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虹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進步,在教學實踐中運用信息技術已經成為必然趨勢。本文以信息技術應用于高中英語閱讀課的案例,分析在讀前、讀中、讀后環節研究信息技術對閱讀課堂的輔助作用,旨在提升高中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及質量。
【關鍵詞】信息技術? ?高中英語? ?閱讀教學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指出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應該重視現代信息技術背景下教學模式和學習方式的變革,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促進信息技術與課程教學的深度融合。在課程實施過程中應重視營造信息化教學環境,及時了解和跟進科技的進步和學科的發展,充分發揮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與學的支持與服務功能,選擇恰當的數字技術和多媒體手段,確保新技術的應用有助于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和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形成與發展(教育部 2018)。信息技術作為一種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融入到高中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可以使教學內容更加生動直觀的呈現出來,各項閱讀活動任務也有了更加豐富多樣的展開模式,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同時拓展了課堂容量,有效提高了英語閱讀課教與學的效率,同時也更好地滿足了新課標對閱讀教學的要求。
二、運用于英語教學的信息技術類型及優勢
現代信息技術的產生與運用使得教學信息的獲取、處理和傳遞方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逐漸改變著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方式。信息技術的應用優勢非常突出,多種技術都能促進英語教學,筆者接觸的就有以下幾種。第一類,主要針對聽說能力訓練的手機應用,可以模仿應用內的音頻或視頻朗讀,并有即時評分糾錯功能,能有效提高學生發音。第二類,各類視頻、音頻、電腦課件,提供了十分豐富的教學素材。第三類,課堂教學應用及設備如希沃平臺、平板電腦,在課堂上提供了更多的教學模式。第四類,微課、在線授課平臺、師生互交平臺等,不僅可以很好的調動學生注意力,同時還可以在網上傳播讓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凸顯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第五類,在線測評考試系統,輔助教師編輯、發布、批閱試卷并提供詳細的數據分析報告。總體而言,計算機網絡為主的信息技術在英語教學上的應用越來越廣泛。
三、信息技術應用于英語閱讀教學的案例研究
筆者以高中人教版模塊五First aid 單元第一篇閱讀課文 First Aid for Burns 為例,探討了信息技術應用于閱讀教學的方法和策略。
(一)讀前激活背景知識優化導入
課堂的導入十分重要,可以奠定一節課的基調。導入能否真正引起學生的興趣與關注會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參與課堂討論的積極性。傳統的閱讀導入方式往往比較單一,忽視學生閱讀興趣的激發且容量小。如果教師在課前在網絡上搜集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圖片或視頻,充分運用多媒體手段作為閱讀前的導入,學生一定興趣盎然。由于視頻包含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效果會優于圖片。筆者在課前利用ppt的錄播功能將幾種常見意外傷害:animal bite, bleeding, choking, sprain, drowning...的靜圖、動圖整合,再配上音頻介紹錄制成3分鐘左右的視頻,視頻結束時候讓學生回答所看到的意外傷害種類并簡單談談自己感受。通過這種方式有效激活了學生閱讀相關話題知識及詞匯,課堂氣氛活躍。最后在導入課文的時候配上小女孩在廚房被熱水燙傷的短視頻,問學生遇到這種情況該如何處理?再在課件上打出課文的標題,學生一下就明白了文章內會告訴我們答案,主動預測課文內容。整個過程很有效的激發調動了學生的閱讀興趣,為后一階段的閱讀教學做好了充分的鋪墊。
(二)讀中提升閱讀素養鍛煉能力
閱讀教學不同于閱讀本身,閱讀教學需要幫助學生建立文本信息、語言、情感、態度等各要素之間的聯系,體驗閱讀過程,提升思維能力。在高中英語閱讀的教學過程中,要想將隱喻教學的質量再次提升一個檔次,則需要巧妙的運用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與高中英語教學進行完美地結合,既能提升教學效率,也能降低教學的難度,還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并使其綜合學習能力得以提升,最終使學生的整體英語閱讀質量提升。信息技術這一教學輔助手段可以在讀中階段更直觀有效的協助教師呈現閱讀活動任務,即時檢測反饋學生閱讀效果,給課堂注入了活力和趣味,有助于學生的參與和理解,省時高效,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1.直觀呈現閱讀活動任務
在閱讀課文第二部分的時候筆者設計了本張課件,先讓學生根據圖片判斷燙傷的不同級別,簡單描述對皮膚造成的傷害,再指導學生分析這部分文本的語篇結構,分組合作閱讀細讀、找讀細節信息文本并以思維導圖的形式整理一級燙傷、二級燙傷、三級燙傷的成因、受損皮膚、癥狀等信息。一張圖片非常直觀的展示了三種燙傷帶來的不同傷害,給學生強烈的視覺沖擊,也作為一個樣本向學生展示思維導圖的一種模式,方便教師快速有效指導學生通過合作閱讀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提升閱讀過程中理解、分析、歸納信息的思維能力。
2.即時展示反饋閱讀效果
在學生分組繪制完成思維導圖后課堂上筆者讓學生將本組作品用平板拍照上傳,所有學生即可在自己平板上看到所有小組的作品并通過平板投票功能選出優秀作品。這時再抽選三個優秀小組派代表到講臺上按思維導圖復述分享三種燙傷的信息,以達到檢測鞏固的效果。
在給學生一定時間讀完課文第三部分燙傷的急救措施補充相關信息到之前的思維導圖以后,筆者利用希沃平臺的課堂活動功能設計了搶答比賽以檢測學生對課文細(下轉第241頁)(上接第239頁)節信息的理解程度。與傳統閱讀課堂學生長時間過于集中視線于課本或紙質學案導致學生視覺疲勞,消極參與課堂活動相比,這樣的檢測方式極大的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學生都積極踴躍地思考搶答,班級氣氛活躍,學生參與度與積極性極高。
在本節課結束前筆者還設計了學生自評表從知識、技能、策略等方面評價和反思自己本節課的表現及收獲,提升學習能力。學生通過平板完成選項,立刻即可在課室電腦平臺顯示全班各選項的數據結果。數據顯示,92%以上的學生認為在本次閱讀課中認識到急救知識的重要性并表示愿意多了解傳播相關知識,掌握了知識手冊類文本的閱讀策略,課堂上在老師的引導下能主動參與小組討論并在班上發表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