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雋


摘要:新時代對高校人才培養需求日益提高,放眼現下,高職院校蓬勃興起,人才培養對我國社會進步與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音樂教育作為育人的關鍵一環,是素質教育不可分割的必要途徑,在提高學生審美修養、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促進身心健康之外,對學生學習能力培養及助智育人方面顯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音樂教育;學習能力;培養干預
音樂教育對智力提升與認知能力的影響研究,在外國科學界引起越來越多廣泛關注與研究興趣,不少對照臨床試驗論證,關于結構化音樂教育對學習能力產生了積極作用。
巴西某所學校曾做過一組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選取來自10所學校的學生參加了一項為期5個月的隨機臨床試驗,該試驗目的測試音樂教育干預的效果及音樂教育對學習能力的正相關作用。試驗中5所學校被隨機選擇納入音樂課(n = 114), 5所學校作為對照組(n = 121)。采用兩種不同的分析方法來評估干預的有效性。試驗結果顯示,接受音樂教育課程組學生在5個月后,學習成績提升優于普通對照組學生。此試驗為音樂教育對學生認知能力與智力提升存在關聯提供了探討依據。
國內高校對學生素質發展與學習能力提升培養,歷來為育人重點。相對本科院校,高職院校學生在學習主動性和在學習能力方面稍顯不足。通過系統的音樂教育干預,提高學生的聯想創新能力,化主動學習的理念深入學生的思想,開發科學創造潛能,有利大腦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對學生學習能力提高提供有效支持。
音樂教育對學生學習能力的積極干預研究,已經成為了高校對于人才培養的重要內容,也是高校教育的共同新課題。
一、音樂教育對學生學習能力干預作用的科學分析
從生物學視角出發,人的大腦是由左半球和右半球組成。左大腦半球主要擔負推理精算、理性邏輯等知性腦功能,右大腦半球則主要負責音樂美術、感性輸入等藝術腦功能。國內傳統應試教育模式,現代科學研究論證,若人的右大腦半球長期得到運用鍛煉,那么他的創新思維也將伴隨強化提升,而音樂教育恰恰對開發右大腦半球的潛在功能有著至為關鍵的影響。
音樂教育干預活動包括組織學生學習音樂名曲、探索節奏、舞蹈訓練和器樂實踐。通過音樂欣賞、歌唱舞蹈,提高學生學習能力、認知方法和創造性思維;視唱練耳、樂器演奏在訓練同時,加強學生手腦眼耳并進的綜合能力,極大地開放大腦右半球智力;而在組織學習音樂名曲和歌唱中,學生注意力與記譜能力對記憶及想象有著一系列促進力,不僅使審美創造能力得到提升,也對綜合學科的學習能力有著交叉性覆蓋作用。
結合資料綜合考證,許多科學家、成功者都具有音樂背景基礎。眾所周知,人對事物的認知能力,從幼兒始,最初建立在觸摸和傾聽上產生,音樂活動由視覺藝術延伸開展,通過教學過程和開發智力教育中,激發人的靈感,提高學習綜合能力,完善其知識理論體系。
音樂教育是人的藝術,它時時刺激腦內皮層學習運行在接受音樂時處于激活狀態,輸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有助開發人的大腦,促使智能得到多方面的提升發展。
二、音樂教育干預下學生學習能力的對比綜合研究
本文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大學生為調查對象,抽取部分經過音樂教育干預的藝術團學生和普通班級的學生平均分與績點進行調查對比,運用統計分析方法,辨識音樂在提升高校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的干預作用。
遵循數據統計與綜合分析相結合的原則,筆者通過收集實證研究,提供數據支撐,選取經過一學期音樂干預后的藝術團學生、與普通班學生兩組數據對比,發現在接受音樂教育后,藝術團學生較自身之前平均分績點有了很大進步,并均優于普通班學生平均績點成績,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數值表明,現階段音樂干預對學生學習能力提升確實有效。
通過student t檢驗(Students t test)比較藝術班和普通班學生加權平均績點,P值檢驗效能為0.05;采用Graphpad Prism 7繪圖,得出以下統計結果。
調查發現,接受過音樂教育干預的藝術團學生,表現出具有更明顯的求知欲,尤其對新鮮事物的接受和認知,比普通班級學生表現更強烈;學習主動性、學習成績與能力進步提升均優于同等基礎下的普通班學生,且更具創造意識與快速學習能力。
為探索學生自我成長實現、創造力和學習力并舉的科學培養路徑得到進一步研究支持,筆者將持續對藝術團學生學習能力變化做后續跟蹤調查,延長音樂教育干預時間,以此檢驗音樂教育干預的長期成效。
三、音樂教育對學生能力干預作用的積極支持意義
1、有利于學生智力提升發展
國內高校對學生素質發展與學習能力培養歷來為育人重心。長期緊張的課業學習之余,科學系統的音樂活動干預,可以使腦部神經得到放松調息,化主動學習的理念深入學生的思想,有利大腦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對學生學習能力積極干預提供極大促進作用。
