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偉大進程中,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本文首先分析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然后提出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關鍵詞: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徑
一、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是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有效途徑
道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含著許多自我道德修養的重要方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論來源之一,也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力量來源之一。在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為其提供了許多優秀品質。將傳統優秀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過現代化教學手段,在馬克思主義指導下,科學發揮育人作用,有利于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信和文化自尊心,有利于大學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有助于大學生愛國主義理念的形成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西方文化迅速在我國傳播開來,其中腐朽的反動的思想也影響著大學生群體,這嚴重削弱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有效性。中華民族的愛國主義優良傳統歷史悠久,我們五十六個民族能夠緊密地團結在一起,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出于對祖國燦爛文化的熱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中包含著豐富生動形象的愛國主義思想,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科學合理地利用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有助于大學生愛國主義理念的形成。
(三)是應對文化全球化帶來的消極影響的現實需要
在全球化背景下,政治文化交流、融合、滲透、沖突和碰撞日益突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價值取向、教育方法等方面受到了嚴峻考驗。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進一步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豐富,為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豐富的文化內涵。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抵制拜金主義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消解,抵御西方價值對中國人固有傳統道德和價值取向的侵蝕,防止歷史虛無主義對人們原有精神信仰的動搖。
二、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
(一)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
要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這就要求我們加強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指幾千年來從中國繼承下來的文化,不僅是孔孟文化,而且是古代文化。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兒女成長的有力支撐,是促進中國文化發展的必然選擇,是中華民族在世界上屹立不倒的法寶。高校可以成立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研室,鼓勵高校教師加強研究,進一步挖掘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精髓,深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去,充分發揮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潛在的無窮魅力。
(二)完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教學內容
高校應該把中國優秀傳統文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結合起來,形成二者相融合的課程體系。為了進一步系統加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高校可以編制有針對性的教材,還可以在基礎課程中適當增加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教學內容,敢于打破各學科之間的隔閡,合理、科學地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要素滲透到各學科中,從而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逐步實現各學科之間的整合,特別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滲透到各種人文社會科學中,結合時代特點向學生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形象,使學生能夠充分把握和廣泛傳承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積極推動其發展,弘揚傳統美德。
(三)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
隨著社會的發展,世界進入了科學技術時代。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為了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應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方法,結合現代教學方法,增強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對學生的吸引力。我們可以開拓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新領域,在校園網站上開設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專頁,將抽象理論與圖像感官相結合,整合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精髓,整合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生動形象地向大學生展示,展示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增強大學生的文化自覺。
(四)創建校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活動
在校園開展有吸引力的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活動,可以幫助大學生體驗到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樂趣,增強大學生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理解。開展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活動應該采取多種形式。高校可以組織古典文化講座,鼓勵學生閱讀古典名著,還可以利用傳統節日開展教育活動,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節日期間,向學生展示傳統節日的文化內涵。高校還可以舉辦戲劇俱樂部、文學俱樂部、書法俱樂部、禮儀俱樂部、戲劇俱樂部、相聲俱樂部等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組織,擴大大學生文化活動的范圍。開展大學生古典詩歌朗誦會、相聲比賽、征文比賽,激發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積極性,達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春艷.以弘揚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助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齊齊哈爾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03):39-41.
[2]萬謙,李楠森,張帥浩,楊柳,李琛.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大學生黨建和思政教育中的作用研究[J].新西部,2020(08):137+163.
[3]史煥翔.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當代價值[J].紅旗文稿,2018(12):23-25.
[4]張洋,劉志禮.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三個層面的有機融合[J].理論探索,2016(03):53-56+64.
[5]殷忠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4(09):73-76.
作者簡介:
石繼周(1988—),男,漢族,重慶涪陵人,單位:安慶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