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哲
【摘 要】 有效的課堂提問不僅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也極大地提高了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效果。一個好的問題會往往能“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興趣,活躍氣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因此,身為高中一線教師,必須要重視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藝術性,把握好課堂提問的技巧,從而提升高中語文課堂的教學實效性。
【關鍵詞】 課堂教學 ?提問 ?有效性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發明千千萬,起點是一問。”西方學者德加默說:“提問得好即教得好。”一個好的問題會往往能“一石激起千層浪”,激發興趣,活躍氣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因此,身為一線高中語文教師,必須要重視課堂教學中提問的藝術性,把握好課堂提問的技巧,從而提升課堂的教學實效性。
一、積極激勵有意提問
激勵、喚醒和鼓舞是教育藝術的核心內容。激勵性課堂提問是一種“引子”,能引發學生的興趣。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學生的發散思維,老師就應根據教材的特點和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巧妙地設計問題,敏銳地抓住契機,富于藝術技巧地提問,激勵和鼓舞學生,使學生主動、積極地學習,從而獲取語文知識。
例如:學習《沁園春·長沙》時,可以先用簡潔的語言將第一詩句解讀、示范之后,再讓學生自己來解讀下面的詩句。每人一句,盡量讓更多的學生參與進來。先提問那些主動舉手的學生,讓他們給大家作個榜樣,慢慢地,隨著課堂環節的深入再提問那些不太敢舉手、想參與進來的學生,讓他們模仿著說,活躍起課堂氣氛,進而帶動全體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在整個過程中要及時、熱情、恰如其分地在其回答后給予口頭表揚或小禮物獎勵。于是,漸漸地,興趣濃的、基礎好的學生自然越來越愿在語文課堂上展示自己的語文風采,而一些語文基礎不太好又希望有些突破的學生也能在語文學習中給自己增強點信心。在整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就自己不解的、感興趣的問題隨意發問,師生共同分析研究,得出結論。教師也能通過這些問題摸清每個學生的“底數”,便于今后的因材施教。
二、創設情境有效提問
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活躍,想象力豐富,且有一定的生活經歷。這時,教師如果能夠利用教材中描繪的情節、場面和畫面,通過提問把學生引入到課文描寫的情境中,與作者產生感情上的共鳴,就能有效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學習興趣,使學生的思維更加活躍。
比如在《項脊軒志》中作者對母親的回憶那一部分,“而母立于茲”,為讓學生在腦海中再現當時的情景,我提出的問題是:你能想起生活中你的母親曾有過的類似的舉動嗎?當時那些情景和活動怎么樣?這樣學生就能把自己對母愛的理解融入,體會作者的母愛就很輕松了。在講李清照的《聲聲慢》時,我這樣提問:了解了詞人寫此詞的背景后,你能再現詩人作詞的情景嗎?學生就發揮自己的想象能力,進行了情境式再現,想象詩人在南渡后一個人孤苦伶仃的情景,就能很輕松地理解詩句的含義了。這種方法對分析古詩詞效果很好。
三、主動延伸有益提問
強烈的好奇心會增強人們對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發思維,培養學生的注意力和自主學習意識。課堂提問時以延伸的方式提出,努力尋求學生興趣與課堂深度的契合點,創設學生最感興趣而又同文章重、難點有著緊密聯系、新穎能激發情趣、發人深思的問題,就一定能使課堂從始至終都充滿挑戰性、探究性和趣味性,產生“風乍起,吹縐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比如在教學《鴻門宴》時,我給學生補充了杜牧的《題烏江亭》:“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卷土重來未可知。”王安石的:《烏江亭》“百戰疲勞壯士哀,中原已敗勢難回。江東子弟多才俊,肯與君王卷土來。”李清照的《夏日絕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毛澤東的《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鐘山風雨起蒼黃,百萬雄師過大江。虎踞龍盤今勝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滄桑。”這幾首詩是從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對項羽的評價。課堂上設問:請結合作者以及作者所處的時代背景對項羽的人物形象進行分析鑒賞。經過分析討論后,有的學生指出:杜詩在惋惜項羽英雄事業之不成的同時,諷刺了項羽的剛愎自用,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又蘊含了“敗不餒”的道理。有的指出:王詩是從一個政治家的視角理性分析,他認為項羽的敗勢已定,即使江東的子弟還在,他們也不一定愿意為項羽賣命,戰爭勞民傷財;有的認為李詩是借項羽不肯南渡的史實,諷刺了怯弱、只顧茍且偷安的南宋朝廷。還有的認為毛詩是借項羽的典故告誡人們不要沽名釣譽,要將革命進行到底,表達了一代偉人的豪情壯志。通過分析鑒賞這些詩詞再來理解課文中項羽的形象,就更清晰明了,既延伸了課堂內容,又避免了文言文教學的枯燥乏味。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向學生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可以引導學生發展智慧。” 從心理學的角度講,“解決問題的各個環節,都是以思維活動為中心的。”在教學過程中,有效的課堂提問對拓展學生的思維具有不可取代的意義。讓我們共同努力探索課堂提問教學藝術,讓學生在享受語文課堂教學的魅力中,全面提高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 羅偉.優化課堂提問,提升學生思維品質.語文期刊,2007(10).
[2] 王呸.教育心理學.開封:河南大學出版,1985.
[3] 王北生.教學藝術.開封:河南大學出版,2004.
*本文為南安市級課題《高中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的實踐研究》(課題編號:NG1352-041)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