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金妹
【摘要】班干部是班級的骨干,是班主任實施班級管理的得力助手,也是班集體建設工作的積極參與者。本文從班干部選拔、班干部培訓、班干部鍛煉以及促進班干部與同學的融合四個方面,探究班主任在接手一個新班后如何建設和培養優秀班干部隊伍。
【關鍵詞】班干部隊伍;選拔;素質;干群關系
初中階段,班干部隊伍不僅是班主任管理班級的左右手,也是一個班集體的領導核心,在一個班集體中起主心骨的作用,對促進班級凝聚力的形成和班級的成長起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影響到一個班級的和諧發展。結合初中生好奇心大、好表現和積極上進等性格特點,筆者經過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探索出關于建設和培養初中優秀班干部隊伍的幾個策略。
一、注重初入學黃金階段,精心選撥班干部隊伍
開學之初,無論是班主任和學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都有一個認識和初步了解的過程。有些班主任在還不是很熟悉該班學生的情況下,為了快速開展班級管理事務,常按入學成績、小學是否做過班干部的情況或單憑直覺選出一批班干部,然后再根據接下來的表現不斷更換。這樣的做最大的弊端是容易挫敗部分學生的積極性,不利于接下來的班級管理。要挑選出優良的班干部隊伍,不能操之過急,班主任除了注意觀察學生的日常表現外,還應當給與學生自我展示的平臺,如我們可以通過舉行班干部選拔的主題班會,通過黑板或課件展示,明確每個班委部門的職責和需要的人數,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和能力,選擇適合的職位參加競選,然后進行簡單的自薦演說,再以全班同學投票的方式選出。
以上屆畢業班為例。在七年級開學之初,筆者發現該班大部分學生比較害羞膽小,但在組織他們搞大掃除和分書時,卻發現大部分學生都很積極主動。觀察了一周后,筆者組織了一次班干部選拔的活動,結合學校要求和本班實際,把班干部職位設置為八大部門,并把每個部門的人數分別寫在黑板上,班干部人數比例約占全班人數百分之三十。在簡單介紹和明確每個部門需要履行的職責之后,給3分鐘時間讓學生思考醞釀,鼓勵學生把自己的名字寫在想擔任的職位的位置上。不久,大部分職位一搶而空,剩下學習委員這個職位還差一個空缺無人認領,究其原因是學生們對其他同學的成績不甚了解,不敢貿然認領。這時,筆者再次重申學習委員的條件和職責,強調并非小學成績最好的學生才可以做學習委員,關鍵是看上初中后的學習態度和是否有引領全班同學刻苦學習的精神,并鼓勵學生通過擔任學習委員一職來提升自己的學習動力和鍛煉自己的管理能力。在筆者的鼓勵下,一個比較內向的女生勇敢地站了起來報名參選。在競職演說中,這名女生表示她成績雖然不是很理想,也沒有擔任過班干部,但是她有努力學習和為大家服務的決心。在之后的學習中,這名女生果然勤奮刻苦,成績不斷進步,而且熱心幫助同學,帶領全班形成了優良的學風。三年后,這名女生以比較高分的成績順利考上了本區比較理想的高中。
事實證明,通過自愿再競選的方式選拔出來的班干部,他們往往會比較珍惜任職機會,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都會增強,對建設優良的班風、學風有明顯的效果。班干部隊伍一旦形成,可以實行定期輪替,如以一個學期或者一個學年為任職期限,而此任職期間內不應隨意任免,否則會給學生留下隨意替換的的形象,對打造穩定的班干部管理隊伍帶來不利。
二、加強干部隊伍培訓,培養班干部的良好素質
班干部隊伍在班級中起領導和帶頭作用,他們的素質直接影響到整個班級的發展,因此班主任需要加強干部隊伍的培訓,培養班干部的良好素質。筆者認為,要注意從兩方面對班干部進行培訓:一是定期組織班干部的思想教育,從思想上培養他們的工作自主性和自覺性,引導班干部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在班集體中起榜樣作用。二是定期進行班干部業務能力培訓,從行動上培養他們處理各種事情的能力。班干部工作細微繁瑣,學生干部要保證學習和工作兩不誤,需要他們懂得合理分配學習時間和處理班務時間,懂得處理班務的技巧。因此,有必要結合他們在處理班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教育和培訓。
