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淑華
摘 要:化是國家綜合競爭力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我們一直提倡科教興國,文化知識能夠武裝人民群眾的大腦,基層文化工作者必須要重視文化建設工作,各級政府需要加大對于文化場地建設投資力度,完善基礎設施,為文化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平臺。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在開展文化建設的時候,必須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需求,要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做到文化為人民群眾所服,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能夠合理的利用文化資源,引導群眾積極的參與進來。本文主要分析基層文化工作者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方向與挑戰。
關鍵詞:基層文化工作;群眾文化;方向;挑戰
基層群眾文化作為我國文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門,對于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水平的提升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需求,群眾文化建設一直以來都是開展文化工作的難點,需要我們長期的踐行。基層文化工作者必須要明確群眾文化建設的重點,深知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以此為出發點,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做好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切實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
一、開展群眾文化的必要性
我國一直堅持“從人民群眾中來,走到人民群眾中去”,在日常工作中必須要將人民群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群眾文化正是人民群眾利益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必須要加強群眾文化建設。群眾文化作為我國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它是我國文化體系建設的基礎,在提升群眾文化水平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必須要發展群眾文化,提高基層文化工作者的綜合素養。[1]文化是國家綜合競爭力的表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推動社會的發展,我們一直提倡科教興國,文化知識能夠武裝人民群眾的大腦,基層文化工作者必須要重視文化建設工作,大力宣傳基層群眾文化,能夠引導群眾參與到群眾文化活動中,在此過程中幫助人民群眾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基層文化工作者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方向
1.重視文化建設工作,明確自身的職責
群眾文化工作的有序開展離不開文化工作者的引導,文化工作者必須要重視基層群眾文化的建設,為基層群眾文化發展提供相應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基礎。文化工作的開展需要具有相關的文化活動場地,各級政府需要加大對于文化場地建設投資力度,完善基礎設施,為文化工作的開展創造良好的平臺。政府需要明確各級部門的只能,做到權責分明,這樣才能夠避免職權交叉造成的管理不到位,職權分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確保文化工作的有序開展。群眾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工作,基層文化工作者需要有條不紊的組織開展群眾文化工作,名明確自己的責任和義務,確保每一個部門都能在此過程中發揮自己最大的作用。
2.協助組織文化團隊
基層文化建設工作較為復雜,文化建設的工作內容較多,周期較長,需要做到各方面資源的統籌和協作,才能夠確保群眾文化建設的良好發展。群眾文化建設需要依靠團隊之間的合作,一個人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團隊協作能夠集思廣益,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的時候通過團隊之間的配合,有助于進行多方面多角度的思考,能夠明確每一個環節和其中的細節。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內容和實施策略需要進行嚴格細致的規劃,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要進行集體的商討,這樣才能夠制定完善的項目活動計劃,只有團結一致,才能夠促進文化建設工作的有效進行。
3.組織群眾參與文化建設
人民群眾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核心也是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主體,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在開展文化建設的時候,必須要充分考慮人民群眾的需求,要將基層群眾文化建設和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緊密的結合起來,做到文化為人民群眾所服務。[2]群眾文化活動的順利開展需要人民群眾積極的參與進來,在開展文化活動的過程中始終要立足人民群眾主體,調動人民群眾的積極性,能夠合理的利用文化資源,引導群眾積極的參與進來,打破傳統被動接受的模式。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需要發揮自己的引導作用和組織協作作用,唱到人民群眾自主的參與到文化建設活動中,切實提升文化建設的有效性。
三、基層文化工作者開展群眾文化工作面臨的挑戰
1.當前文化大幅度流失
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城鎮結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原有的群眾文化內涵正在悄然的發生改變,很多承載著很多人記憶的街巷、住宅等在集體化的改造過程中不復存在,實體的文化底蘊正在流失,文化內涵逐漸的暗淡。現階段,我國城市化進行的發展,棚戶區的改造,使得城鎮一眼望去可謂是高樓林立,鋼筋和混凝土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原本可以正常開展的文化活動受到了一定的阻礙,群眾文化建設工作難以落到實處。
2.對于文化建設的重視程度不足
群眾文化建設需要經歷漫長的時間,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較大,短期內很難看到結果,這就使得相關部門對于基礎文化建設的認識不充分,未能認識到群眾文化建設的真正意義,覺得文化建設可有可無。我們發現群眾文化建設經常是流于形式,不曾具有文化內涵,基層文化工作者貪圖面前的利益,注重短期的效果,這樣的文化建設工作不僅沒有實際性價值,并且很難滿足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無法發揮文化塑造人的作用,反倒是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的有序開展造成了阻礙。
3.相關人才較為缺失
隨著人們內心對于精神文明追求的提升,很多地區的文化建設工作無法滿足人民群眾的內心需求,大多數地方的精神文化建設相較于社會主義建設較為緩慢,傳統的文化建設工作早已無法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基層文化工作者的流失阻礙了文化建設的發展,很多地方上原有的一些文化建設團隊受到年齡、工資等因素的影響,會選擇轉行,基層群眾文化工作者的數量越來越少,我國當前對于基層文化專業的人員培養力度不足,基層文化建設團隊新鮮血液的缺失,導致基層文化工作難以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節奏。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進行基層文化工作者開展群眾文化工作的方向與挑戰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群眾文化建設是我國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群眾文化建設工作的前路漫漫,必須要明確方向,制定合理的規劃,進行團隊之間高效的協作,立足群眾主體,這樣才能夠促進文化建設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成德.淺談村級文化協管員日和協助開展群眾文化工作[J].大眾文藝,2013(19):19
[2]賈杰文.對新時期基層群眾文化工作的研究[J].辦公室業務,2013(01):18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