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倩楨

【摘要】鎮域小學語文教研活動課程化是佛山市順德區陳村鎮小學語文教研組為提升教師專業能力,基于教師發展需求,與教師合作開發的具有明確目標、適切內容、有序實施和恰當評價的創新型教研活動課程行為。本論文從“全面調研”“多維論證”“組織實施”“科學管理”四個方面總結研究成效,以期為鎮域層面開展“教研活動課程化”探索提供參考。
【關鍵詞】鎮域教研;教研活動課程化;教研訓一體化
隨著教育改革,“傳統教研活動的弊端”也日益彰顯出來,一是在教研活動規劃和目標設計上存在“近視”現象,教研活動呈現碎片化、無序化;二是在教研活動組織上存在“粗放”現象,缺乏針對具體問題的活動主題和需要落實的目標要求;三是在教研活動質量上存在“低效”現象,教研形式單一。自2017年9月開始,陳村鎮小學語文教研組在鎮教育教學研究室與各校聯合支持下,以提升鎮域小學語文教研活動品質為目的,以課堂教學改革為著力點,開始探索一種新的教研方式——教研活動課程化,進而推動小學語文教師專業發展。
一、全面調研:以教師需求分析作為前提
為全面掌握教師教研需要,陳村鎮小學語文教研組專門開展培訓需求征集活動,通過問卷調查、走訪座談、教學反饋等形式,廣泛聽取教師意見和建議,了解不同年齡段、不同學段、不同教學崗位的教師需求狀況,全面、系統、深入地掌握教研需求第一手資料,力爭做到教師缺什么我們就教研什么,教師需要什么我們就提供什么。
二、多維論證:以“3·3·4”構建體系作為行動依據
“3·3·4”構建體系,是指鎮域小學語文教研活動課程化由三級組織網絡、三條運作主線、四個操作環節構成。
1.三級組織網絡
學校組建了由鎮小學語文兼職教研員、聯片中心教研組長、各校科組長組成的教研共同體領導團隊。鎮兼職教研員負責鎮域小學語文教研活動課程化的總體籌劃;聯片中心教研組長負責協作片內教研活動組織;學校科組長負責本校教研活動開展。
2.三條運作主線
鎮域小學語文教研活動課程化中的三條運作主線,分別是調研線、培訓線、管理線。其中調研線具有調研和研究兩大功能,解決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問題。培訓線是將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最新的教學成果、先進的經驗和有效的做法向整個鎮域推廣普及。管理線則兼有規劃管理、執行推進和評價激勵三方面功能,提高教師專業執行能力。
3.四個操作環節
鎮域小學語文教研活動課程化是對傳統意義教研活動的創新,強調彼此間在課程目標、課程內容、課程實施和課程評價方面的共同協商。具體包括四個操作環節:需求評估—建構框架—組織實施—評價反饋。
三、組織實施:以“5維5式”作為基本路徑
鎮小學語文教研組在前期調查匯總基礎上,由鎮教研室組織召開教研組領導會議,按照“一個核心,四個圍繞”的原則來確定教研內容。“一個核心”,即把教師專業成長普遍要求與教師學習個性需求相結合作為教研內容核心。“四個圍繞”,即圍繞現代教育發展需要和時代需求、圍繞小學語文教育教學理論發展和知識創新前沿、圍繞小學語文新課程改革需要、圍繞教師關注的熱點及難點和焦點問題。經過反復探究和摸索,我們結合教研活動課程內容和課程形式提出“5維5式”基本路徑。見下圖。
5維:教研內容的五大板塊。一是對課程標準的研究。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鎮兼職教研員根據老師們實際情況確定教研主題,由各校科組長組織學校教師進行研討,明確課標及教材知識以及能力生成點,整體把握課標核心;二是對統編教材的研究。圍繞“統編教材的研究”,我們開展作業的訓練與設計、目標的制定與表述、教與學的方法、教學重難點的確定、教學組織的方式、教學環節的設置這幾個層面的教研活動;三是對課堂教學的研究。我們以教研活動為平臺,以“‘四位一體體驗式教學”為核心來構思陳村鎮小學語文特色課堂教學,把原來支離破碎的知識體系以及人文內涵整合成一個“集成塊”;四是對命題設計的研究。針對我鎮小學語文教師疏于命制試卷等問題,在期末監測之前,鎮小學語文教研組組織片內教師共同研究命制期末試卷,以命題為教研內容開展鎮內交流研討活動;五是對科研課題的研究。我們以課題與教改研究帶動鎮域小學語文教研活動創新發展,鼓勵各校小學語文教研組針對教學中具體問題,積極研究具有較強針對性、實用性、靈活性、見效快的小課題。
5式:教研形式的五種呈現。一是“參與—分享式”教研。這是由鎮內或各校相同學段的小學語文教師構成學習共同體,包括鎮級主題教研、聯片主題教研、校級主題教研。通過引導教師在活動、表現和體驗中反思自己的教學經驗與觀念,在交流與分享中學習他人經驗與理論,產生新的思想,從而提高教育教學能力的教研活動;二是“示范—觀摩式”教研。“示范—觀摩式”教研是一種常用的傳授經驗與技能的研究方式,包括師徒結對、公開課、優質課、示范課。我們把示范技能作為有效的刺激,以引起學習者相應的行動,通過模仿逐步掌握所要學習的語文技能;三是“問題—探究式”教研。“問題—探究式”教研是基于行動研究的理論來總體思考教研活動;四是“項目—驅動式”教研。“項目—驅動式”教研的步驟:①確定項目,提出任務;②完成任務的思想、方法、操作;③邊學邊做完成任務;④總結規律和技巧。五是“講授—專題式”教研。我們定期邀請小學語文專家、有實踐特長的教師擔任教研活動培訓的主講教師,采用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專題講座。
四、科學管理:以評價反饋為跟進落實
第一,過程性評價標準。鎮域小學語文教研活動項目考核評估系統注重考核結果,更注重培訓過程的監控、評估。在對教研活動實施整體考核中,鎮小學語文教研組研制《陳村鎮小學語文教研活動課程及教學評價調查表》《陳村鎮小學語文教研活動課程實施情況調查表》兩張調查表,由學校參訓教師對教研課程及教研活動進行評議。
第二,總體性評價標準。每個學期末,鎮教研室組織考評工作,對各校教研活動開展及實施情況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整體考核表彰,被評選為鎮優秀教研組的將頒發榮譽證書,并給予“優秀教研組長”榮譽證書。
“廣闊天空任馳騁,教研創新促發展”,兩年的研究使我們充分感受到,鎮域小學語文教研活動課程化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有效途徑,是教師學習的有效方式,是教師培訓的有效載體。同時,我們也清醒地認識到,在大力推進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的新形勢下,為了探究出一條集教學研究、教育科研、教師培訓一體化的教研機制,還有很多問題有待深入研究。今后,我們將把已證明切實可行的研究成果在更大范圍內推廣驗證,也將對面臨的新問題開始深入探索。
參考文獻:
[1]毛齊明.國外“教師學習”研究領域的興起與發展[J].全球教育展望,2010(1):63-67.
[2]陳向明.教師如何作質的研究[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