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 劉本勇 王峰 白芝蘭
摘? ?要? ?我國柑橘大部分種植在山區或丘陵地帶,果園道路修建受限,使得果實、農資運輸非常困難,嚴重影響柑橘產業的健康發展。分析湖北省興山縣柑橘園軌道運輸機推廣應用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4個建議:加強各級政策扶持力度,調動積極性;加強與軌道運輸機研發機構合作,增強科學性;加強配套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提高利用率;加強技術指導,發展產業融合示范帶。
關鍵詞? ?柑橘園;軌道運輸機;存在問題;發展建議;湖北省興山縣
中圖分類號:S229;S666? ?文獻標志碼:C? ?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19.021
湖北省興山縣地處長江三峽西陵峽的北岸,屬于三峽樞紐工程庫區縣。興山縣地貌區劃屬秦嶺大巴山體系,總地勢為東北部群山重疊、西北部山高坡陡,呈現出“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面、道路和家園”的格局,是典型的山區縣。縣境內地形復雜,氣候垂直差異大,屬亞熱帶大陸性季風氣候,這種特殊的地形特征和氣候條件為柑橘生長提供了適宜的條件,因此興山縣被劃為長江流域優勢柑橘產業帶。
近年來,在各級扶持政策的支持下,興山縣柑橘產業發展迅猛,柑橘銷售價格喜人,已成為低山河谷地區農民現金收入的主要來源,更是全縣精準脫貧的支柱產業。但山區縣的特征限制了柑橘產業持續向好的發展勢頭,大部分柑橘園都種植在坡地上,由于地勢陡峭,無法修建果園道路,甚至很多柑橘園連完善的人行道都沒有,農資、果實運輸只能依靠肩挑背扛,耗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隨著人工費用越來越高,柑農種植成本隨之增加,同時由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多數外出打工,一度出現“一工難求”的窘境。農資、果實等的運輸難題成為新形勢下影響柑橘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為了減輕山區柑農的勞動強度和種植成本,提高運輸效率和經濟效益,國內外各行各業專家進行了不同類型山地果園運輸機的研究與開發。軌道運輸機特別適合在山區地理條件惡劣、彎多坡陡且種植密集的柑橘園推廣使用,可以輕松地完成農藥、肥料和果實的上、下山運輸工作[1]。這不僅可以減少勞動力的用工數量,降低勞動強度,節約成本,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同時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用工風險,減少了柑橘果實運輸損傷,特別是臍橙果實的油胞損傷,提高了果實商品率。
1 興山縣柑橘園軌道運輸機應用現狀
目前,興山縣擁有軌道運輸機78臺,共15 563 m,主要集中在全縣4個鎮17個柑橘主產村。2019年,興山縣特產部門提出對柑橘園成套運輸軌道建設的主體進行政策扶持,除農機購置補貼外,每米再補貼200.00元。2019年共有51戶柑農新建柑橘園軌道
