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慧
摘 要:隨著社會壓力和市場競爭的加劇,越來越多的員工受到各種心理問題的困擾。關注員工的心理健康,及時引導和幫助他們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呵護與管理,是擺在基層商業銀行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本文分別從組織和員工兩個層面對商業銀行基層員工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提出了“五度關愛法”,讓員工更加積極、快樂地投身工作中,為企業創造更大效益。
關鍵詞:工會;商業銀行;員工;心理健康
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工作壓力,工作環境,人際關系,職位變遷,福利、薪水的差異,家庭的和諧等等都會直接影響員工的心理健康狀況。因此,及時引導和幫助員工進行有效的心理健康呵護與管理,是擺在基層商業銀行面前的一項重要課題。
一、基層員工心理健康存在的問題及分析
(一)從組織層面看
一是忽視員工思想狀況和心理狀態?;鶎鱼y行的中層管理干部更多地關注業績指標和差錯率,對員工的指導多在業務層面和合規教育。長此以往,員工出現職業壓力感、職業倦怠感、職業方向感、組織歸屬感等方面的問題,績效能力降低。
二是工作環境缺少人性化。部分基層銀行工作環境不理想,特別是對一線柜臺人員的賬務差錯率及服務規范等要求較高,致使員工長時間固定在柜臺里辦業務,精神高度緊張,而員工休息區狹小、裝修簡單,不利用員工放松心情。
三是教育活動形式單一。商業銀行一線員工輪休制度等特殊的原因,導致了基層黨支部活動難以在工作日或周末開展,基本上都是領導講話或者是開會等形式落實,導致一些員工對學習興趣不濃,思想觀念陳舊落后。
(二)從員工層面看
(1)壓力長期得不到疏解?;鶎鱼y行部分崗位長期加班,業務指標壓力大,晉升通道少,長期較大的工作壓力的消極影響下,會導致工作效率下降,表現能力下降,缺乏進取心,工作興趣減少,最終還會導致內分泌失調以及身心疾病的產生。
(2)新生代員工心理承受能力低。80后、90后獨生子女成長經歷值得我們反思,一是與人溝通能力較低。家長和學校過多關注分數而不是綜合素質,培養出高智商低情商的青年人往往會出現入職后很難快速適應職場和社會的問題。二是缺乏規矩意識、較少考慮他人利益。即行為比較“任性”,例如,上班經常遲到、無故不上班經常臨時請假甚至出現無故失聯的情況。三是逆商指數低,抗擊打能力抗挫折能力低。新入職員工頻繁出現業務差錯后容易否定自己,以離職作為逃避的手段。
二、提升基層員工心理健康的具體措施
(一)調研分析為先,讓員工心理管理更有精度
一是定期開展員工滿意度調查。通過電子問卷、現場調研、電話訪談等方式,定期開展員工滿意度調查。在問卷或問題設計中,要精準定位不同年齡、崗位等類群員工的思想狀況和精神訴求。根據采集到的數據進行科學分析,可為銀行從薪酬福利、崗位安排、員工管理等方面制定人文關懷措施提供參考依據。
二是暢通溝通渠道。全面改善工作作風,繼續深化領導干部聯系群眾,按季度召開員工座談會。深入一線開展調研,及時了解一線員工工作情況,傾聽員工呼聲,及時解決基層員工反映的問題,做好服務和反饋工作。
三是引入第三方專業機構開展心理測評。通過每年定期的測評工作,科學評估本單位員工心理健康水平,積極采取整改措施,持續關注發展動向。
(二)心理專家助力,讓員工心理幫扶更有專業度
一是增強青年員工的存在感。中層領導應通過談心、微信圈、專業機構團建等形式更多地了解青年員工。針對90后青年員工的特點、關注點、喜好,用他們易于接受的方式開展教育和培養工作。二是加強中年員工的關注度。中年員工在生活和工作中承擔巨大的精神壓力大,工作上正值事業攀升期,指標壓力和業績考核都使他們加班成為常態;生活上,他們正處于“上有老、下有小”最繁忙和混亂的時期。工會可引入心理專家開展講座或一對一幫扶等多種形式應給予中年員工更多的關注度和專業指導,為他們分憂解難。三是增強老年員工的價值感。應充分認可他們曾經為事業做的貢獻,發揮他們的專業特長,從而減少部分老年員工的抱怨和牢騷,爭做青年員工的表率,培養正能量。
(三)企業文化引領,讓員工的“理想”更有高度
(1)大力宣傳企業精神、愿景及戰略,提升使命感。發揮企業網、內部刊物、文化走廊、微信群等載體作用,做好企業戰略解讀,激發員工干事創業的激情。
(2)豐富企業文化載體,提升凝聚力。基層行可結合自身地域特點和歷史,提煉出本行的企業文化精神,或通過組織新老員工座談會、建設行史室,編輯出版員工詩歌散文集、書畫作品集等方式,增強員工歸屬感、榮譽感和企業凝聚力。
(四)關愛措施落細,讓員工的“家”更有溫度
(1)加強職工小家建設,改善員工工作環境?;鶎泳W點裝修設計時可增設工會審核環節,充分考慮柜臺通風及后臺操作空間;改善員工用餐、休息的環境,例如在更衣間設置梳妝臺、張貼卡通畫等形式,營造輕松活潑的工作環境。
(2)開展家行互聯活動,了解員工生長環境。通過家訪、邀請家屬參觀員工工作環境、春秋游等活動,增進了解,得到家屬的支持。
(五)關愛措施落細,讓員工的“未來”更有亮度
(1)嚴格選優擇能,讓能干事的人有舞臺。提拔任用一批有業績、有管理方法的年青干部;著重培養專業人才,拓寬晉升渠道,讓員工看得到自己的未來。
(2)樹立先進典型,讓干好事的人有展臺。通過開展主題演講、故事匯等活動,對先進人物進行立體描化,培塑先進的“身邊人”。
(3)豐富社團活動,讓有特長的人有平臺。通過編制情景劇、微視頻、宣傳片等形式,激發青年員工參與熱情;開展技能競賽,展現各方才能。
參考文獻:
[1]李曉燕,張建齡.《員工心理健康呵護與自我疏導》[M].新華出版社,2019年.
[2]章志光.《社會心理學》[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3]周廷操.淺論員工心理健康保健[J].商場現代化,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