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萃
1 中國傳統建筑的表現形式
傳統建筑藝術是一門綜合的藝術,它集建筑、雕塑、繪畫、工藝美術等藝術于一體。傳統建筑藝術是依附于建筑,在建筑上進行表達的藝術,它與其他工藝美術一樣兼顧審美功能與使用功能,也屬于實用與審美結合的一門藝術。建筑在歷史長河的穿梭中慢慢建筑藝術語言,承載著建筑獨特的文化象征意義,使傳統建筑藝術有了高度的文化價值。傳統建筑藝術凸顯了地域與人文特色,各地域、各時代表現出不同的政治文化、宗教文化、民族風情,體現出了地域性、民族性和時代性。中國建筑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體系最完整的建筑體系,從單體建筑到院落組合、城市規劃、園林布置等在世界建筑史中都處于領先地位。中國建筑追求以單體建筑組合成的復雜院落,以深宅大院、瓊樓玉宇的大組群,創造宏大的建筑空間氣勢,獨一無二地體現了“天人合一”的建筑思想。
2 網絡游戲中場景建筑的表現形式
當代網絡游戲作為一種文化技術產業,它滿足不同人群、不同領域、不同功能的應用需求,幫助解決某一領域的現實問題,游戲中對現實場景的抽象或模擬,必須具備學術權威性,兼具游戲的互動性和趣味性。網絡游戲廣義上講包含了制作者與玩家對文字、圖像、音樂、審美觀以及世界觀的一切行為與思考,狹義上具體表現在游戲本身包含的諸多因素,如:建筑、服飾、文學、舞蹈、戲劇、電影、繪畫等網絡游戲經過數代的發展與演變,已經深入人們日常的生活形成新消費文化,成為大眾日常生活的自然器求。由于網絡游戲所蘊含的諸多文化特征,網絡游戲必然成為一種傳播文化的重要載體。網絡游戲建筑場景是游戲角色活動與表演的重要場合與環境,它既包含時間、地點、空間,從多角度展示故事的歷史背景、地理環境、更要的是展現相關的時代建筑文化風貌與建筑特征。游戲場景設計是游戲里除了那些有生命造型外一切物體的造型設計,包括房屋、道具、社會環境、歷史背景等,是游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個好的游戲場景設計能提升整個游戲的畫面美感,能使游戲的渲染效果更加飽滿,利用游戲場景能突出游戲主題。
3現代中國游戲場景的應用研究與分析
3.1中國傳統建筑藝術
談到中國傳統建筑藝術,建筑與人類情感、戲劇故事、地域自然、歷史人文、東方哲學之間的內在關聯。國內針對中國傳統藝術研究發展主要包含以下兩方面:
第一,中國傳統建筑藝術的價值研究
例如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樓慶西編著的《極簡中國古代建筑史》一書,該書及其精煉地講解了中國古代建筑藝術。本書將古代建筑分為六大門類,以時間為經,功用為緯,圖文并茂地展現出中國古代建筑藝術之美,體現出代代相傳的工匠精神,展現了“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歌頌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
“中國古代建筑知識普及與傳承系列叢書·中國古建筑地圖”系列第二輯,共5冊。本系列以省級行政區為單位,以地圖形式詳細介紹國內目前現存的古建筑遺存,并對傳統建筑所體現出的歷史、人文、思想背景進行簡要梳理。每冊均配有1000張以上的精美照片及插圖,其中大部分為作者獨家拍攝,以為直觀的形式展現中國傳統建筑的風貌。其中,精心制作的古建筑地圖不僅知識量豐富,讀者還可按圖索驥,親身游歷建筑遺產,體驗難能可貴的有形文化瑰寶。
中國古代建筑具有悠久的文化歷史,蘊含著濃郁的東方文化,特別是古代建筑,深邃厚重,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不同的建筑風格有著不同的時代特征和文化含義,象征著不同的社會意義和等級制度。中國古代建筑發展成熟而且種類繁多,其中包括有宮殿、寺院、衙署、祠堂等,這些古建筑不僅作為中國悠久歷史的見證,同時也是文化的傳承。
第二,中國傳統典型建筑形態、建筑元素、文化內涵的運用研究