14 545 m,財政補貼資金達290.90萬元。除原有的3臺軌道為雙軌道運輸機外,2019年興山縣新建柑橘園軌道均為單軌道運輸機,包括1臺電動遙控牽引式單軌道運輸機和74臺自走式單軌道運輸機。單軌道運輸機結構緊湊,占地空間小,不用砍伐樹木專門開辟道路,不影響田間行走,同時安裝成本相對較低,使用簡單方便。興山縣內新建軌道長度150~500 m,載重量200~400 kg,可適應30°~40°的陡坡。這些軌道運輸機在安裝完成后,就開始發揮作用,在用田間軌道運輸機輸送農藥、肥料和柑橘果實后,相關的人工成本平均下降幅度可達50%。
2 興山縣柑橘園軌道運輸機應用中存在的問題
2.1 柑橘園軌道運輸機發展慢,起步相對較晚
2010年,宜昌市秭歸縣開始推廣自走式大坡度果園運輸機[2]。這種軌道運輸機具有爬坡、轉彎和制動功能,并且安全可靠,下坡1次就可運輸柑橘果實1 000 kg,讓該縣柑農告別了肩挑背扛的歷史,大大增加了柑農收入。2011年,全國首臺山地果園移動式遙控軌道運輸機在宜昌市夷陵區柑橘示范場投入使用,并配套恒壓噴藥控制裝置[3]。該運輸機不僅可以運輸柑橘果實上下山,而且可以實現柑橘園噴藥作業自動化,大幅度提高了果園的生產效率,提升了柑橘園的現代化管理水平。而興山縣在2019年以前僅有3臺軌道運輸機,其中2臺由興山縣特產部門在柑橘示范場于2010年安裝,1臺由興山縣特產部門申報項目資金獎扶種植大戶自行安裝。2011—2018年,興山縣軌道運輸機應用處于停滯狀態。
2.2 應用軌道運輸機的柑橘園少,規模相對較小
興山縣柑橘種植總面積6 666.67 hm2,共有5個鄉鎮37個村主產柑橘;從事柑橘種植的農戶有1.1萬戶,2.01 hm2以上的種植大戶有680戶;從事柑橘生產經營的合作社19家、家庭農場14家。目前,興山縣安裝的柑橘園軌道運輸機僅78臺,尚未形成規模。
2.3 部分柑橘園布局不合理,軌道運輸機不能充分發
揮效用
興山縣山大人稀,土地資源十分緊缺,因此縣內柑橘園多傍山而建,柑橘樹大多種植在陡坡上。由于定植的時候沒有進行規劃,柑橘樹大多分散種植,軌道運輸機安裝較困難。同時,部分柑農為了節約土地,山地柑橘園多采用“矮早密”的栽培模式,種植密度較大,田間沒有預留充足的空間來建設軌道,導致軌道的安裝只能設置在果園外圍,無法縱橫安排在果園內部,這樣就仍然需要人工將果品搬運到軌道邊,使得軌道運輸機不能充分發揮效用。
2.4 軌道運輸機安裝類型單一,利用率相對較低
大部分柑農對軌道運輸機了解甚少,缺乏系統思維,對自家柑橘園適合何種軌道類型沒有研究。大多數農戶不舍得投入,只在有政策扶持的情況下,抱著試一試的態度選擇有農機購置補貼的軌道進行建設。目前,興山縣所安裝軌道都是結構較簡單、成本較低的單軌道。已安裝的軌道運輸機僅用于農藥、肥料和果品的運輸,沒有配套如山地果園噴霧機械等其他機械設備使用。
2.5 部分柑農目光不長遠,無法適應現代化農業的發
展模式
興山縣屬于偏遠山區,柑橘產業發展為千家萬戶的小生產模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大多外出打工,柑橘從業者整體素質不高,一些年紀偏大的種植者接受新技術、新事物的能力相對較弱。同時,部分柑農一直局限于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只追求眼前利益,目光不夠長遠,不舍得投入過多資本,不愿意相信科技的力量,影響了現代化農業產業配套技術的推廣應用。
3 興山縣柑橘園軌道運輸機發展建議
3.1 加強各級政策扶持力度,調動積極性
2019年興山縣特產部門利用柑橘產業發展政策扶持柑橘園軌道運輸機建設,柑農建設軌道運輸機的積極性被激發。原計劃2019年興山縣新建成套軌道運輸機2 000 m,實際新建14 545 m。2020年興山縣委縣政府繼續出臺相關政策對柑橘園軌道運輸機建設進行扶持,推動軌道運輸機遍布全縣山地柑橘園。
3.2 加強與軌道運輸機研發機構合作,增強科學性
