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娜

目的: 探討PBL教學法應用于口腔預防教學的可行性。方法:選取我校2017口腔專業的140名學生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對照教學組和觀察組各70例,其中對照組學生予以常規教學模式,觀察組學生在同等教學課時和大綱條件下采取 PBL教學模式。比較兩組學生的期末考試成績情況。結果:觀察組學生的理論考試和實驗成績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PBL教學法應用于口腔預防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論成績和實驗成績,鑒于在實際教學中推廣應用。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公眾對健康預防的觀念及意識逐漸提升,口腔健康和預防作為醫學專業重要分支獲得了迅速發展;口腔專科醫院、專科診所和研究機構呈現急劇增長趨勢。然而傳統醫學院校教學方式落后、口腔專科人才出現緊缺的現狀,迫切需要醫學院校不斷創新并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研究出一套高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出一批能夠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口腔人才。PBL教學法以臨床問題為課題,主動引導學生尋找醫療方案;重點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團隊探討、形成最優方案為一體的新型教學模式。為進一步探討PBL教學模式在口腔預防教學改革中的實踐價值,我校開展了此次教學效果觀察研究,現將詳細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級口腔學專業140名學生作為本次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所有學生均為同一年本科入學學生;②所有學生均全程在我校接受過完整的、系統的醫學基礎課程;③所有學生的課時安排均相同;④所有均由同一名教師進行授課。排除標準:因各種原因導致休學或退學者。采取隨機數字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70例,其中對照組男性34例,女性36例;年齡17~20歲,平均年齡(19.37±1.46)歲;農業戶口42例,城市戶口28例。觀察組學生男性31例,女性39例;年齡17~20對,平均年齡(19.11±1.51)歲;農業戶口39例,城市戶口31例。兩組學生在性別、年齡以及生源地等一般資料的比較上,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學生按照常規教學大綱予以授課,教師按照要求進行備課、布置作業和完成相關實驗和答疑,觀察組學生則給予PBL教學法,具體實施如下:
1.2.1 準備階段 與傳統教學課時、知識點保持一致,通過網絡和教研室內部探討,提前對教師進行PBL課程進行培訓,并根據臨床選擇與口腔預防相關典型案例待用。
1.2.2 PBL教學 教師第一節課介紹了PBL教學方式,以及學生在這種教學方式下需要開展的學習、交流分享和總結等,并需要自主借助圖書館、網絡和討論等尋求答案;在明確要求后教師將提前準備的典型案例下發給每一名學生,并對學生進行分組;在下節課時,各小組將各案例的各個疑問和結果匯總帶入課堂討論,并就各個問題分別扮演口腔醫生、患者、患者家屬等不同角色進行實景模擬,在交流中,由教師和其他小組進行點評,錯誤觀點在交流中由教師予以指正,形成最終解決方案。最后由各自小組將本組的心得和收獲形成文字報告并由教師進行全體交流。
1.3 觀察指標及判斷標準
觀察組和對照組學生均在完成相同課時的理論和實驗課程后,進行理論和實驗考試,總分為100分,并按照60%理論成績+40%實踐成績計算總評分。
1.4 統計學處理
應用SPSS19.0版軟件對本次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均數±標準差()表示計量數據并進行t檢驗, 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學生期末理論考試、實驗考核以及總評分的比較
觀察組學生的理論考試、實驗考核以及總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詳見下表1。
3 討論
口腔預防學不僅理論性強,而且與臨床和實踐聯系緊密,因此對于剛剛接觸該專業的醫學生而言,不僅需要扎實的基礎醫學功底,而且還需要具有一定的臨床實踐經驗;但由于目前傳統教學方式,其課本內容較為枯燥,部分教材仍只是文字加圖片的單調形式,不僅不易引起學生的興趣,而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也難以對圖片進行更深層次的講授;尤其是部分學生的教師仍然采取單一的“授”與“聽”的教學方法,更加容易導致學生很難將知識點消化。近年來,隨著國家對醫學院校課程改革的重視,尤其對學生所進行課程調研結果顯示,口腔專業的學生普遍反映課程難度大,教師的教學質量也不高,部分內容很難生動講透。PBL教學模式的出現講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靜態教學模式變換成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能夠聯系臨床實際案例的動態教學模式,在醫學領域課程中得到廣泛的開展,本研究也順應時代發展和教學改革要求,對本校的口腔預防教學過程中引入了PBL教學法。
李自良等在研究中將二年級53名口腔醫學專業學生分別按照傳統教學和PBL法進行口腔牙槽外科教學,結果后者教學的學生在牙鉗識別、牙挺識別、牙挺使用、模擬拔牙知識點的掌握評分均高于傳統教學組。而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常規教學相比,通過對觀察組學生給予PBL教學法后,學生不僅理論考試考核成績得到了顯著的提高,而且在實驗考核以及總評分上也獲得了顯著提高,而且學生的優良率和及格率也得到了明顯提升。分析認為:PBL教學模式首先將以病例和問題為導向,需要學生自主找到問題解決的辦法并將疑問帶入課堂討論;通過小組討論讓學生實際深入教學;角色設定扮演能夠讓學生學會換位思考和斟酌最佳方案,課堂氣氛活躍。PBL教學通過對具體問題的剖析,學生自主參與,最后在教室的點評中鞏固,使得學生能夠熟練掌握知識點,很好的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實踐動手能力;此外通過PBL教學法充分肯定了學生的主體身份,將被動的接受轉化為主動尋求解決辦法。此外,本研究還發現通過PBL教學法還能夠促進小組成員集思廣益的行為出現,有利于醫學生在將來的臨床工作中促進對團隊合作精神的重視,因此,無論是對學生自身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對待問題的處理能力都具有正向引導,同時為即將走上實習和工作崗位提供幫助。
綜上所述,PBL教學法應用于口腔預防教學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論成績和實驗成績,因此值得推廣與應用。
(作者單位: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