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業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對國家的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雖然我國地大物博,水資源也比較豐富,但是由于我國人口基數較大,再加上水資源的分布不均,所以人均水資源的占有量還是處于缺水的狀態。因此,為了提高我國農業用水中的水資源利用率,有必要在農業水利工程中使用節水灌溉技術,從而發揮農業水資源的最大作用。
關鍵詞: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應用和實施
引 言
農業對于水資源的需求是非常大的,而在一些地區存在著水資源匱乏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將會嚴重影響到最終產量,所以,想要更好的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進一步增強農業的生產效益,有必要將節水灌溉技術運用到農田水利工程當中,解決農用灌溉水資源緊張和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從而實現水資源的循環可持續利用。
1 農田水利項目工程中應用節水灌溉技術存在的問題
1.1 農田水利工程項目的設計方案缺乏合理性
在對于節水灌溉技術在農田中的應用規劃與設計之初,相關的工作人員一定要到實際考察勘探,但是目前的設計規劃人員過多地依賴相關資料進行設計和規劃,完全沒有在實地進行考察,在沒有對規劃地的地理條件、水源分布、種植種類、土壤結構等情況進行分析后就盲目進行設計規劃,其結果便是其設計的方案嚴重脫離實際情況[1]。
1.2 節水灌溉工程項目的后期監管力度不足
在農田水利灌溉工程中,其缺乏有效的監督也無法發揮節水工程的最大效果。隨著國家對于資源使用的重視,在節能減排方面也出臺了較多的法律法規,但是對于灌溉方面的政策卻比較少,這也是導致節水灌溉工程中缺乏監督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工程建設完成后,對于后期更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對工程中的不足進行維修和彌補,否則就會造成節水灌溉工程的使用效率低下,工程不僅無法進行節水,而且還會浪費大量的財力物力。
1.3 節水灌溉技術缺乏有效的推行力度
隨著我國的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農田水利工程節水灌溉技術也在不斷完善,然而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仍然存在著諸多缺陷,其中技術的推廣就是一個難題。我國的節水灌溉技術在投入使用之初就設立了很多示范基地,而這些基地的影響力遠沒有發揮其預期的影響力。此外,我國的節水灌溉工程項目在進行建設時也都是由各個單位和部門獨立完成的,水利推廣的方式過于單一,大多數農業人員都缺乏對于節水灌溉技術的認知,其采用的灌溉方式還是傳統的澆灌方式,尤其是對于農業水資源豐富的地區,其政府和農民都認為當地不缺乏農業用水,所以沒有必要使用節水灌溉技術,此些推行力度問題都阻礙了我國的水利灌溉工程的發展。
2 農田水利工程中節水灌溉技術的種類和實施要點
2.1 微灌技術
該種技術的形式比較多樣,灌溉的形式也有所不同,但是其技術主要包括脈沖灌溉法和滴灌法,且主要應用于大棚蔬菜的種植,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可以結合實際情況進行修改。目前的微灌技術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和創新,如在通水管道中增加農作物所需要的養分,通過灌溉技術與施肥技術相結合,能夠減少人力資源的投入力度。在使用過程中,將管道部署在農作物的根部,當水流通時,能夠更加順暢,從而提高農作物根部的吸收效率,同時還能夠提升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微灌技術在達到節約用水的同時,還能有效避免水分蒸發,使用此種技術能夠極大地促進農業灌溉工作的發展。
2.2 噴灌技術
相對于微灌,噴灌則是利用管道對農作物進行均勻的澆灌,能夠避免澆灌時的用水不均。當前的噴灌方式主要有兩種:固定式的噴灌和移動式的噴灌。使用固定式的噴灌技術最基本的工作是將噴頭進行固定,其廣泛應用于蔬菜園和果園。固定式的噴灌技術的缺點是機械性能低,相對于固定式的噴灌技術,移動式的噴灌可以實現靈活安裝,其操作方式更加簡便,在管理人力時十分高效。除此之外,移動管道式均勻噴灌技術所需要的資源支持較少,在對于大面積的農田進行灌溉時更能夠體現出其優勢。
2.3 灌溉技術的防滲技術
防滲技術就是防止水資源在流動時的下滲技術。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進行防滲,如石頭襯砌、塑料薄膜防滲和漿砌等。在傳統的灌溉方式中,在渠道運輸過程中會吸收大量的水分,無形中對水資源造成了浪費,而通過防滲技術避免水分的下滲就是該技術中的最大優勢。此外,還需要根據不同地區的地質條件選擇適當的防滲材料和止水材料,從而達到最好的效果[2]。
3 農田灌溉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3.1 加強高效節水灌溉示范基地的建設
節水灌溉技術的目的就是為了保證農民的經濟利益,所以在工程建設之初,首先要在水資源貧瘠的地區建立示范基地,優先選擇經濟發展較快且具有代表性經濟作物的地區;優先選擇具有先進發展意識的地區;優先發展社會秩序良好的地區;通過在上述地區建立示范基地,在取得良好的灌溉效果的同時向其他地區進行推廣,為其他地區的農業發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3]。
3.2 加強水利設備的更新與維護
在使用節水灌溉技術的地區,對于其老舊的農田水利設備要及時更換和維修,能夠有效避免因設備問題造成的水資源浪費,此外還能夠控制排水量,達到最合適的灌溉水量,有利于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3.3 加大監管力度
為了解決節水灌溉行為缺乏有效地監管問題,一方面應該完善節水灌溉相關的管理工作辦法,使灌溉工程得到有效地法律保障,培養農民的節水意識。二是對于管理人員加強訓練,使其明確職責,積極投入到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當中,從而發揮農田水利灌溉的最大價值。
結 語
在開發農田水利工程高效節水的過程中,不僅要將節水灌溉技術應用到實地,而且還要注重技術的推廣的后期管理工作,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農田水利工程的建設效率,以迎合時代的發展需要,保證技術與時俱進。
參考文獻
[1] 孫文軍.節水灌溉技術方法在農田水利工程中的實際應用研究[J].內蒙古水利,2017(05):54.
[2] 賈俊娜.農田水利工程中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及實施要點[J].工程技術研究,2018(08):10.
[3] 張躍飛.農田水利工程中節水灌溉技術的應用[J].低碳世界,2019(02):62.
作者簡介:紀宗國(1962—),性別:男,民族:漢,籍貫: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楊柳雪鎮尚店村,學歷:大專,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農田水利,從事工作:農田水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