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艦宇
【摘 要】 近年來,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廣與實施,在對教材課本、施教方法進行創新改革的同時,對班主任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班主任是班級領導者和管理者,不僅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著傳道受業解惑作用,更是學校、學生和家長之間的溝通橋梁。本文對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展開研究,并提出了有效創新管理策略,希望能夠幫助更多高中班主任提高班級管理工作質量。
【關鍵詞】 高中班主任 ?管理工作 ?創新策略
前言:
現在的高中生正處于一個嶄新而又思想開放時代,利用信息技術優勢能夠為高中生學習帶來很大助力,但同時也會讓他們接觸更多,以至于對現在高中生的思想、性格、行為等方面產生很大影響,同時,也為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帶來了很大挑戰。因此,高中班主任應順應時代以及高中生發展特點,在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不斷總結與創新,制定以人為本的人性化管理模式,促進班級管理工作順利展開。
1. 需主動建立溝通渠道
以往教學過程中,許多高中班主任都堅信嚴師出高徒,認為只有嚴格要求才能使學生學習好、表現好。儒家文化思想對我國教育影響深刻,尊師重道是我國良好的文化傳統,一方面能夠教育學生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另一方面也利于教師建立嚴格的教師形象。但隨著時代發展,學生希望能夠主導學習,更希望是師生平等的人性化管理教育。因此,高中班主任應卸下嚴肅的面具,主動建立溝通渠道,走進學生心里,一切從學生發展角度出發,讓學生愿意主動和教師交流,明白“投之以桃、報之以李”的道理。例如:高中班主任可以在課間主動找學生交流,交流內容不要局限于學習,也可以是學生喜歡的運動、書籍、明星等,也可以和學生聊一些如何處理同學關系等,這樣會讓學生愿意和教師交流,利于班主任走進學生心里和生活,使學生能夠學會尊重教師、接受教師、感激教師。
2. 需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
高中班主任日常工作繁雜、精力有限,無法時刻對班級進行監督與管理,若班主任不能讓學生進行自我管理,學會自我約束的話,不僅管理工作做不好,也會讓學生不自信、不主動,缺乏班級集體榮譽感與凝聚力。因此,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時,應將一些特權下放給學生,在可控范圍之內,讓學生鍛煉自我管理能力。例如:在組建班委會過程中,班主任不要根據學習成績安排職務,應根據學生各項能力和性格特征,挖掘學生潛力才能準確對職務做出安排,尤其是班長一職,需要綜合能力很強的學生才可以勝任。同時,組建班委會過程中,還應考慮學生意愿,不僅要民主地讓學生投票選出對應職務可以勝任之人,還有尊重被選舉人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對班級產生歸屬感,讓班委會成員能夠充分發揮管理才能,也能夠使其他學生能夠積極響應班委成員的號召。班主任在此過程中應做好引導工作,不要隨意干涉學生管理工作,支持班委會成員的決定與行為,做好支持、鼓勵和解決矛盾工作,讓學生們不斷提升各項能力,提升學生班級集體榮譽感與凝聚力。
3. 以身作則幫助學生樹立三觀
榜樣是有效的教育方式。在班級管理工作中,高中班主任要自己做到并制定一個標準來充當榜樣和楷模,才能夠讓學生更容易采納和改進自身行為。高中班主任要從學生心理和成長特點出發,幫助和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例如:高中生比較喜歡音樂,也喜歡追星,教師可以有效利用這一點來展開德育工作,如:教師事前多聽周杰倫演唱的《聽媽媽的話》,理解歌詞大意延伸向教育意義,然后與學生分享,告訴學生聽這首歌時要理解歌詞和對媽媽的情感,要聽懂這首歌,明白這首歌的教育意義,然后為學生講解自己和媽媽的小故事,發揮表率和榜樣作用,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此外,要多關注學生思想情感變化,在教學與管理中做到一視同仁,讓學生體會到教師的關愛,通過管理工作不斷向學生滲透正確三觀,以促進學生未來更好的發展。
4. 多鼓勵少評判
傳統的班級管理工作大多采用的是評判教育,通過指出過錯讓學生去反思,這種方法不適合現代學生身心發展,反而容易造成學生逆反心理攀升,逐漸地學會頂嘴與反抗,導致班級管理工作陷入困境。因此,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應采用鼓勵教育,通過鼓勵讓學生有心理接受意向,然后再適當點化學生,這樣可以在少一些批評情況下,也能夠讓學生知錯就改。
總結:
總之,現階段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需要遵循學生發展規律,良好的管理方式需主動與學生建立溝通渠道,讓學生學會進行自我管理,同時,高中班主任需要以身作則幫助學生正確樹立三觀,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多鼓勵少評判學生,這樣能夠摒棄傳統管理模式弊端,通過實踐不斷總結進而改進和創新管理工作,有利于學生在未來得到更好發展。
參考文獻
[1] 陳永春.當代高中班主任工作面臨的挑戰與對策[J].內蒙古教育,2018(14):20-21.
[2] 張海燕.淺談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J].課程教育研究,2019(05):197.
[3] 王敬全.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創新與實踐研究[J].成才之路,2019(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