢驗質量評分更高,均有明顯差異(P﹤0.05)。結論:通過分析血常規檢查發生誤差的常見原因后制定針對性解決措施具有理想效果,能夠降低誤差發生率,并提高檢驗質量,可為臨床診斷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應在臨床積極推廣應用。
【關鍵詞】誤差;血常規檢驗;檢驗質量;解決措施;原因
【中圖分類號】R446.11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672-3783(2020)08-0297-01
血常規檢驗是臨床大多數疾病診斷都需要進行的常規檢查項目,具有操作簡單、準確等優勢,在臨床應用十分廣泛[1]。但近些年,血常規檢查出現誤差的情況十分常見,導致檢驗結果受到影響,影響患者的診斷與治療,因此筆者開展本研究,分析出現誤差的常見原因,并采取針對性解決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進行總結與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將2018年5月到2019年2月在本醫院接受血常規檢驗的患者納入對照組,共72例,將2019年3月到2019年12月在本醫院接受血常規檢驗的患者納入到實驗組,共72例。對照組: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有33例;年齡是21到53歲,平均年齡是(36.34±5.97)歲。實驗組: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32例;年齡是21到52歲,平均年齡是(36.11±6.04)歲。以上數據資料做比照,得出結果表明不存在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血常規檢驗,于空腹狀態下采集患者2毫升靜脈血,使用全自動血細胞分析儀進行檢測,記錄后再次進行采集與檢測,對比兩次檢測的結果,確定誤差存在后,對出現誤差的血液樣本進行檢查與分析,找出其出現的原因。
對照組患者不實施任何措施,按照以往的經驗與流程進行檢驗。
實驗組則根據原因分析結果制定針對性解決措施并實施,由相關人員定期檢查其實施效果并總結,嚴格控制檢驗流程與質量。
1.3評價標準
①統計兩組患者出現誤差的情況,計算其總誤差率并相互對比。②評價[2]兩組的檢驗質量情況,總評分為100分,評分越高則表示檢驗質量越高,計算平均值并互相比較。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分析對比數據。計數資料通過 檢驗,描述形式是 。定量資料通過t檢驗,描述形式是( ±S)。P﹤0.05則說明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統計兩組患者出現的誤差情況,計算總誤差率并互相對比。表1中內容為詳細數據,和對照組患者(19.44%)相比,實驗組患者的總誤差率(4.17%)更低,有明顯差異(P﹤0.05)。
2.2將兩組患者的檢驗質量情況進行統計。對照組患者的檢驗質量評分為(76.62±4.31)分,實驗組患者的檢驗質量評分為(87.12±3.94)分。兩組患者的檢驗質量評分進行互相對比,結果顯示實驗組更高,差異顯著(t=15.2574,P﹤0.05)。
3.討論
血常規是臨床應用十分廣泛的檢查項目,能夠對患者血細胞的形態、分布與數量變化進行觀察,進而判斷患者的病情。但目前臨床血常規檢驗結果中存在誤差的情況十分常見,導致臨床診斷與治療受到影響,甚至會延誤患者的病情[3]。
基于上述情況,必須要加強對檢驗質量的控制,減少誤差出現的幾率,進而保證診斷效果與準確率。通過研究分析發現,當前血常規檢驗的出現誤差的常見原因為儀器操作不當、送檢時間錯誤、患者自身原因、采集時間不當與試劑不良,通過對出現誤差的原因進行分析后,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可以降低誤差出現的幾率,進而提高診斷效果。本次研究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幾方面解決措施:一是在進行檢查前,主動和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告知其檢查項目的內容與注意事項等,保證其做好檢查前的準備工作;二是使用合理的抗凝試劑,確保其質量達標,且比例正確;三是定期展開培訓,提高檢驗人員的專業能力,使其認真對待本職工作,嚴格遵守血常規檢驗的規范與操作流程;四是血液樣本采集后要及時送檢,送檢過程中注意管理,保證其平穩放置,以免出現振蕩而導致血液樣本受到影響;五是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對檢驗流程進行規范,約束檢驗人員的工作行為,定期進行監督;六是若血液樣本無法及時送檢,則要做好保存工作,保證其保存溫度恰當,且在規定時間內送檢,避免因保存時間過程而導致血液樣本變質;七是選擇正確的采集時間,血液樣本要在清晨患者空腹時采集,同時確保患者采集前沒有進行劇烈運動,沒有服用影響血液的藥物[4]。本次研究的結果中:和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的總誤差率更低,其檢驗質量評分更高,均有明顯差異(P﹤0.05)。
綜上所述,通過分析血常規檢查發生誤差的常見原因后制定針對性解決措施具有理想效果,能夠降低誤差發生率,并提高檢驗質量,可為臨床診斷提供準確的數據支持,應在臨床積極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王曉燕.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策略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31):155+157.
[2] 姜帥,張林美.血常規檢驗中常見誤差原因及解決方法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93):132-133.
[3] 王若濤,楊虹,陳宗云.血常規檢驗常見誤差原因分析及解決策略[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8,11(26):172-173.
[4] 任淑媛,吳莉,王莉莉,等.臨床血常規檢驗中常見的誤差原因及預防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49):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