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麗偉 孫洪波
摘 要:近幾年,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受國家和社會的重視之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遇到了一些困境,如存在被動性、孤立性,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等。通過研究專業認證工作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的影響,找到擺脫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困境的突破口:即在專業認證的背景下,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期待能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帶來新的發展空間。
關鍵詞:專業認證背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OBE教育模式
在《健康中國行動(2019年-2030年)》的文件中,尤其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大健康”觀念下,提出了追求心理健康、精神健康的重要性。近幾年,隨著國家出臺了有關心理健康方面文件的出臺,大眾對心理健康日益重視。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則成為學校、家長和社會更為關注的焦點。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成因的復雜多樣性,使得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出現了難題和困境,急需找尋突破口。工程教育專業認證通過數量已成為衡量一所高校教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參考依據。[1]在專業背景下,對學校各個專業帶來了新的沖擊和挑戰,當然,對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帶來一定的影響。以專業認證工作為契機,構建新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是擺脫目前困境的一個突破口。
一、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問題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表現及原因
對某高校近3 800余名大一的新生心理普查結果發現,大一新生自殺風險較高和極高的學生占0.83%,通過心理普查回訪發現個別學生確實存在生活不樂觀的狀況,此外,根據日常咨詢以及輔導員平時反饋結果,分析總結出大一新生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有以下幾點:(1)大學以前的學校教育,注重文化知識的教育,影響了學生社會化的發展;(2)原生家庭的問題,如父母的情感問題、父母事業受挫導致家庭債務問題、父母溺愛等等,這些問題都會導致大學生進入大學后出現不良的心理問題;(3)大眾傳媒和網絡文化的影響,使一些學生沉迷于網絡,對學生和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影響;(4)高中被動式學習和大學的自主式學習的差異,導致部分學生出現學習適應問題;(5)不良的社會環境的影響,導致一些大學生追求名利,攀比心理比較重,進而影響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被動性,孤立性
目前,許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教育理念或教育模式的指導,只關注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和模式的探索和創新,忽視了心理健康教育背后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問題,加劇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被動性。此外,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缺少全員參與的意識,通常只是學生工作部門或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主要管理和參與這項工作。人員方面主要由專兼職心理健康教育教師參與,沒有形成學校各部門聯動機制。此外,心理危機干預方面,需要學校師生、家庭成員、社會大眾共同營造良好的人文關懷環境,可以避免或減少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因此,急需解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被動性和孤立性的問題。
(三)心理健康教育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
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中已形成了高校比較認同一些主題教育活動,如心理健康教育月、“5·25”大學生心理健康節、“10·10”世界精神衛生日等形式多樣的主題教育活動。但在具體實施的過程,具體開展的活動內容有很多相似之處,活動注重形式,輕視活動效果,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心理咨詢服務中,缺乏心理咨詢分類引導,尤其是團體咨詢或輔導,應注重開展學業困難、情感問題、人際關系問題、就業壓力等方面具有共性問題的心理工作坊,使心理健康教育更具有針對性何實效性。心理健康課程方面,缺少根據學生的實際需要,開設一系列心理健康選修或輔修課程,有針對性的補充《大學生心理健康》公共必修課的心理訓練和自我成長訓練等方面的內容。
二、專業認證背景下對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
(一)專業認證工作首先對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帶來很大的影響
自200年我國啟動工程教育專業認證工作以來,一直以OBE教育模式為理念:即以“學生中心”、“成果導向”、“持續改進”為理念。強調從培養方案到課程體系建設,再到具體的課程教育教學工作都要把OBE教育模式貫穿始終。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主要還是以理論講授為主,體驗活動或行為訓練為輔,但專業認證工作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能達成相應的畢業要求的指標點,即課程目標對應相應的畢業要求的指標點。而這些指標點有很大一部分強調學生技能和能力的培養。因此,專業認證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課程改革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相結合。此外,對課程教學大綱、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考核方式四個方面也要進行改革。所以,專業認證工作推動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進行全面的改革。
