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遠

摘要:即興口語能力是考驗主持人綜合素質能力和知識儲備的有效方式,新媒體時代改變了藝術語言的傳播特征,促使主持人不斷適應和提升自己口語表達能力。明確當下主持人即興口語存在的相關問題,加強對即興口語能力提升方法的探究,能從根本上提升播音主持人的即興口語傳播能力。文章以第六季《魯豫有約一日行》為例,共同探究新媒體時代下主持人即興口語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即興口語? 主持人? 新媒體時代
在傳統的廣播電視等有聲語言傳播中,既有作為書面語但以口語形態傳播的有稿播音,也有作為口語形態存在的無稿播音,即即興口語。即興口語能力的大小取決于主持人自身的學識修養和語言功底。作為主持人的一項基本能力,即興口語表達能力是檢驗主持人對節目走向和現場反應能力的最好方法。
《魯豫有約一日行》是在新媒體時代下誕生的一檔真人秀式訪談類節目。作為《魯豫有約》全面升級后的全新節目,它以東南衛視和新媒體作為平臺依托,主持人魯豫走出演播廳,通過全程探訪各地多位頂級明星大咖,帶觀眾來到名人大咖們的身邊,貫穿即興和預設的采訪內容,來展示嘉賓不為人知的一面。
新媒體時代下主持人的即興口語表達
隨著互聯網時代信息化的發展,新媒體融合了多平臺的快速、互動、靈活等優勢,使得主持人的即興口語傳播擁有更大發展空間。即興口語,實際上是主持人寫作能力和有聲語言表達能力的綜合體現,它比寫作要“來得快”,說出來更需要感染力,能立即說服人、打動人。①
一、實時互動,突破話題采訪局限。新媒體時代下,主持人的即興口語能力一方面在經受受眾的揣摩考驗,另一方面,在節目中能夠實現與采訪嘉賓的實時互動,增加親切感,突破采訪的局限性,給受眾帶來更多意想不到的內容信息。在節目《魯豫有約一日行》第六季中,主持人對嘉賓的訪談突破以往傳統節目的腳本和臺詞限制,通過建立新的對話空間,主持人將視角延伸到明星的真實生活、工作環境中,通過一系列即興口語的交談來完成整個節目的錄制。如在魯豫采訪劉德華時,魯豫即興口語式的漫談和體驗嘉賓生活,通過場景的不斷轉換,完整呈現了劉德華的性情和個人魅力。
二、巧妙應對嘉賓,凸顯主持人能力。眾所周知,嘉賓是主持人節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嘉賓和主持人的對話交流對節目氛圍的調節,乃至受眾的受關注度成正比。因此,主持人的即興口語一方面要避免節目出現斷層,緩解談話氣氛;另一方面還要將采訪內容拉回節目策劃所預定的專業軌道,契合節目主題。
新媒體技術的運用,信息傳播速度可有效提高傳播的時效性,為直播類型的節目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在面對突發事件和未預設的情景下,這對主持人的語言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的要求極高。主持人的臨場應變能力是主持人的基本素質,在《魯豫有約一日行》中,魯豫與長久被負面新聞纏身的劉謙進行對話,魯豫直截了當的提問,凸顯了其作為談話節目主持人的現場把控能力(見表1、2)。
新媒體時代下主持人即興口語存在的問題
對主持人來說,營造一個融洽和諧的大眾播音媒體語言環境,是對主持人語言藝術特質的本質要求。即興口語是主持人臨場主持的必備技能,是主持人的專業技能水平與臨場應變能力的重要體現。當然,為了迎合公眾追求新鮮潮流的心理,營造出適合公眾口味的節目,主持人的即興口語在表達的過程中也存在一定的問題。
一、文化功能弱化,娛樂化功能強勢。主持人語言是文化生產力,即興口語的文化功能更具感性力量、藝術力量和人性力量。主持人即興口語表達盲目追捧現代思潮中的過度娛樂化,動搖了現代人生存的文化精神根基。即興口語的表達要以文化功能的實現為途徑,致力于改變人們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只有具備文化價值傳播的自覺意識,才能真實的捕捉被采訪者身上閃耀的人性光輝與生命活力,更好發揮語言傳播在記錄歷史、標識時代的文化功能。
