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在學
【關鍵詞】常規檢驗;生化檢驗;糖尿病;診斷;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6.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5-0144-01
糖尿病是一種蛋白質、脂質、糖代謝紊亂的慢性疾病,是目前發病率最高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主要是因胰島素分泌缺陷、不足引起的代謝性疾病,早期可出現易饑餓、消瘦、乏力、多尿等癥狀,嚴重時,可引發神經系統、循環系統病變,若長時期處于高血糖狀態,還可增加眼部、腦血管、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對患者生命安全造成威脅 [1]。為了對疾病發生、發展起到監測作用,還需合理選擇一項診斷方式。而本文進一步探索了不同檢驗方式在糖尿病患者中診斷作用性,具體如下。
1.1 基線資料
本次研究對象為96例疑似糖尿病(觀察組)、96例健康對照組(對照組),均在2017年3月15日至2018年3月15日期間收治。觀察組中位年齡段(63.49±4.75)歲,男性45例,女性51例。對照組中位年齡段(63.58±4.21)歲,男性46例,女性50例。兩組各項資料無統計差異(P>0.05)。入選標準:(1)受檢者各項資料齊全,且能夠配合本次試驗;(2)受檢者均無惡性腫瘤合并現象;(3)受檢者自愿加入本次試驗。排除標準:(1)排除合并血液系統、神經系統疾病受檢者;(2)排除中途失訪受檢者。
1.2 方法
檢測方式:糖耐量試驗:在檢測前三天保持規律性飲食,在檢測當天,攝入150g~300g碳水化合物,停止使用腎上腺皮質激素和胰島素。同時在抽取靜脈血前,囑咐受檢者保持禁食禁水狀態10小時,在抽取血液標本后,囑咐受檢者在5分鐘內服用葡萄糖溶液,并在服用后30分鐘、1小時、2小時、3小時分別抽取靜脈血。血清甘油三酯:在檢測前兩天,保證規律的睡眠和飲食,避免劇烈運動,禁止飲酒、吸煙,并在檢查前10小時,保持禁食禁水狀態,收集10ml血液,在4小時內測定完。空腹血糖檢測:在清晨抽取3ml靜脈血,使用氧化酶法檢測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采用血清分離,進行糖化血紅蛋白。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TG(甘油三酯)、Bu(尿素)、mAIb(尿微量蛋白)、Cr(肌酐)、GIu(胰高血糖素)。
分析常規檢驗聯合生化檢驗診斷結果。
1.4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處理,當P<0.05代表差異有統計意義。
觀察組Bu、mAIb、Cr、GIu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1所示:

表1 對比兩組生化指標
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TC高于對照組(P<0.05)。如表2 所示:

表2 對比兩組常規檢測結果
96例疑似糖尿病患者,經確診的有83例,常規檢驗聯合生化檢驗的敏感度為97.59%,特異度為92.31%,漏診率為2.41%,誤診率為7.69%。如表3所示:

表3 分析常規檢驗聯合生化檢驗診斷結果
糖尿病具有病發率高、病程長、難治愈等特點,屬于慢性代謝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多飲、多尿、血糖上升等,隨著病情惡化,可導致腎損傷、心腦血管病變,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2]。為了避免惡性事件發生,延緩病情,還需加強臨床診斷工作,目前常運用血常規、生化指標檢測 [3]。分析本次結果,觀察組空腹血糖、餐后2小時血糖、TG、Bu、mAIb、Cr、GIu高于對照組(P<0.05),由此說明,糖尿病患者可出現明顯血糖值改變和生化狀態改變,聯合診斷能夠預測病情發生、發展,更好為治療方案擬定提供依據,進一步反映了當前血糖值。在表3結果中,常規檢驗聯合生化檢驗的敏感度為97.59%,特異度為92.31%,與此說明,聯合診斷對糖尿病患者具有較高特異性和敏感性,能夠提高檢測人員工作效率,為治療方案擬定提供重要數據 [4]。
總而言之,常規檢驗聯合生化檢驗具有操作簡便、性價比高、診斷正確率高等特點,用于糖尿病患者中效果顯著,可對疾病發生、發展起到預測作用。
參考文獻
周婷.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在臨床糖尿病診斷中的價值對比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15,25(8):251-252.
張亞明,陳黨軍.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8,10(27):43-45.
宋鳳英,孫曉麗.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的價值對比研究[J].糖尿病新世界,2019,22(8):47-48.
葛美層.臨床糖尿病診斷中常規檢驗與生化檢驗應用的價值對比分析[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5):731-7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