例如:中國書籍出版社,呂紅波、于紅坤等編著的《圖說中國建筑藝術》一書,揭開了中國建筑藝術的神秘面紗,將中國建筑分為創始階段、成型階段、成熟階段、程式化階段和解體階段。
《明清建筑二論》初版于1969年,《斗的起源與發展》初版于1973年。這兩本小冊子,被認為是開辟了臺灣建筑學術史的著作,影響深遠。
《明清建筑二論》對“明清建筑為中國建筑發展低潮”這一定論的觀點發起論戰,說理透辟,而又洋溢著人情。《斗的起源與發展》是自中國早期建筑與西方的不同處著眼,探究斗產生、發展的理路。二者所論專題不同,但立意都在整個中國建筑史,涉及史觀、史法上的一些重要問題。
建筑的發展伴隨著生產力的發展,而發展建筑在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特點,世界上所有的建筑都有固定的環境,與當地地理條件,氣候變化,建筑環境息息相關,這就造成不同地區的建筑形式和風格的不同,建筑也與當時歷史時代有關,比方說在唐朝歷史背景下,佛教的身心興盛,導致當時的寺廟建筑興旺,典型的建筑具有民族性,不同民族的建筑都代表著不同民族的文化思想。
3.2網絡游戲場景
由于中國游戲開發起步較晚,國內對游戲場景設計的研究大多集中在3D場景建模的技術操作類叢書中,散見于多篇關于游戲產業發展的相關產業分析報告中。
目前關于網絡游戲文化及傳統藝術的論文有43篇,其中國傳統文化在網絡游戲中的傳播及應用這一類的論文有:《論網絡游戲與傳統文化融合的必要性》一文,主要從網絡游戲的傳播特點入手,分析了網游在傳播傳統文化方面的優勢;《論國產網絡游戲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繼承》主要從網絡游戲中中國傳統武俠文化和仙游文化兩個方面的運用及繼承;《芻議網絡游戲與傳統文化的關系》一文簡單論述網絡游戲和傳統文化的互相影響;《基于本土傳統文化的網絡游戲角色設計》一文主要舉例寫了中國游戲角色設計的文化本位思考;《角色扮演類網絡游戲對傳統文化的傳播功能研究》一文主要對網絡游戲、中國傳統文化進行研究,分別分析了二者的特點,并結合它們的特點闡述了大型角色扮演類網絡游戲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可能性,重點研究傳播功能;《中國傳統文化在網絡游戲中的運用研究》-文主要寫中國傳統文化在《天下3》中的運用分析;《中國傳統文化在網絡游戲中的表現與運用》一文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在網絡游戲中的表現與運用,但是沒有具體的講述如何運用。以上文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網絡游戲對傳統文化具有傳播性上和中國傳統文化對網絡游戲設計的影響上,相關研究寬泛無深度,沒有具體講到如何將傳統建筑藝術對網絡游戲場景設計的影響,缺乏應用價值。
我國的游戲建筑場景中的宮殿式建筑設計多采用斗拱結構,并多采用歇山頂、雙檐廡、多重基臺桿欄、多角攢尖等,圍繞這些元素設計師創造了許多華麗、夢幻的宮殿建筑。在游戲中,設計師既可以遵照現實的場景進行建筑設計,也可以將其夸張或進一步完善。例如《大鬧天宮》里的天宮殿宇、亭臺多采用多重歇山、多重廡殿、攢尖的結構,營造出了特有的仙境與建筑場景氛圍。
參考文獻
[1]馬小龍.中國傳統建筑結構與藝術的統一性研究[D].太遠:太原理工大學,2011.
[2]馬帆.中國傳統園林空間藝術對現代建筑意境表達的借鑒研究[D].浙江: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2010.
[3]陳一.中國傳統視覺元素在網絡游戲界面設計中的運用研究[D].無錫:江學,2012.
[4]林其標環境是建筑創作構思的源泉[J],南方建筑,2016.2.
[5]廣放.文化視野下的中國民間游戲娛樂[n.民俗研究,2015.
[6]白愛萍.民族網絡游戲與中國優秀民族文化的傳承[J].東南傳播,2016.
[7]李辦,趙秋棉.中國網絡游戲文化淺析[J].新聞愛好者,2018.
[8]汪洪瀾.天人合一:中國傳統建筑中的哲學[J].寧夏社會科學,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