音樂教育過程相對比較靈活、寬松與開放,可以聯系到不同科目。通過音樂教育幫助大學生建立形象思維,促進學生進行大腦開發,提高學生學習能力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促進大學生智力發展。經過音樂教育干預后的學生,能夠受到思維智力開發,得到超越語言和文學層次的理性認識,不僅開闊其綜合視野,也使自身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相互結合得到有益發展。
2、有利于學生學習能力發展
①提高理論學習能力。通過音樂教育學習來開展實踐指導,培養學生融會貫通意識。在學習過程中,幫助學生梳理知識構架順序,提高學生綜合思想,起到提高課堂教學的良好效果。
②注重實踐教學作用。音樂教育實操性強,經過音樂學習干預后,對學生參加各類實踐鍛煉,形成健康積極的學習動機具有促進作用。對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及智力開發亦得到較大提升。
在教育過程中,對學生制定針對性培養對策,引導學生建立音樂與其他學科的交叉融合的學習能力,并將創造性思維細化貫徹于人才培養模式中,給音樂教育助智功能提供充足的理論補充。
四、提升學生學習能力及人才培養前景的對策探究
本文在新時代背景下,根據藝術團學生在參團前后的學習態度、績點成績、學習能力的調研測評,深入分析干預影響因素,得出調查研究結論;通過觀察數據,辨識音樂教育干預對學生學習能力具有積極促進作用。
音樂教育活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音樂由特殊的聲波組成,傳播到大腦,大腦受到優化刺激,有效激發創造性思維。音樂教育活動促進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和培養學生良好的想象觀察、分析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和創造精神,令學生個體全面發展得以實現,也為拓寬學生提升學習能力及高校人才培養方式開創極大空間。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的今天,充分讓音樂教育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運用,引導學生掌握多方位、廣覆蓋的學習思考能力。結合高職院校特征,發揮音樂教育對學生學習能力提升及人才培養的創造作用,為探索實現學生自我成長與學習力并舉的育人之路延伸廣闊方向,也為社會輸入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提供創造價值。
參考文獻
[1]Jaschke AC, Honing H, Scherder EJA.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Music Education on Executive Functions in Primary School Children. Front Neurosci. 2018 28;12:103.
[2]Chen JI, Romero GD, Karver MS. The relationship of perceived campus culture to mental health help-seeking intentions. J Couns Psychol. 2016 63(6):677-684.
[3]Hille K, Gust K, Bitz U, Kammer T. Associations between music education, intelligence, and spelling ability in elementary school. Adv Cogn Psychol. 2011 7:1-6.
[4]Zander MF, Voltmer E, Spahn C. Health promotion and prevention in higher music education: results of a longitudinal study. Med Probl Perform Art. 2010 25(2):54-65.
[5]吳璨.高校音樂教育對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作用 [J].新鄉學院學報.2009.
[6]張承林.提高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策略研究[J].音樂教育.2017.
[7]王櫻蒂.音樂教育在大學生綜合素質培養的作用研究[J].科技展望.2016.
基金項目:(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黨建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課題? ?立項編號:2019DJ20)
作者簡介:丁雋,女、江西豐城人,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商學院教師,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