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源北 陳靜 李昊 陳研

【摘 要】 目的:分析觀察溫針灸“腹四穴”結合面部推拿治療頑固性面癱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50例頑固性面癱患者開展此次研究,選取時間從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50例患者均分為兩組,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25例。其中給予單一面部推拿治療的為參照組,給予溫針灸“腹四穴”結合面部推拿治療的為研究組,比較兩組不同治療方式的臨床療效及負面情緒的改善情況。結果:參照組的臨床效果顯著低于研究組(P<0.05);而研究組患者負面情緒的改善情況跟參照組相比明顯更好(P<0.05)。結論:應用溫針灸“腹四穴”結合面部推拿治療頑固性面癱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能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
【關鍵詞】 溫針灸“腹四穴”;面部推拿;頑固性面癱
面癱主要分為中樞性神經炎和周圍性面神經炎兩種,中樞性面神經炎主要是由腦外傷、腦血管病和炎癥等疾病引起的,而周圍性面神經炎主要是由于感染性病變、耳源性疾病、自身免疫反應、中毒、代謝障礙和腫瘤等因素引起的[1]。頑固性面癱也叫作重癥面癱,是指治愈性較差的面癱類型。目前治療面癱的方式主要有面部推拿和溫針灸,都能夠起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將二者聯合使用能夠大大提高治療的總有效率,緩解患者的情緒[2]。基于此,本文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50例頑固性面癱患者開展此次研究,對溫針灸“腹四穴”結合面部推拿治療的臨床效果進行分析,現做出如下報道。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院接受治療的50例頑固性面癱患者開展此次研究,選取時間從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采用隨機分組的方式將50例患者均分為兩組,參照組和研究組,每組各25例。其中參照組中男性患者的人數為15例,女性患者的人數為10例,平均年齡為(44.15±1.62)歲;研究組中男性患者的人數為14例,女性患者的人數為11例,平均年齡為(43.71±1.25)歲。上述兩組一般資料的對比結果缺乏顯著差異,P>0.05,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該組患者予以單一面部推拿治療,具體做法如下:1)用雙手拇指按住印堂穴并交替向上推到神庭穴,后點至百會穴。2)按住印堂穴并移至兩側的太陽穴,按摩到患者感到酸脹為止。3)采用拇指點揉法依次按摩印堂穴、攢竹、陽白、四白、下關等部位,每個部位按摩1min。4)用食指和中指按摩人中、承漿穴和太陽穴,按摩5次。5)采用提捏推筋法對地倉穴、陽白穴進行提捏,按摩5次。6)按摩風池1min。
1.2.2 研究組 該組患者予以溫針灸“腹四穴”結合面部推拿治療,其中面部推拿與參照組的操作方式相同,溫針灸“腹四穴”的具體做法如下:指導患者取仰臥位,取中脘、氣海和天樞(雙)四個穴位,首先對穴位進行消毒,消毒后選用0.35mm×40mm的毫針進針,深度為一寸,進針后進行捻轉,得氣后在針柄上套上艾條并點燃,當燃盡后拔針,治療結束。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不同治療方式的臨床療效,采用療效判定的方法,分為顯效、有效和無效3個判定標準,其中患者鼓腮露齒無障礙、鼻唇溝完全對稱和其他臨床癥狀消失則視為顯效;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鼻唇溝基本對稱則被視為有效;沒有達到以上標準甚至加重的則被視為治療無效。其中治療總有效率的計算公式為:治療總有效率=(總例數-無效例數)/總例數×100%;比較兩組不同治療方式患者不良情緒的改善情況,采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評估所有患者的不良情緒改善情況,分數越低代表患者焦慮、抑郁程度越輕。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研究采用SPSS 18.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用%表示治療總有效率的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用(±s)表示不良情緒評分的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時即為呈現出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的臨床療效
經治療,研究組患者治療顯效的人數為14例,治療有效的人數為10例,治療無效的人數為1例,治療總有效率為96.0%;參照組患者治療顯效的人數為8例,治療有效的人數為10例,治療無效的人數為7例,治療總有效率為72.0%。研究組患者治療方式下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參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χ2=5.357,P=0.021)。
2.2 比較兩組患者不良情緒的改善情況
經治療,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焦慮和抑郁評分明顯低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3 討論
面癱即面神經癱瘓,主要臨床表現為面部表情運動功能障礙,具體表現為口角下垂、眼裂擴大、面部表情肌癱瘓,口眼歪斜等,進食時伴有口水淌下,不能做出簡單的皺額[3]、閉目鼓氣和噘嘴等動作,會嚴重的影響到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甚至會使患者出現焦慮、抑郁和悲觀等不良情緒。頑固性面癱是指周圍性面癱經3個月治療無效的面癱,病程時間較長,不易治愈,西藥已經起不到良好的治療效果。并且長時間的治療也會使患者產生悲觀等不良情緒[4]。頑固性面癱主要以氣虛血瘀型為主,認為引發頑固性面癱的主要原因是正氣虧虛、經脈失養等。溫針灸“腹四穴”聯合面部推拿經研究在頑固性面癱的治療中起到了良好的治療效果。
本次研究采用了溫針灸“腹四穴”結合面部推拿的治療方式,其中溫針灸能夠起到健脾胃的功能,對頭面五官病癥起到了顯著的治療效果,散寒祛瘀、溫補氣血[5]。而面部推拿能夠促進患者面部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從而有助于面部神經肌肉的恢復,有助于緩解患者的負面情緒。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參照組的臨床效果顯著低于研究組(P<0.05);而研究組患者負面情緒的改善情況跟參照組相比明顯更好(P<0.05)。說明應用溫針灸“腹四穴”結合面部推拿治療頑固性面癱具有顯著的臨床效果,緩解了患者的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溫針灸“腹四穴”結合面部推拿治療頑固性面癱具有良好的臨床效果。
參考文獻
[1] 趙學君.探究針灸在頑固性面癱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79):222.
[2] 羅紹萍.針灸配合穴位埋線治療頑固性面癱30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藥,2016,25(05):113,115.
[3] 劉金平,金澤.火針結合針灸推拿治療頑固性面癱的臨床觀察[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5,15(70):153-154.
[4] 黃肖群,肖文武,劉淼,等.肌電生物反饋治療腦卒中后中樞性面癱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6,10(24):3849-3851.
[5] 吳洪陽,張藝,周朝進,等.面部透刺電針配合溫和灸治療周圍性面癱療效分析[J].湖北中醫藥大學學報,2017,19(02):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