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儀
【摘要】本文在簡述嶺南龍獅文化和小學美術社團的特點之后,筆者通過實踐研究,探索了將嶺南龍獅文化融合到小學美術社團活動的幾個策略:營造一個具有嶺南龍獅文化的開放、互動的學習環境;在美術社團中開展多元素的嶺南龍獅文化教程;在美術社團中重視多元評價與反思;在美術社團中滲透教育思想性。學生在活躍、輕松的學習環境和集體氛圍中汲取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有利于培養學生高尚的藝術情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關鍵詞】嶺南龍獅文化;小學美術社團;創造力
龍獅文化是嶺南民俗文化的優秀代表,歷代相傳,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和非常高的藝術價值。目前在我國分為北獅和南獅,受嶺南文化的熏陶,嶺南地區的舞獅具有鮮明的區域特色。南獅的造型較為威猛,舞動時注重馬步,配合獅頭動作把各種造型抽象地表現出來,有出洞、上山、采青等表演方式,動作細膩、扣人心弦。舞龍舞獅都具有很強的觀賞性,每逢節慶或有重大活動,經常可以看到龍獅表演的壯觀場面。作為學生社團的一個分支,小學美術社團是以美術為橋梁,擁有共同美術方面興趣愛好的成員們自發聚在一起,在指導教師的組織和管理下,開展豐富多彩且有助于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美術課外活動的學習共同體。相對于班級授課制的課堂教學,小學美術社團具有諸多的優點,是非常重要的美術課外活動形式。將優秀的非物質文化——嶺南龍獅文化融合到小學美術社團活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價值。作為一線美術教師,我通過實踐研究,探索了以下策略。
一、營造具有嶺南龍獅文化氛圍的開放互動的學習環境
在小學美術社團活動中,教師為學生接觸嶺南龍獅文化創造機會,并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和探索。具體措施如下。
1.觀看視頻
教師在美術社團中組織學生一起觀看嶺南地區龍獅隊的演出和比賽視頻,包括本村龍獅隊的相關視頻,并對視頻中的相關元素進行講解,讓學生對嶺南龍獅具有更加深入的認識。
2.參觀學習
教師組織美術社團的學生,到當地龍獅隊的訓練場地進行參觀學習。在一個周六的下午,筆者組織本校美術社團的學生們到學校附近的龍獅隊訓練館參觀,與本村龍獅隊的隊員進行交流,讓學生們近距離感受龍獅隊的訓練過程,接觸訓練的器材,進一步激發學生對嶺南龍獅文化的學習興趣。
3.觀賞表演
在重大的傳統節日,比如春節和元宵節,教師鼓勵美術社團的學生在家長的陪同下觀賞當地的龍獅表演,并用手機拍照和錄像,與大家進行分享。不少學生將拍攝的龍獅表演照片和視頻通過微信群和微信朋友圈進行分享,引起周圍的家長、同學對龍獅表演的關注,讓嶺南龍獅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教師可以通過以上措施,從課堂里到學校外為美術社團的學生營造濃烈的嶺南龍獅文化氛圍。
二、在美術社團中開展多元素的嶺南龍獅文化教程
美術是一門操作性、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讓學生在美術課堂上動手實踐,比如畫、剪、貼、揉、粘等,可以在學習和創作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小學美術社團中開展創意繪畫課,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具有獨特的作用,也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重要途徑;紙版畫具備其他畫種形式所替代不了的獨特性與優越性,藝術表現力非常豐富,學生創作出各種形式趣味的龍獅形象作品;輕粘土是一種環保安全便于泥塑教學的塑形材料,而且顏色鮮艷,教師結合少年兒童喜愛的龍獅卡通形象,在美術社團中滲透輕粘土教學,讓學生塑造活潑現代的龍獅粘土形象,傳承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讓社團的學生喜歡上粘土課程,激發他們對嶺南龍獅文化的興趣,豐富他們的塑造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開設多元素的嶺南龍獅文化創意繪畫課、紙版畫課、輕粘土課,美術社團課堂的內容從平面到立體,讓學生從不同的畫種、不同的工具材料中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嶺南龍獅文化的魅力。
三、在美術社團中重視多元評價與反思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課堂評價是課程的關鍵環節,可以讓美術課程按照既定的教學計劃穩步推進。多元化的評價和反思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對美術活動的積極性,提升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能力。在美術社團活動中,我們也需要重視多元評價與反思,避免教學中出現虎頭蛇尾的現象。對學生在社團中完成作品的評價標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符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富有童趣;另一方面,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如線條有力、連貫,形象清晰完整,畫面飽滿均衡,色彩層次飽滿,內容豐富充實。在美術社團的舞獅創意繪畫評價中,學生的作品通過視頻展示在我們眼前,學生通過自評和他評的方式表達自己對每幅作品的理解。教師在評價中注意引導學生細心品味美術作品的創造性與藝術性,鼓勵學生各抒己見,激發他們對美術社團活動的熱愛。
四、在美術社團中滲透教育思想性
小學美術社團是一個具有較為自由和靈活的獨特園地,教師可以依據自己美術社團成員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自身意愿選擇活動內容,因材施教,有助于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并讓校園文化更加豐富多彩。“科學可以使我們認識抽象真理,美術則能使人認識形象的真理,而且同時能夠激動人的情緒,使人產生美的感受與感動;科學可以作用于人的理智,藝術則不僅能作用于人的理智,同時還能作用于人的感情。”美術教師在傳授美術知識和技巧的同時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心靈美,指引學生身心成長的方向,讓學生既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又受到思想教育。學生在社團中完成的美術作品,可以通過出畫刊、做美篇、公眾號推出等方式宣傳非物質文化,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汲取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培養學生高尚的藝術情操,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嶺南龍獅文化是十分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非常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通過以上四個策略,將嶺南龍獅文化融合到小學美術社團活動中,讓學生在活躍、輕松的學習環境和集體氛圍中感受優秀傳統文化的魅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培養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
參考文獻:
[1]謝晚晨.基于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小學美術社團分析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9.
[2]吳麗進.淺談如何讓美術興趣課教學更有趣味和創意[J].美術教育研究,2013(02):152.
[3]牛童.美術的社會功能[J].民營科技,2016(1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