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笑
【摘要】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化與英語教學開始深度融合,智慧校園時代即將到來。各種信息化軟件和設備在學校推廣使用,課堂效果得到提升并充滿趣味。本文利用深圳教育云平臺進行教學設計,以上海教育出版社英語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寫作部分為教學內容,例談教育云在初中英語寫作課中的應用。期望為信息化英語寫作教學提供參考思路。
【關鍵詞】教育云? 初中英語寫作? ?信息化
一、信息化教學概念闡述
教學信息化,是指在教學中應用信息技術手段,使教學的所有環節數字化,從而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以現代教學理念為指導,以信息技術為支持,應用現代教學方法的教學。在信息化教學中,要求觀念、組織、內容、模式、技術、評價、環境等一系列因素信息化。利用信息化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課堂積極性和參與度,能更好的地以學生為中心,關注學生課堂表現,突破傳統課堂一些無法達到的互動效果。
二、教育云平臺簡介
教育云平臺主要以電子教材為授課素材,電子白板顯示,包含云教育作業平臺、翻翻卡、思維導圖、課堂發布和投影作業等功能。教師與學生每人一臺平板電腦進行整節課的教學。知識傳授、老師提問、學生作答都通過此平臺無縫交流。
三、課堂實例
(一)案例簡介
本課選自上海教育出版社英語八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寫作部分,屬于應用文寫作,重點是便條、通知等。在中考作文中短信短文是較重要的考點,學生必要掌握的部分。案例以教育云系統為教學平臺進行寫作教學。在課前運用作業通平臺進行詞匯選擇、要素整理以及短消息朗讀的作業,讓學生能提前學習課上寫作所要用的,短文和要素。在課中調取作業通平臺數據點評課前的作業,引入寫作話題。從寫作的要素著手,分析例文。再思考中英文中的短信息寫作方式的差異,通過畫思維導圖加深學生對英文短文寫作的理解。運用作業通平臺提取學生作文進行點評。由范文引導學生模板寫作到同類型文章的開放寫作。考察學生的掌握情況。充分利用平臺從元素到模板寫作,最后到創造性寫作。在給足學生充分的輸入,再進行輸出寫作。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本校七年級一班學生,對于書信的話題比較熟悉,但是寫作基礎較差。需要給與足夠的輸入和輔導,以便完成后面的書寫任務。
(三)教學目標
1.學生了解短消息寫作的要素,掌握短消息的書寫格式以及模板。
2.學生能在半開放的模板中進行短消息寫作。
3.學生能在獨立完成一篇指定題目的短消息的書寫。
(四)教學過程
1. 點評課前學習情況、導入新課。教師公布課前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和成績,并進行簡單點評。引導學生思考日常生活中什么時候需要寫短消息?
設計目的: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明確的本課學習目標,鼓勵學生進行課前自學。引導學生明白本課學習意義,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性。充分利用作業通平臺,實現課前學生的自主學習,檢查學生的掌握程度。
2. 翻翻卡,學要素。通過云教育的翻翻卡功能,學生答出卡片背后預支對應的短消息寫作的要素。然后通過觀察例文,完成寫作要素的選擇題。學生解答出每種要素的對應位置和內容。同伴進行補充和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檢驗學生課前學習內容的掌握情況。培養學生觀察、總結以及獨立思考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為后面寫作打下基礎。利用教育云的翻翻卡來實現教學的趣味互動模式。聚焦重點。
3.思維導圖,深入理解。讓學生思考中英文中的短文寫作的區別,教師補充和提供思路。讓學生獨立在平板畫出思維導圖,同伴發言、教師點評。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加深對于英文短文寫作的理解。利用云教育的作業平臺調取學生作業來實現教學的互動模式。并利用云教育的思維導圖的功能來展示教師設計思路,與學生發生思維碰撞。
4.深入思考,模板寫作。播放寫作任務1和寫作模板。讓學生進行半開放式作。拿出其中1-2位同學的成果進行點評,并同班互改。
設計意圖:由范例到模板寫作,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鍛煉學生的寫作信心、并培養學生改錯的能力。利用云教育的作業平臺調取學生答案,利用聚焦功能,現場批改互動。讓學生把握重難點。
5.開放寫作,學以致用。教師給出指定的短文寫作題目:請在前一天寫一張便條提醒你的同學John,于3月12日上午9點,在人民公園參加植樹活動(tree-planting activity),提醒他記得帶好鏟(shovel)和水桶(bucket)。
設計意圖:讓學生在充分的輸入學習以后進行獨立寫作,學以致用,檢查課堂的掌握情況。為后續輔導和教學設計與反思提供依據。
6. 課堂總結,布置作業。教師引導學生總結今天所學的知識。根據數據表揚表現最好的組,讓同學給與肯定和鼓勵。
設計意圖:學生整理思路,回顧所學的知識。
四、教學反思
本節課依托云教育系統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能動性。課前作業通發布微課與相關學習任務引導自學并從平臺及時監督完成進程,充分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律性。課中進行自主寫作、互評、繪制思維導圖,做到把課堂還給學生。通過足夠的輸入再進行寫作輸出。充分利用教育云平臺,做到了以學生為中心、進行實時互動和監督、并將線上與線下教學結合。最后經過課后訪談,學生對于本節課堂模式和教學較為滿意。
五、總結
信息化教學在教學中對于教學效果有顯著的提高。學生在課前通過微課和學習任務提高自學能力,課堂中的專注度和注意力明顯提升,參與度有所提高。但是如何更好規范學生平板在課堂使用是教師值得思考的問題。小部分學生會出現與教學不相關的操作。是否在系統設置上可以鎖定不相關的操作。同時教育云平臺的使用對于教師信息化水平有較高要求。教師在課前備課、批改以及授課中要求操作熟練,在教學設計和實施時要充分利用好教育云平臺。總的來說,教育云平臺對于信息化課堂建設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參考文獻】
[1]張一春.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構-信息化環境下的阿膠是專業發展[M].南京: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夏文娟.信息化教學發展與特點研究[J].科技經濟導刊,2020(4):84.
[3]孫秀.融入智慧云教育 構建初中信息教學新模式[J].科教論壇.2020(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