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祥
摘 要:本文通過對微信發展趨勢和使用優勢的了解,探討微信在健康教育傳播中的具體應用,為最終實現“人人健康”探索新途徑。
關鍵詞:微信;健康教育;應用
微信自2011年1月問世后,一經推出便受到了眾人青睞,成為人們每天網絡生活的一部分。如今這個龐大的用戶群,分布于不同年齡、職業、地域和不同時空的人群中,已超越單純通訊工具范疇,成為一種全新的溝通方式、社交方式和生活方式。人人都可用智能手機、QQ、電郵等開通自己的微信,并能實現與特定人群和公眾文字、圖片、聲音、影視頻的全方位溝通和互動,讓彼此興趣、需要和愛好相同的個體相互鏈接在一起,成為新興社交的平臺。
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提高人們生活質量和生命質量,實質是“多依靠自己、少依靠醫生”,強調通過家庭、鄰里、親友、同事、社區等“自我”的醫療保健方法及措施,來維護和增進人群健康。提高人群自我保健意識、能力和素質,迫切需要一種面向普通公眾的交流和互動平臺。微信健康教育以其觀點新,定位準,內容全,形式多,操作易,在實現“人人健康”目標中廣泛應用。
1 微信在健康教育傳播中的優勢
1.1 范圍波及的可測可知性
加入微信后,其用戶名、注冊時間、注冊地點自然生成,朋友圈內瀏覽、更新、變化可知,通過社交插件掃一掃、搖一搖功能測控、調整社交圈,做到社交范圍的可知性。同時,通過GPS功能,實現一定范圍內微友距離遠近的可測性,形成全方位、立體式、大眾化的社交網絡,人們可根據保健需要更加精準地分配社交精力和資源。
1.2 效果顯現的高效性
除文字信息、表情符號和音視圖傳播與交流方式外,微信主打小視頻、復制鏈接、語音聊天和對講機功能,通過現況傳送、實時播報和信息交流,適時傳遞情感,更好把握傳受雙方的心理,即時、高效解決和溝通彼此遇到的困難。
1.3 內容推送的多元性
基于微信的特殊功能及傳者與受眾的特殊關系,微信信息交流內容和傳播方式多元化,瀏覽和受眾范圍有不同設置,分享范圍可大可小,私密、公開區別選擇,整合了QQ和微博的功能,具有對文字、語音、圖像、音樂、視頻、定位、插件截圖等的保存、鏈接、發送和分享推送功能。
1.4 信息傳播的精準性
微信綜合利用數字技術、網絡技術、移動技術,通過互聯網、無線通信網和有線網等渠道,選擇搜索一個用戶、一個群或特定群體可查找、添加、分享于特定的微友和朋友圈,建立傳受雙方更加緊密的人際關系。在傳播主體和用戶選擇方面更加精準,年輕化、白領等高學歷群體是信息傳播的主體,具有明確的定向傳播性。
1.5 媒介操作的簡便性
大量的微信用戶主要依托智能手機終端等移動平臺共享信息,移動和寬帶用戶、QQ用戶是其主力軍,網絡使用覆蓋率高。在線移動,瀏覽、收藏與提取信息方便,操作簡便,適宜于各年齡段各類人群廣泛使用。
2 微信在健康教育傳播中的應用
2.1 創建獨具特色的微信保健公眾平臺
微信公眾平臺是騰訊公司在微信基礎上創設的功能模塊,通過這一平臺,個人和保健組織均可設置一個微信公眾號,用戶通過查看、關注公眾號,免費訂閱、享用平臺資源。不同于微信一對一溝通方式,微信公眾平臺是一對多的,通過這一平臺,把有價值的健康與保健資訊推送給關注者,實現與特定群體和粉絲間文字、圖片、語音的全方位溝通、互動。隨著健康需求模式的改變,越來越多的人重視網絡和微信公眾平臺在群眾性自我保健過程中的導向作用。
2.2 打造微信健康與保健專家團隊
建立以健康教育所(協會)、疾控中心、婦幼保健、醫學院校和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為主體,集預防、醫療、保健、康復、健康教育、社會倫理、心理和道德專家為骨干的專家團隊,收集、挖掘、整理、上傳有關健康與保健的理論、觀點和成功經驗,評價、解釋人們的保健所愿、訴求話題及疑問,設置定期保健提醒,權威發布健康教育領域的新觀點、新成果、新進展。
2.3 建立自我保健目標群
通過分享鏈接、群搜索、目標人群查找與添加用戶等方式,確定重點保健人群范圍,建立不同層次和需求類別的保健微信群,主動參與,自愿加入,形成“人人為健康、健康為人人”的自我保健目標群,自覺體驗和領悟“治未病、治潛病、治已病”的預防保健價值,主動承擔起自身在健康和保健中的主要責任。
2.4 推動微信保健活動的科學性、實用性
微信創新的理念和智能支持系統,加之設置精準的專業團隊,決定了其傳播內容和傳播方式的科學實用性。和其他現代高新技術產品一樣,微信面向大眾開放服務時,發揮“自媒體”功能,使信息產生、發布的門檻降低。一方面,重視滿足社會化媒體時代“個性化”的需求,除了公眾信息外,在身心健康和保健領域,越來越需要自己感興趣和私密、小眾化的內容;另一方面,微信與二維碼結合,通過二維碼訂閱和加關注,充分運用移動終端優勢,分享科學實用的保健觀念和鏈接知識。
2.5 設立保健成果展示平臺
自我保健活動的策略和根本目的,就是要充分動員全體居民,廣泛、積極、主動參與到單位、社區組織的各類健康教育和自我保健活動中去,以活動促保健,發揮自我優勢,把握好、用好無形的組織活動平臺;同時,運用有形的微信平臺和展示窗口,把自己保健之路和追求健康生活的點滴記錄、上傳,曬曬自我,展現保健成果,分享自信、陽光和成功經驗,取得最佳的保健功效。
2.6 制訂微信保健信息審核和監管制度,實施動態監控
微信公眾平臺和公眾號在當地衛生主管部門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登記備案,實行登記、審核責任制。由保健和健康教育專家審核信息,凡發必審,確保信息科學、可靠、安全。建立快速撤回制度,對爭議較大、微友反映強烈或不宜向公眾發布的信息立即撤回。動態管理專家梯隊,以發布、點贊、分享、轉載和撤回信息數量多少,評估信息和專家質量,定期淘汰、更新和替補專家隊伍,確保信息資源的科學、新穎、有效。
參考文獻
[1]馮競.淺析健康傳播中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融匯互補[J].中國健康教育,2014,3.
[2]孫定.健康保健成智能手機應用新趨勢[J].計算機世界,201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