每個地區、每片果園的地理環境、栽培模式等都各不相同,單一的軌道運輸機類型不一定適合興山縣所有山地柑橘園。興山縣農機推廣服務中心與興山縣特產技術服務部門需要密切協作,加強對興山縣山地柑橘園軌道運輸機的應用情況進行調研,切實掌握本地區軌道運輸機的配備需求、生產中遇到的難題、投入產出等方面的情況。在詳細了解各方面的情況后,再因地制宜、因園而異對軌道運輸機的配置進行規劃。同時,加強與軌道運輸機研發機構進行合作,加大技術攻關力度,聘請行業專家為興山縣山地柑橘園“量身定制”,研制出適合興山縣柑橘園且質優價廉的軌道運輸機。保證每一臺軌道運輸機的安裝都是科學合理的,都能發揮最大效用,都能切實為柑農減輕負擔,幫助柑農增收致富。
3.3 加強配套技術的研究與應用,提高利用率
柑橘園軌道運輸機除可以運輸果品、農資外,還可以搭載其他多種農業機械設備配套使用,如噴霧機、果枝修剪機等。經實踐證明,軌道運輸機搭載噴霧機特別適合山地柑橘園進行農藥、葉面肥,以及夏季抗寒、冬季灌水等的多人同時噴灌作業[4]。據報道,在軌道運輸機上合理搭載其他機具可輕松實現山地柑橘園松土、施肥、澆灌、除草等機械作業[5]。這些機械化配套設施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柑橘品質,降低種植成本,增加果園收益。興山縣農機推廣服務中心需要不斷探索,加強對適合本地區山地柑橘園配套機械化使用技術的研究,可引導農戶在自走式單軌道運輸機上加裝遠程遙控,搭載其他果園機械。逐步強化興山縣柑農運用現代化、機械化手段進行種植管理的意識,從而進一步促進配套機械化的推廣與應用,實現果園收益與柑農投入的良性循環。
3.4 加強技術指導,發展產業融合示范帶
發展山地柑橘園機械化運輸是當務之急,農民要求迫切,大力推廣柑橘園軌道運輸機是節本增效的重要措施之一。但建設軌道不能盲目,更不能為了套取國家獎扶政策,草率安裝后又將其閑置在田間。因此,興山縣農機推廣服務中心需要加強技術指導,組織柑農走出去學習先進經驗和做法,把好的技術和措施引進來。對有意建設成套軌道運輸機的農戶,相關業務主管部門要深入田間地頭了解具體的柑橘園布局,因地制宜規劃設計軌道配置路線,同時要監督經銷商的安裝質量。
興山縣近年來大力發展旅游產業,“昭君故里”的秀美風景每年迎來大量外地游客前來旅游觀光,而柑橘產業也成為全縣脫貧攻堅奔小康的“擎天樹”、農民增收致富的“搖錢樹”、農村長富久安的“子孫樹”和建設美麗鄉村的“風景樹”。相關部門可聯合謀劃,選取交通便利、軌道運輸機應用成熟且栽培管理精細的柑橘園,開發山地果園軌道運輸機觀光業務,同時配套其他植保機械設備,將柑橘產業機械化運輸與果園觀賞、采摘等旅游觀光活動相結合,進一步提升柑橘產業附加值,將興山縣柑橘產業打造成香溪河優質柑橘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帶。
參考文獻:
[1] 吳偉斌,趙奔,朱余清,等.丘陵山地果園運輸機的研究進展[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2013,32(4):135-142.
[2] 楊友柱.秭歸在全國山區果園首家推廣機械化運輸軌道[J].中國果業信息,2010,27(2):48.
[3] 謝和平.全國首條山地果園移動式遙控軌道運輸系統落戶宜昌[J].中國果業信息,2011,28(11):48.
[4] 洪添勝,張衍林,宋淑然,等.山地果園運輸與噴霧機械的研究與應用[J].現代農業裝備,2014(5):21-31.
[5] 高銳,陳志強,呂亞鳳,等.軌道運輸機在丘陵山地果園研究應用進展[J].福建農機,2019(4):10-13.
(責任編輯:敬廷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