(二)專業認證工作要求心理健康實踐活動要突出活動效果及評價
專業認證工作以成果為導向,要求心理健康實踐活動要突出活動的效果,即活動對學生心理認知、情緒狀態或行為方式上有無改變或提升。原來的心理健康實踐活動更多的注重形式,輕活動效果,整個過程不注重研究學生心理過程產生影響,對學生溝通交流能力、團隊合作能力或者情緒管理等方面的能力缺乏針對性和指向性。此外,活動結束后不注重收集學生對活動效果的評價,只是從教師的視角或學生骨干的視角撰寫活動總結。但專業認證工作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實踐活動做細、做深、做實。真正發揮心理活動對學生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
(三)專業認證工作非常重視心理危機干預工作效果
專業認證工作在前期的撰寫專業自評報告和后期的專家現場考查中,都非常注重心理危機干預工作,尤其是心理危機預防、干預、轉介制度的實施效果。專業認證的背景下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需要有持續改進的理念,心理危機干預工作需要以非常專業、有效的管理體制為依托,心理危機干預的工作隊伍,需要做相關的專業培訓,同時也要有專業督導做保障,還有更新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和管理體系,以更專業、更高效的工作效率,應對學校心理危機事件的發生。
(四)專業認證工作要求心理咨詢服務工作更加專業有效
在專業認證專家現場考查工作中,專家們比較關心心理咨詢中心軟硬件建設情況、心理咨詢服務人數、學生心理問題的類型、心理咨詢轉介和回訪等制度,可以看出專家們非常看著心理咨詢服務專業性、有效性。此外,心理咨詢服務方式除了個體咨詢外,還包括團體輔導工作。團體輔導工作可以挖掘學生心理潛能,促進學生的心靈成長,提高學生的心理調適技能。心理咨詢服務工作的專業有效,是以專業的心理咨詢師隊伍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專項經費的資金投入作保障。
三、專業認證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的構建
(一)專業認證背景下心理健康課程改革
在專業認證指標體系里面,心理健康課程對應職業規范、個人與團隊、溝通等指標點。具體來說,通過心理健康課程的學習,學生達到能夠掌握必要的心理學知識,具有一定溝通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根據畢業要求指標點設定相應的教學內容,重視過程性評價,考試內容要涵蓋畢業要求指標點。因此,結合專業認證的要求和OBE教育模式,心理健康課程改革需要修改和制定課程教學大綱;調整課程內容與結構,增加學生的實踐學時內容;修改課程的考核評價體系。
(二)心理健康實踐活動體系的建設
依據成果導向的理念,要求心理健康活動必須能促進學生心理品質的提升,尤其是要增強學生學習和生活的動力。以后現代心理治療理論為指導,設計心理健康實踐活動體系。后現代心理治療把心理問題定位于人際之間而非個體內部,即以語言為媒介的種種關系構成的社會空間,強調的是語言的社會過程。后現代心理治療的任務就是對固有的社會觀念進行重構,即建構新的感受的過程。后現代的心理治療會看到當事人曾經的努力,或他內在的知識和力量上,同時也注意挖掘當事人的內在和外在的資源。為此,心理健康活動的設計方案如能借鑒后現代心理治療的思想,對學生遇到的困惑和和問題,產生新的認識,并能從另一個視角看到學生解決問題能力,引導學生看到他已有的經歷中就可以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能力、資源和優勢的部分。真正讓學生在心理健康活動中,通過交流與互動,重新建構對自己和他人的認知,進而對現實生活和學習產生積極改變。
(三)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建設
專業認證的背景下,需要有持續改進的理念。針對心理危機干預體系更新慢和管理體系運行不暢等問題,需要建立健全心理危機干預體系和心理危機干預的領導和管理體系。具體在工作中,要建立完善的發現、監控、干預、轉介等體系,根據學校學生工作管理特點,不斷完善和改進發現和監控及干預體系,使心理危機干預工作能做到及時發現、及時上報、及時反饋和干預。依據各學院的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實際困難和問題,改進心理危機干預的領導和管理體系,保障心理危機干預體系的有效運行,從而會管理體系得不到良好的運行。
四、心理咨詢服務體系建設
以教育成果導向為目標,從學生心理成長和自我發展需求出發制定相應的心理咨詢服務體系。以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綜合素質全面發展為目標,注重活動效果,開展團體輔導和素質拓展訓練,增強心理咨詢服務的學生覆蓋面,充分挖掘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提高學生溝通能力與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咨詢中心與二級學院心理輔導站形成聯動力量,發揮二級學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優勢,建立二級心理輔導站,讓二級學院的學生能及時享受到個體咨詢和團體輔導等心理咨詢服務。心理咨詢管理制度的規范化,完善心理咨詢預約、咨詢、轉介和回訪等制度建設,以及做好心理咨詢檔案管理工作。最后,以提高心理咨詢的軟硬件建設為保障,滿足學生的心理個性化的需求,確保學生獲得心理咨詢的機會和資源。
隨著工程專業認證工作帶給高校教學工作的改革和管理工作的創新,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然也要適應專業認證的要求進行各個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借鑒OBE教育模式,會打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多的發展空間。在專業認證背景下,構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體系,是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新的探索和嘗試的研究,這必將會帶給心理健康工作者更多的理論和實踐的經驗。
參考文獻
[1] 周巍蔚.專業認證背景下土木類學生工作的思考和探索——基于OBE教育模式的實踐探索[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8,182(1):488-489.
[2] 胡文龍.工程專業認證背景下的高校教師教學發展[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1):73-78.
基金項目:東北石油大學輔導員專項項目《專業認證背景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實踐研究——以東北石油大學為例》(2018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