二、語言表達口語化,缺乏實質性內容。主持人即興口語表達的內容,是主持人要根據當下的感受而發表個人意見,或者是闡述某種道理。既然如此,節目主持人就應傳播實質性的內容,信息內容也要豐富多彩,這樣才能引導觀眾共鳴。當實用主義、功利主義等思潮影響到人們語言接受習慣,口語化傳播為迎合受眾個性,容易出現過于口語化、庸俗化和娛樂化現象,娛樂大眾成為媒介獲得利益的殺手锏,主持人往往不在意即興口語的訓練,造成即興口語缺乏連貫性和思想性。
主持人即興口語的傳播需要流暢的語言作為支撐,從很大程度上講,準確流暢是即興口語表達的首要條件。新媒體時代下,眾多主持人的即興口語語言單薄,缺乏系統知識培訓,即興口語生發時失誤眾多,缺乏流暢性,這些都嚴重影響了節目主持傳播的效果。
主持人即興口語能力的提升策略
面對新的媒介生態環境變革,主持人只有轉變觀念與提升專業技術水平才能夠順應歷史潮流,將危機轉變為機遇,成就個人發展。因此,主持人不僅要注重對外語言技能的訓練,還要加強對主持人內在修養的訓練,注意“副語言”的運用,不斷提高即興口語能力。
一、把握語結,錘煉新媒介思維。在即興口語中,語結是一個關節點,是思維的外化,是內在想法與外顯語篇過渡的中間環節,②主持人通過把握語結,將重點的字、詞、句在頭腦中串聯,進一步篩選、凝練和調整,生發出完整的即興語篇。語結的生成是主持人對現場情況的預估和選題策劃內容的高度凝練和概括。
利用新媒介碎片化的傳播要求,主持人口語能力在面臨新傳播節點對于時效和容量的限制時,即興口語的快速更新迭代就成了唯一的解決辦法。因此,主持人加強口語技能訓練需要由易到難、逐層深入進行,可以結合新媒介中的人、事、物進行描述訓練,通過觀察描述熟悉的人,也可以描述一個重要的場景,切記觀察全面、細膩才能做出真切的描繪。③
二、創新傳播形式,打造語言風格。現今時代,主持人應積極融入新興傳播媒介中,用創新的眼光充分利用新媒體態勢下發展起來的媒介平臺為自身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借助新媒介來認識與感知世界,與這個時代對話。主持人的語言風格應時刻保持著清晰簡單明了,從而保證主持人所生發的即興口語語言風格符合大眾群體的欣賞和口味,保證語言藝術與時代特征的完美匹配。將思想和所需要進行傳播的事件及時明確的傳達給大眾,讓播音主持的語言感染力進行增強,產生引起大眾注意的影響。
三、豐富即興口語內涵,強調語言規范。在新媒體節目中,主持人應加大對核心主題的控制,豐富即興口語的內涵,為即興口語的傳播使用創造條件。在新媒體時代,主持人對口語內涵的有效控制,一方面可以使主持人身心放松,另一方面使主持人生發出獨具特色的即興口語語言,使節目傳達的思想更加與眾不同。準確掌握即興口語語言的規范性可以給觀眾一種真實的體驗,讓觀眾感受到舒適和快樂。
播音主持人還需要考慮語言和新媒體的結合,將有趣和富有思想的語言內容同時融入到節目中,這樣可以豐富節目的語言文化內涵,使節目深受觀眾喜愛。除此之外,主持人還應加強內部文化知識的學習,在提高內部素養的同時注重外部形象,打造主持人品牌,從而提高個人整體素質。
結語
新媒體時代給主持人的即興口語能力帶來了新的競爭與挑戰,主持人要進一步強化口語傳播能力,積極打造個性化的語言風格,從而實現自身價值。當然,主持人即興口語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主持人要在借助語結、思維能力的訓練,結合語境,在符合語用原則的前提下,傳播出符合節目、大眾品味的即興口語,形成主持人特有的即興口語力量。(作者單位:華東師范大學)
注釋:①吳郁:《主持人語言藝術》,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1999年版,第190頁。
②於春:《主持人即興口語傳播》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2年版,第62頁。
③邱蔚,李靜:《媒體融合背景下節目主持人即興口語傳播力探析》,《新聞世界》,20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