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寬慶
摘? 要: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主要包括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以及語文素養(yǎng)。分析探究課堂教學有效性是極有必要的,通過創(chuàng)設課堂教學情境,引導學生思考與探索釋放學生個性,有助于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交流,切實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所以本文基于此背景下分析研討如何有效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并提出實踐指導方法。希望進一步促進語文教學活動的高效開展。
關鍵詞:新課程標準;小學語文;多元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8877(2020)19-0087-02
當前新課程改革的深化發(fā)展小學語文單一的講解教學模式無法滿足新課程標準要求,如何提高課程教學有效性是當前語文教師亟待探究的重點問題。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課程教學方式,合理的研發(fā)教學氛圍,有效提高學生的整體學習質量,對于課堂教學中存在的重要性及時進行合理引導,使學生掌握自主學習技巧。同時教師也應當進行合理的教學評價設計,不要一概而論,應當對學生的多元學習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能夠用動態(tài)評價促使學生不斷學習思考。
1.激發(fā)學生問題意識,引導學生思考
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實踐教學當中,要引導學生學會提出問題并且探究問題,教師通過在教學當中端正學生的學習心態(tài),使學生學會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問題,從而增強學生在問題提出過程當中的思考能力和學習動力。教師要信任每一個學生并且與學生建立良好的溝通關系,使學生在提出問題的同時能夠給予一定的鼓勵和肯定,從而增強學生在提出問題當中的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迅速的融入到課堂學習當中,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師要通過引導學生學會回答相應的問題,并且提高學生的課堂活躍性。教師也要在此過程當中,善于根據學生在學習當中的狀況,靈活地運用各類教學方法,通過激發(fā)學生的問題意識來進行的設計教學問題,積極的引導學生參與到活動當中,強化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也可以在教育教學當中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和積極表達,讓學生充滿求知的欲望,從而有效的調動學生的學習情緒,逐步的激發(fā)學生的主觀思維。教師通過讓學生在課堂當中活躍起來,就要讓學生的學習語言充滿感染力,使學生能夠學會積極的進行表達,從而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思路。教師要注重在教學解答時利用合理性的教學思路,進行教育教學的規(guī)劃和引導,讓學生提出具有價值性的問題,通過創(chuàng)設相應的教學情景,豐富學生的學習思維,引導學生學會觀察和探究。
2.釋放學生個性,還原課堂主動性
由于學生在學習當中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新能力,是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教師也要支持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并且在課堂教學當中釋放學生的學習個性。教師需要在教育教學當中設計,具有靈活性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環(huán)節(jié)當中,在語文學習中學會體驗語文學習的魅力和趣味性。當學生在學習《草船借箭》這節(jié)課,教師就可以圍繞著主題進行教學的引導,讓學生思考草船是怎樣借箭的?引導學生帶著問題進行深入性的閱讀和探究,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熱情的同時要使學生在閱讀當中積累一定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技巧,從而提高學生在閱讀學習當中的興趣愛好增強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師也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輔助教學,為學生播放關于草船借箭的影視作品,使學生通過對周瑜和諸葛亮的對話,以及過程進行充分的了解和探索,增強學生的學習思維,使學生在學習當中對故事情節(jié)以及人物性格特點進行充分的了解,從而增強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和學習主動性。
3.注重閱讀細節(jié)引導,獲取思想靈感
教師要以新課標為教學基礎,在教育實踐當中引導學生在閱讀當中感悟,并且在感悟當中培養(yǎng)一定的語感和思想情感,教師要通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并且使學生在閱讀當中能夠感受到文章中的重點內容,促使學生形成一定的學習個性,讓學生在個性化的渠道下,感受語文語言當中的魅力,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閱讀的形式來進行積極的表達和引導,不斷強化學生的閱讀學習動力,并且在閱讀教學當中提升學生的思想活躍性。當學生在學習《金色的魚鉤》這節(jié)課,由于本篇文章較為感人,文章作者在描寫的過程當中抓住人物的特點,語言和思想神態(tài)進行細致入微的刻畫文章語言也較為樸實講述了在長征時期老班長偉大的思想觀念。所以教師需要在教學當中讓學生細細品味文章中的重點內容和表達的含義,使學生通過課前對文章進行閱讀,并且利用互聯(lián)網搜集相關的歷史資料,了解老班長高尚的品格,以及在抗戰(zhàn)時期,無數革命先烈為祖國的統(tǒng)一和發(fā)展,拋頭顱灑熱血的感人事跡。教師需要在教學當中,引導學生學會互動和交流,通過在課前搜集的相關資料,在課堂當中進行互動,分享自己對于抗日戰(zhàn)爭時期革命前輩的故事,從而逐步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4.深入研究文本課前充分準備
語文教師是學生學習的領頭羊,所以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想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就要讓學生在課前學習的過程當中準備好。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蘇軾的《飲湖上初晴后雨》,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先進行書本的閱讀和思考,教師在課前開始之前根據學生的表現來進行科學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學會朗讀和記憶。教師也可以讓學生有感情的朗讀故事,并且在朗讀的過程當中回答教師所提出的相應問題。教師在教育教學當中要積極的與學生進行溝通和交流,如果學生在課前不認真預習功課,那么在上課的過程當中也不會有精彩的回答,所以教師要充分的研究課前的導入工作,通過課前科學的引導,使學生能夠在學習當中樹立科學學習思想,有效地豐富學生學習思維,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預習和探究。
5.教學目標的制定要具體明確
教師要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工作,通過設立教學目標樹立科學學習思想,教師在制定科學教育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到目標對于學生的需求,所以教師要通過制定好統(tǒng)籌兼顧的教學目標,并且將目標分為高中低三個層次,在教育教學當中因人而異,根據不同層次學生來要求學生達到不同的學習目標。教師在課前準備工作時,要關注教材內容,了解學生實際學習狀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當中得到思維上的提升,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思維。教師也可以針對當前學生在學習當中所出現的各項問題進行科學的調整,讓學生能夠及時的走出學習的困境,有效的豐富學生學習思維,讓學生在語文學習當中更好的把握語文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語文學習能力,對學生以后的語文學習有著積極的幫助作用。
結合上述內容,我們能夠總結得出語文課程教學必須要立足于教材,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合理引導。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加強師生之間的良好互動與交流,由于小學階段學生年齡較小,并沒有見過新鮮的事物,所以對于一些趣味事物十分感興趣,教師便可以鼓勵學生積極踴躍的思考,同時運用多媒體語音輔助教學,能夠使學生從多角度感受文字美和文章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高冬梅.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討[J].吉林教育,2017(02):67
[2]魏有勝.淺談如何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J].教師,2016(31):82
[3]劉振嘉.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探討[J]甘肅教育,2017(14):62
[4]高楓.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思考[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7(11):14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