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澤龍
隨著微課傳入國內,在基礎教育內掀起了一場微課變革的熱潮,并且在短期內得到中小學教師的認同,也逐漸被廣泛應用于日常教育教學實踐當中。在當前的教育教學實踐中,不同的人根據不同的角度對微課有不同的理解。從定義的字面來看,國內學者對其理解主要有三大類:一是突出微課是一種短小的“教學活動”;二是從“課程”的概念理解;三是從其“教學資源”上去闡述。盡管對微課的理解闡述上有所不同,但是它在內涵上卻有這樣的一個共同點:即“目標單一、內容短小、時間很短、結構良好、以微視頻為載體”,而目前在中小學實踐或各類微課大賽中所出現的“微課”也都基本符合了這些共同點。微課自身的特點和優勢促使它能夠靈活、便捷地插入到小學數學教學的各個環節,而使教學不在局限在傳統的40分鐘課堂內。因此,在信息技術時代,將微課有效地應用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信息技術與數學學科整合的客觀要求。
1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微課是一種基于信息技術按照一定的標準方式,碎片化呈現課程內容、過程、環節等的一種數學資源。微課內容簡短而又突出主題,有較強的針對性,應用于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優勢明顯。
(1)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微課具備可看性、分享性、易上傳、易下載的特點。教師可以通過互聯網上傳微課,把微課分享給學生,以便學生下載微課,對教學內容進行復看。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能夠獨立的進行學習,對自主學習習慣和能力的培養有很大益處。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微課是以視頻為媒介,結合聲音、影像及圖文的方式來呈現,能夠將日常課堂枯燥的數學知識更加的生動趣味,也更能吸引學生而引起他們的學習興趣,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形式更加新穎,使學生們有新鮮感,能夠很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邏輯能力有限,對相對其他學科來說復雜復雜的數學知識不能夠很好的理解消化,數學學習壓力比其他學科更大,微課能夠把抽象而復雜的數學知識轉化的較為形象具體,能夠化繁為簡,更容易使學生們理解吸收,在微課的支持下,數學教學的難度下降,更容易突破教學的重難點,從而有效的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2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實現了小學數學教學的大跨越,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它將傳統課堂教學變為課下自主學習、課上合作探究的新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由被動學變為主動學,極大地推動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具體來說,它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課前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微視頻來完成知識的學習,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讓學生經歷知識梳理和構建的過程,給予他們獨立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有利于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因此可以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在實踐教學中,學習西師版三年級下冊《分餅》這節內容時,筆者首先讓學生提前觀看錄制的微課視頻,在微視頻中,給學生創設了一個師徒四人西天取經路上遇到的分餅的情境,并且還有《西游記》的主題曲的配樂,然后把分餅的問題拋給學生,引導學生去思考。微課的動畫性增加了課堂的趣味性,這節課特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時還有效的引導著學生去思考與分餅有關的數學問題。
其次,微課可以幫助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從而達到教學目標。在講解“認識時間”時,教師通過制作微課,使學生在觀看微課中得到1小時= 60 分鐘的知識點,微課采用動畫的方式,直觀地展示出知識生成的過程,使小學生對于時間單位的換算有了更深入的體會。在微課應用時,要求學生先觀察時鐘的鐘面,學生分組觀察,相互評判指點,最后得出鐘面有12 個大格、60 個小格,再通過比較、類比、歸納的方式,讓學生說理由、說方法、找規律,使這節課的教學難點很好地解決了,課堂氣氛也格外活躍,學生心里還產生一種成功感。通過實踐教學表明,將微課應用于小學數學教學,可以很好地促進教學的效果,使課堂教學很有針對性。
第三,微課在小學數學復習階段的應用。數學的復習階段是將學習過的各種數學知識進行綜合性的復習,這一過程是學生查漏補缺的重要階段,也是學生將數學知識進行分類匯總的重要過程。在傳統的數學復習過程當中,一般都是教師留給學生自由復習的時間,然后學生自己看書進行復習整理和梳理復習。但是這種教學方法效率低下,不利于提高數學復習的效率。在這種情況下,引入微課教學可以提高數學復習的質量和效率,促進學生數學成績的提升。比如,在進行“位置與方向”的單元復習時,為了提高復習的效率,教師可以提前錄制復習視頻,幫助學生系統性地復習一遍教材內容,然后再留給學生時間對重點知識進行復習,在復習的過程中,通過微課視頻對重點、難點和疑點進行復習,可以在有限的時間內提升數學復習的效率。另外,還可以根據學生平時出現的問題,整理相對應的復習題,糾正錯題,及時鞏固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復習效率。
第四,微課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的促進在教
學中實現因材施教,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要,從而使教學更有實效性,提高教學質量。在現實教學實踐中,處在一線教學的老師都有這樣的體會,由于學生個性差異、思維能力差異及接受知識的能力差異等,學生的發展水平就會有所不同,因此要處理好發展較好的群體,以及“弱勢群體”,使他們都能獲得較好的發展。通俗的說,就是要處理好學優生與學困生對學習的不同需求。在新課程背景下,在教學中如何實現面向全體學生又能實現因材施教呢?微課的反復觀看及重復播放的方式正好可以緩解這一矛盾。微課的優勢就是可以將數學課堂向課外延伸,彌補課堂教學的不足,滿足不同層次學生對學習的需要,使教學真正面向全體學生,實現“上不封頂、下要保底”的教學目標。對于微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影響不僅如此,有研究者專門就微課對于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影響做過實證研究,在研究中將《分一分》一課的微課資源(視頻及相關練習資料)應用于課堂教學中,通過前后測數據對比和課堂錄像觀察。研究結果發現在課前及課后使用微課,學生的成績有了顯著提高,學習氛圍、學習效率、學習積極性以及學習結果也發生了一定的變化。
3 微課在具體應用中應與課堂教學合理整合
根據不同的標準,研究者對于微課的類型理解有所不同。一種認為:根據學習時間先后,微課可分為課前預習微課、課中學習微課、課后鞏固微課、階段復習微課幾種類型;另一種是將微課歸類為數學專題知識點的微課、數學習題講解類的微課和“課前—課中—課后”三位一體的微課;還有研究者將微課分為以下幾種類型:課前知識背景引入式微課、重點知識點講解式微課、經典建模案例分享式微課、課后習題歸納總結式微課、案例分類專題式微課、演示實驗操作式微課。盡管對微課類型劃分上有所不同,但是作為一線小學數學教師,還是要根據實際教學的需要,將微課與小學數學教學合理整合。盡管在小學數學教學實踐中,不能一刀切地全部運用微課教學,因為并不是每堂數學課都適合運用微課進行教學,有些內容可能教師直接講解更加直觀,更能有助于提高小學數學的教學效果。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是要靈活選用適合自己和適合學生發展的微課資源,加以合理應用,使教學效率最優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總之,在微課的應用上,我們要擺正它的地位,正確看待它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說,“微課”為學生自主探索性學習、課外拓展延伸創造了條件,但并不是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于微課環境下學習,還是要根據小學數學課程內容的特點和實際教學的需要,合理恰當的運用微課資源進行教學。
(作者單位: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佐蓋多瑪鄉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