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利霞
【摘要】詩詞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重要內容,它對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和文學涵養具有重要的意義,同時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依托。而意象教學法作為詩詞教學的重要方式,一直是高中語文教師常見的方法,能夠引導學生通過客觀的景象描述來體會詩中主人公的情感變化,增強情感體驗。本文簡單介紹了意象教學法的內容和應用價值,探索了應用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 ?古詩詞教學? ?具身認知理論
古詩詞中不僅反映了古代各時期的風土人情,還寄予了古代文人豐富的、真摯的情感。在引導高中生進行學習的過程中,利用意象教學法將詩歌的情感和風格展示出來,讓學生去感受詩詞中的深刻意義,感受漢語言文字的博大精深,促進其提高自身的文學素養。同時通過意象的形式能夠將詩歌的內涵用更加形象客觀事物表達出來,可以引導學生對詩歌進行深層次賞析,激發他們的創作欲望,以提升學生的文學修養。
一、意象教學法的內容和應用價值
意象教學法實際上是以詩歌的創作特點為基礎,比如托物言志、借景抒情,通過客觀的事物來表達主觀的情感,這就是象和意的結合。所以意象教學法強調情感認知,主要是關注學生生理和心理之間的聯系,在學習中,身體上的感觸以帶動心靈的變化,實現心理的認知成長,從而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促進其思維能力的成長。意象教學法不同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它在背誦古詩的基礎上強調引導學生對古詩的內容和情感進行分析,掌握詩人抒發情感的方式和手段,引導學生在了解意象的表現手法后,能夠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通過多種形式來領悟詩歌的意境和情感,從而提升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
二、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意象教學法的實施策略
(一)創設教學情境,加強詩詞意象的理解
古詩詞的學習,重點是情感和意境。除了要背誦和理解詩詞的內容外,更要引導學生可以從直觀的角度上去分析詩人的情感意圖,從而感受詩詞的意象。教師可以根據詩詞的內容來創設真實情境,用聲音、圖像等內容的結合展示出豐富多彩的詩詞畫面,還原詩詞的內容,同時結合詩人的處境和時代背景去分析詩人創作詩詞時的心境,以此來引導學生去理解詩詞中的意象內容。比如在學習杜甫的《詠懷古跡(其三)》這首詩時,教師可以將將昭君的遭遇和杜甫的經歷進行對比,根據詩詞來還原昭君的遭遇和故事,創建真實的情境引導學生去分析詩詞中的意象表達方式。引導學生分析詩人是如何借詠昭君、懷念王昭君來抒寫自己的懷抱的。詩人借昭君這個意象表達自己的家國情懷,通過敘述昭君的遭遇來寄托自己的身世和愛國之情,寓意深刻,敘事清晰。(這里是情景教學,與意象教學法聯系不大吧?)“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這句詩意象豐富,“連”字寫出塞之景,而“向”字突出了相思之意。詩人在描述昭君的思漢之情時,實際上也在將昭君的情感與自身的情感進行聯合,表達了詩人對長安的思念。
(二)引導學生聯想和想象,促進其對詩歌意象的感受
意象教學法就是引導學生學會對詩詞的內涵和思想以及抒發的情感進行理解和解讀,運用自己的文學素養,去體會古詩詞中的精髓,包括用詞的經典之處,抒發情感所用的手法,尤其是一些以物抒情的方式,需要學生去鑒賞詩人為什么要用這種事物,而不是用另一種事物。教師可以從詩詞創作的背景、詩人的人物性格、創作的風格等多方面進行介紹,幫助學生全面認識詩人和詩詞之間的關系,然后促進學生對詩詞的內容進行聯想,以加強對詩歌意象的感受。比如柳永的《雨霖鈴》這首詞中,“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晚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這些字眼和詞句是在描述男女的離別愁緒,實際上也是詩人借助這種離別的情感來抒發自身不得志的感慨。楊柳在古詩詞中常常與離情相關聯,這首詩就是通過楊柳來寄托詩人的情感,(哪些意象?)描寫對自己身處的政治環境不滿意,抒發自己的愁緒。所以教師可以充分引導學生從欣賞到聯想,想象詩人當時的處境,在了解詩人的性格和品行之后,加強對詞的理解和感悟。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還有哪些詩詞是用“楊柳”這個意象來表達情感的,很多學生會想到“昔我往矣,楊柳依依”等。接著還可以提問學生:還有哪些意象是用來表達送別的呢?鼓勵學生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去搜集詩句,整理出送別類的意象,比如:長亭、水路、酒等,從而讓學生能夠深入掌握意象表達的方法,加強其對詩詞的感受。(此段引用例子總體突出意象教學法不明顯)
(三)利用角色扮演,感悟詩詞中的意象
很多古詩詞中都描述了比較具體的場面,詩人的情感非常飽滿,可以引導學生對詩中的內容進行理解之后,對詩中角色進行扮演,促進學生從視覺、聽覺、觸覺等方面去感知古詩詞,加強他們的情感體驗,才能夠更加深入地體會和領悟詩詞中的意象。比如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中描寫的羈鳥、池魚、戶庭、虛室等都在表達(哪些意象)詩人對官場生活的強烈厭倦,在寫到田園風光的美好動人時,可以充分看出詩人在農村生活的舒心和愉快,同時也流露出了一種如釋重負的心情,更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和自由的由衷熱愛。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選擇一個人扮演詩人,其他人可以扮演村民或者詩人的好友,想象除了詩詞中所表達的美好景象之外,詩人平時的生活是怎樣的,然后用貼切的表演展示出來。通過這種親身的體驗和感受,能夠更好地促進學生對詩詞意象的了解。同時教師還可以在觀察學生的表演和行為中,了解學生學習的情況,給予其更多的鼓勵和肯定,以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
結束語
綜上所述,意象教學法在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具有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夠通過開發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對詩歌的體驗,還能夠加強對環境的利用,引導教師利用古詩詞的優勢為學生創建良好的語言環境,引導學生從方方面面去感受詩詞的情感、意境,加強學生的情感體驗,豐富教學手段,提升古詩詞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陳志娟. 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方法運用創新探討[J]. 作文成功之路(下), 2015(7):24-24.
[2]張榮枝. 淺析高中語文古詩詞鑒賞教學策略研究[J]. 語文課內外, 2018, 000(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