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應
摘 要:冬蟲夏草作為一種名貴中草藥,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價值,隨著市場需求的不斷提升,傳統的以野生采集為主的生產模式已經不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本文通過對的冬蟲夏草的培育進行深入研究,對當前冬蟲夏草的保鮮方式進行詳細介紹,為冬蟲夏草產業發展提供有效的借鑒。
關鍵詞:冬蟲夏草;培育;保鮮技術
1、引言
冬蟲夏草是我國較為珍貴的滋補藥材,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推動冬蟲夏草產業的發展對實現貧困地區的脫貧攻堅具有積極作用。傳統的以野生采集為主的生產模式不能有效滿足市場實際情況,需要加大對冬蟲夏草培養技術的研究,提升技術轉化水平,推動生產規模的擴大,為當地經濟發展提供有效支持。
2、冬蟲夏草培育研究
2.1生長環境
冬蟲夏草對生長環境的要求較高,需要滿足適宜的環境因素才能夠保證生長效果,其生長區域主要集中在海拔較高的低溫地區,主要分布在我國西部省份的高原地區,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和經濟效益。[1]
2.2寄主情況
冬蟲夏草的生長需要冬蟲夏草菌寄生在昆蟲幼蟲體內,對蟲體內部臟器進行破壞,真菌的寄生目標主要是蝙蝠蛾科幼蟲,能夠充分滿足蟲草的寄生要求,而當前蟲草真菌的寄生體種類較多,但是其成長周期大致相同,能夠在適宜蟲草生長的環境下生存,具有較長的幼蟲階段,為蟲草生長提供有效的條件。對人工養殖寄主進行深入研究,對提升蟲草培育水平具有積極作用,為蟲草人工培育提供有效的條件。而當前人工養殖技術已經不斷成熟,已經能夠形成較好的培育效果,能夠一定規模的人工幼蟲養殖,為蟲草培育提供有效基礎。[2]
2.3菌種情況
冬蟲夏草菌對昆蟲幼蟲的寄生,是蟲草培育的重要環節,對菌種進行研究,是吸納該菌種的人工培養,能夠有效提升蟲草培育效果。當前對菌種的研究已經取得顯著成效,相關研究表明,中國被毛孢是蟲草主要的菌種,已經成功實現了菌種的人工繁殖,并能夠在蟲草生長環境下實現蟲草的成功培育,為蟲草培育提供有效的條件。
2.4侵染途徑研究
真菌侵染環節的研究是保證寄生成功率的重要基礎,通過對幼蟲各個部位的侵染進行研究,如蟲體外表、消化器官等,發現不同的菌種的侵染具有一定的特當,并開發出針對性的侵染方式,實現侵染效果的提升。對結合具體的菌種特點,將菌種進行相應的投喂、幼蟲浸泡等方式,實現寄生效果的提升。在人工浸染環節,要對蟲體生長環境進行有效的控制,保持適宜的環境水平,對溫度進行有效控制,對土壤環境進行優化,維持相應的酸堿度,并提供相應的光照條件,保證寄生體的健康成長。[3]
2.5培育特點
當前蟲草培育途徑主要包括生態養殖和半野生養殖,是當前較為成熟的培養形式。其中生態培育是通過對野生環境下的幼蟲或蟲卵進行采集,進行人工室內養殖,并利用蟲草真菌進行寄生,對感染蟲體進行人工培養,實現蟲草的高效培養。而半野生養殖是利用蟲草原產地環境,降低人工培育投入,實現規模化培育,推動經濟效益的提升。但是當前半野生培育的研究難度較大,需要成功培養幼蟲和菌種,并進行高效的侵染,保證人工培育幼蟲的成活率,對技術要求較高,雖然通過相關機構的深入研究,已經實現了較好的培養成果,但是缺乏有效的技術轉化,并不能為蟲草規模化養殖提供有效的技術支持。由于當前人工培育技術不夠成熟,不能形成規模化的養殖,主要是通過對采摘野生蟲草以滿足社會需求,但是蟲草主要是以風干的形式進行使用。但是隨著民眾生活水平的提升,社會健康意識不斷優化,而蟲草的藥用和保健價值較高,野生蟲草已經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使得人工培育蟲草已經成為蟲草養殖的重要發展方向。相關研究表明,人工培育蟲草與野生蟲草的營養成分基本相同,并且人工培育能夠對環境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減少自然環境下污染因素對蟲體的影響,保證蟲體安全。
3、鮮冬蟲夏草的保鮮技術
3.1鮮蟲草優勢
由于當前的人工培育技術不夠成熟,并不能實現規模化的生產,使得蟲草使用是以野生蟲體為主,為方便存儲,對大多以干品的形式保存。而鮮冬蟲夏草的藥用價值較高,特別是隨著社會發展,民眾生活水的提升,對鮮蟲草的需求不斷提升,推動了蟲草培育技術的快速發展。蟲草通過高溫護理后,會造成許多成分的流失,導致藥效的降低,而鮮蟲草能夠完整保持蟲草的藥效,在藥用過程中形成較好的療效,并能夠有效減少使用劑量,實現藥效的充分發揮。同時干燥蟲草的口感較差,不能通過口服使用,而鮮蟲草能夠直接口服,提高蟲草藥效。
3.2蟲草保鮮技術
隨著社會健康理念的發展,加強對蟲草保鮮技術的研究已經成為蟲草產業的重要環節,對蟲草保鮮要對生產運輸過程進行科學優化,實現保鮮效果的提升。當前的保鮮技術演進方向主要是通過對溫度的的調節,降低蟲體細胞活躍度,減少物質流失。首先是利用低溫進行保鮮,在較低溫度下(零下5攝氏度左右),實現對蟲草呼吸作用的限制,提升保鮮效果。其次是對蟲草進行速凍保鮮,利用零下80攝氏度左右的低溫對蟲草進行靈動,保持細胞活性,在蟲草體內形成均勻分布的結晶,減小對細胞的破壞,實現長時間的保鮮。最后使用利用專業設備,調節蟲草存儲環境的空氣結構,對存儲空間進行密閉,減少空間內氧氣含量,有效抑制蟲草細胞活動,減少蟲體的自然腐敗,提升保鮮效果。而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對蟲草保鮮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條件,智能化的保鮮模式已經成為當前的主要發展方向,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對存儲空間的環境因素進行實時監控,并結合按照保鮮要求進行進行自動化的環境調節,提升保鮮效果。
4、結語
冬蟲夏草培養技術的優化,對產業發展起到關鍵作用,要充分結合技術研發情況,對技術成果轉化提供有效條件,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為技術發展提供有效條件,實現人工培育產業化水平的提升,提升蟲草養殖產業的經濟效益,為脫貧攻堅提供有效支持。
參考文獻
[1] 馮繻億, 吳麗娟. 全人工培育冬蟲夏草產業化技術研究[J]. 四川農業科技, 2016(1):27-29.
[2] 張德利, 涂永勤, 陳仕江. 環境因子對冬蟲夏草寄主幼蟲僵化的影響[J]. 重慶中草藥研究, 2019(5):41-42.
[2] 香格里拉市宜康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堅持科技研發讓冬蟲夏草產業奠定良性發展的基礎[J]. 云南科技管理, 2017(2):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