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輝
【摘要】經過三年的初中生活, 對高一新生來說提出了更高要求,高中階段的知識體系、課程的設置、思維水平與初中階段有著很大的不同,三年的高中生活,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高中生,必須從高一抓起,并且大量的數據可以證明,高中三年的發展主要看高一,高一的學習是整個高中階段的關鍵點同時也是轉折點,因為學習方式、思維習慣和知識結構往往總是在高一形成,高一階段的學習生活起著重大、決定性的作用。本文主要是通過對初高中數學銜接現狀分析,提出對策進行探究。
【關鍵詞】高一新生? ?銜接? ?現狀分析? ?對策
通過對高一教材的仔細研讀,本人對高中數學的教學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作為一名高一新生,剛踏入高中的大門,高中數學比初中數學的難度大了很多,很多知識點比較抽象,因此,高一新生對如何更有效的學習,真的是肚里沒底,心中無數,腦子一片茫然,無從入手。作為一名高一教師不僅要傳授新知識點,更要引導學生養成良好學習習慣、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也就是講好課的同時更要注重方法和習慣的養成,高一是高中階段最基礎、最關鍵的轉折點,如果高一沒抓好,不好行為習慣一旦養成,即使高二高三抓得再緊,出再大的力也很難將落下的知識點補充完整。因此,對于一個高中生來說,高三沒學好,根子出在高一,應在高一新生的學習習慣、學習方法的建立上找原因,針對初高中數學銜接中存在的問題,本人的見解如下:
一、初高中數學銜接現狀分析
1.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特點的變化
初中和高中的學習方式、表達方式有著很大的不同,如初中數學是以具體、形象通俗易懂的方式來表達,所以便于記憶和知識的提取、使用。而高中數學是比較抽象、更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推理能力,如高一數學一下子就接觸非常抽象的集合語言、邏輯運算、基本初等函數等,這些都是學生一下子很難把控的,而更大不同的是高中數學主要是由幾個相對獨立的拼接而成,如集合、不等式、數列、三角函數、解析幾何等,往往總是一個新知識點剛學完,馬上又得重新學習一個新的模塊,內容也多,每節課的知識容量遠大于初中數學。
2.在教法和學法存在較大差異的障礙
三年初中階段的學習所形成固定的學習方法和習慣不能適應高中學習的要求,當他們遇到難題時,不善于認真思考,開動腦筋,缺乏積極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更不會科學合理的安排學習時間,缺乏自學能力。且高中階段思維方式向理性層次躍遷,跳躍性較高,層次更強,如數形結合思想、分類討論思想等,與初中階段的具體、形象思維方式相比要求大提高了。
3.學生自身的原因產生障礙
學生剛剛經歷過緊張的中考,整個人的身心都放松了下來,加之兩個月的假期生活,使得知識遺忘了很多,剛邁入高一,還沒把學習的熱情調動起來,存在過于過懈的心理。又因為在初中階段主要是圍繞老師的教為主,養成沒有獨立思考和對一些規律總結的習慣,沒有主動要求去學習,對教師形成的很大的依賴。隨著年齡的增長,與教師的日常交往漸漸存在隔閡,所以課堂小組討論等氣氛不夠濃烈,從而導致依賴心理和封閉心理的形成。
二、如何消除初高中數學銜接現狀存在問題對策
1.教學理念轉變
教師要認真鉆研教材,對教學重難點的把握是每個教師必須要做的工作,通過透徹理解教材的內容,才能真真正正上好每一堂課。還要注重教學內容和方法的銜接,避免高一新生對初、高中數學知識銜接脫節,更要加強本身業務學習,提高科研能力,特別是對新課改的理念的解讀,從而使教師在不斷地學習與摸索中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才能使真正的素質教育落到實處。
2.在教學上突出重點,化解難點
課前教師要認真備好課,在授課的過程中要將新授的知識點用紅色粉筆在黑板特定的位置標出來,引起學生的注意,充分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通過圖片、視頻等動態展示新知,刺激新知在學生大腦留下的深刻印象,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課后要總結,反思教學中的優缺點,以便更好的進一步教學。
3.根據具體內容,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每一節課都有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如何讓學生更好的突破重難點,這就更需要教師花一定的功夫和技巧。正所謂教學有法而無定法,所以要求教師要能夠根據教學內容的變化而靈活應用教學方法,如在對正方體立體幾何模型認識的這一節課,我在課前先要求學生做一個立體幾何模型,然后讓他們觀察各棱之間、各條棱與對角線之間、各個側面的對角線之間所形成的角度等位置關系,這樣更有助學于課堂的互動教學,有時若能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相互結合,就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4.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習慣
好的學習方法、習慣、解題技巧能夠達到事半功倍的成效,使學生受益終身,但好的學習方法、習慣需要教師的指導,教師要向學生介紹高中數學與初中數學的不同之處,并通過專題、講座等形式,幫助學生制訂學習計劃,如以下幾點:
(1)做好課前預習工作,認真專研教材,對重難點把握正確。
(2)反思每天新授的知識點,滾雪球,越積累越多。
(3)引導學生解題反思,一題多解。
(4)對每章節涉及到的知識點要及時小結,做小結的過程其實就是將知識重新整理、歸類和消化。
總之,數學的學習要靠學生積極主動去參與學習的過程,摒棄過分依賴老師的學習方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逐步形成 “以我為主”的學習模式。在學習過程中,自己要善于開動腦筋,積極主動去發現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自行總結知識網絡,而不過分依賴老師。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教師本身的教學質量,教學要做好三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對于一個剛邁入高中的學生來說,數學是一門極具挑戰性的學科,本文通過對初高中數學銜接現狀的析,并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希望對高一數學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金興友.初中數學教學設計中應用差異教學的探究.
[2]呂月連.新時期高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