建立班干部隊伍后,筆者每隔一周就會利用星期五中午休息時間,組織班干部進行思想培訓和處理班級業務能力培訓。在培訓過程中共同商議,互相鼓勵解決問題。例如,某次勞動委員在勞動課組織同學們勞動時,有同學不服從分配,勞動委員與之發生口角,導致勞動任務沒有完成,并受到了學校的批評。勞動委員氣急敗壞,來與我提出辭職請求。于是我組織了以“我該怎么辦?”為主題的班干部培訓,在培訓中,教會學生以冷靜、耐心的態度處理問題,按照勞動的輕重分配人數完成任務。在其他班干部的安慰和鼓勵下,該勞動委員改變主意,并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學會了妥善處理類似問題,提高了班級事務的處理能力,后來他所負責的班級事務都能順利進行。
由此可見,對班干部的定期培訓能夠不斷提升班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促使班級健康發展。
三、重視上好班會課,為班干部提供鍛煉的平臺
班會課是處理、解決班級問題的重要平臺,是班主任對所在班級學生進行引導、管理和教育的重要陣地,同時也是培養和鍛煉班干部管理能力的有效途徑。一般來說,班會每周一次,主體核心是班干部和其他學生。但據筆者近年的觀察發現,很多班會課依然停留在以班主任為中心,沒有真正起到班會應有的作用。
筆者認為,班主任應該鼓勵和指導班干部結合班級實際確定班會主題,精心準備有效的班會課,班會課上班主任以引導為主,讓班干部和同學們充分體驗到他們班會課中的主體地位。另外,班主任還可以根據班級各方面的實際情況,合理分配班會課時間,讓班干部在班上對上一周的班務進行總結和反思,與同學們共同探討班務問題,達到相互促進的目的。
例如,在一次以“交通安全”為主題的班會課前,筆者引導值周的班長和宣傳委員通過收集和整理交通安全的信息,布置班委會準備一節主題班會課。班委會成員在討論時,提議結合學生日常的上學和放學時的各種表現,組織一些學生一起表演了一個精彩的小品,倡導學生要遵紀守法,珍惜生命。結果那節主題班會課上得非常成功,加深了學生的交通安全知識。在小品表演結束后,班干部與同學們進行自查自糾活動,學生的交通安全意識大大增強。
主題班會課的成功召開,讓班干部得到很大鍛煉,班上學生也深深體會到班干部的不容易,促進了班干部與同學們的相互理解與包容。
四、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促進干群關系的融合發展
很多班主任對班干部的職能只是停留在完成學校布置的工作任務,對班集體的紀律、學習、衛生、勞動等日常工作進行管理,不愿花時間和精力開展班級的文體活動,怕影響正常的教學。筆者認為,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集體活動,能有效促進班干部隊伍各部門之間的團結合作,有利于促進干群關系的融合發展,更有利于整個班級的和諧共進。
例如,對于學校組織的各項文體活動,班主任都鼓勵班干部帶頭積極參與,在活動中為班爭光,贏得班上同學的愛戴。班主任還可指導班干部積極組織和開展班級內或班際的各種競賽,如籃球比賽、跳繩比賽、詩歌比賽、經典誦讀比賽、唱歌比賽、講故事比賽、演講比賽等。通過活動,讓班干部積極發揮組織領導能力或體育藝術才干,在各方面起好表率作用,促進全班同學間相互關心、相互合作,營造一種團結奮進、和諧發展的班級文化。
總之,班干部隊伍的凝聚力、戰斗力、創造力等綜合素質影響到一個班級的穩定和發展。為了讓班級各項工作順利開展,班主任要從選拔班干部著手,通過指導、培訓和鍛煉等各種策略,培養出一支優秀的班干部隊伍,才能順利開展班級各項工作,促進班級的和諧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麗.初中班干部管理研究[M].淮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16.
[2]肖楓,姜忠喆.超級班級管理法[M].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