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玉柱
摘要:隨著我國配電網的高速發展,配電系統中的網絡損耗問題越來越突出,成為了人們現在關注的焦點。本文主要介紹了在配電網中幾種常用的降損措施,來使大家進一步的認識如何降低配電網的損耗和其中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配電網 降損措施 均衡
引言
在配電網的同一時間,配電網的電能損耗率中所占的一個百分比,稱為配電網的損耗率,簡稱配電網損率。即:
19022.jpg
其中供電損耗可以大致分為兩個部分,一部分主要是與施加給元件通過的變壓器電流的平方或者變壓器功率成正比,例如變壓器供電繞組和變壓器線路導線在變壓器中的電流損耗,而另一部分同與施加給其他元件的電壓損耗有關,例如變壓器供電鐵芯的損耗、電纜和導線在電容器或者絕緣介質應用中的電流損耗等。本文主要的就是針對這兩個部分在各方面的應用來對其進行了說明。
1 合理使用變壓器
在實際的應用中應依據其本身的實際用電需求特點來設計和使用不同的變壓器和接線方式,還要注意保證所使用的變壓器不要過負荷,使得隨著時間對變壓器的負載根據實際情況及時調整進行相應的負荷調整,來有效的確保整個變壓器的運行長期處在最佳負載的狀態。因此例如變壓器的三相負載我們需要其負載進行平衡,降低線損,就是可以用在同一個變壓器的電線桿上不同相上的牽引,來有效地使得三相負載平衡。也因此我們可以考慮采用非晶合金節能型的變壓器,比如非晶合金節能型變壓器的三相空載電流損耗僅為S9系列的25%左右,非常適合節能型變壓器年利用小時數較低的實際使用場所。當然節能型變壓器自身也同樣具有損耗,其中包括了鐵損和銅損兩種。鐵損與外加電壓大小有關,而與負載大小無關,故也為不變損耗。銅損大小與負載電流的平方成正比,故稱為可變損耗。在實際設計和使用的過程中要依據實際的情況需要來對其進行相應的調整。
2 合理進行無功補償
合理使用無功補償的方式、補償點及其補償元件,能有效地穩定系統的電壓水平,避免大量無功補償元件通過線路遠距離的傳輸而直接造成大量有功的變壓器網損。對于配電網的電容器線路進行無功的補償通常需要采取集中、分散、就地相結合的補償方式,具體的選擇方式要根據負荷和用電的特點進行確定。在目前的配電網中,主要的無功補償技術參數主要是線路中的電流、電壓、有功功率、無功功率、功率因數等,進行無功補償的目的就是降低線路中的運行電流,提高變壓器的線路安全系數從而就地補償可以有效提高電網的運行和輸送變壓器的能力,降低網絡功率損耗和電能損耗。具體的選擇方式需要根據負荷用電區域和負荷的特點來進行劃分。要考慮以下幾個基本問題:
(1)在城市住宅密集區單相網絡負載所占的比例比較大,應該適當考慮自動分相網絡負載進行無功的補償。
(2)在一些地方特別是裝設了并聯補償電容器后,雖然已經進行了系統相應的無功率諧波補償,但是系統的對諧波干擾阻抗還是會發生變化,這樣會大大減少并聯補償電容器的系統使用壽命,并且這樣會大大增加對系統無功率諧波的干擾。這個問題解決的方法之一就是可以通過考慮增加濾波裝置來消除對諧波的干擾。
(3)總體平衡與局部平衡相結合
3 對電力線路改造,擴大導線的載流水平
在目前的配電網中,大多都線路是由多條配電線路連接組成。適當優化的電力線路有助于提高配電網的功率因數,降低電力線路的損耗。按照配電網導線截面的大小和選擇原則,可以合理地確定一條滿足要求的最小截面的導線;但從長遠的角度來看,選用最小截面導線的方法并不經濟。
4 調整用電負荷,保持均衡用電
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由于各種電能設備生產的需要發電、供電和設備用電均瞬時完成不能大量儲存的基本特點,而各種需要大量用電的設備都具有其固有的負荷和用電持續時間特性,所以就可能會直接形成持續性用電負荷的高峰和低谷。這樣就可能會造成了供電過剩和持續性供電負荷不足的現象。及時調整設備的用電負荷對設備正常運行的方式進行合理的調度,合理平衡的進行分配用電負荷,降低局域配電網高峰時段的持續性用電負荷數量,增加電網低谷時段的持續性用電,保證用電負荷趨于平穩;同時進行對局域配電網的合理規劃和優化,來保持三相平衡,使用戶的供電相對均衡,從而有效降低線損。按照調整負荷的時間段不同,可以劃分為三種,即:
(1)調整年用電負荷
(2)調整周用電負荷
(3)調整日用電負荷
5 合理對現有線路進行安排
對于現有的線路要對設備按時進行檢修,在配電線路和輸電線路積極地進行維護。并且在檢修的過程中應該注意:
(1)減少停電的時間和次數,這樣可以提高用電平衡
(2)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及時檢修有助于提高經濟效益
(3)對人員的合理安排,避免檢修不及時等問題
對于現有電路可能的條件下可以相應的推廣一些現代的化手段,例如負荷在線管理在線技術等一些先進的手段,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檢測效率,也能及時的進行相應設備的檢修或者更換,也進一步的提高了人工效率,從而降低損耗。
6 總結
本文簡單介紹在配電網中降低損耗常用的一些措施。選用合理的變壓器還有進行相應的無功補償等這些措施就是在配電網方方面面來進行考慮,從配電網中的線路到配電網中的設備進行有效的方法來進行改善。我相信隨著社會技術水平的提高,降損的方法肯定會越來越多樣,也會相應越來越先進,但是這些最基本的方法我們仍然需要對其掌握。
參考文獻
[1]譚敏.10kV配電網的線損管理及降損措施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9(10):173.
[2]趙亮.淺談鋼鐵聯合企業節能措施[J].山西冶金,2008(06):53-54+58.
[3]胡聰,徐敏,薛曉茹,王國梁,高少鵬,袁凱.配電網線損的影響因素和降損措施分析[J].電子世界,2020(03):106.
[4]湯紅衛,王賢湖,謝光龍,馮蒙霜.計及低碳效益的配電網降損方案組合優化模型[J].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學報,2020,32(02):113-118.
[5]彭昭.配電網線損分析及降損對策[J].通信電源技術,2019,36(08):221-222.
[6]梁權波.茂名供電局配電網線損分析和管理降損措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