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5G時代到來,短視頻持續不斷的發展,地方黨報在媒體融合轉型之中面臨機遇和挑戰。如何發揮好傳統媒體內容采集和生產的優勢,找好短視頻發展布局的定位,科學規劃短視頻的發展,克服資重重困難,提升傳播力?地方黨報的短視頻發展布局,任重而道遠。
關鍵詞:短視頻;地方媒體;傳播力;提升策略
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構建全媒體是大勢所趨。習近平總書記說:“媒體融合發展是一篇大文章。面對全球一張網,需要全國一盤棋。各級宣傳管理部門要改革創新管理機制,配套落實政策措施,推動媒體融合朝著正確方向發展”[1]。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視頻新聞傳播時代已經到來,短視頻在各行各業的傳播力、滲透力、引導力優勢凸顯。短視頻已經成為集文字、圖片、音頻及視頻于一體的新的互聯網內容傳播形式,為新聞傳播的創新提供了可能。在這樣的大背景下,落實總書記的指示,努力打造“四全”媒體,地方黨報布局發展短視頻,早已成為最迫切的需求。
一、地方黨報布局發展短視頻問題不少
原創力量薄弱,業務能力不夠專業,內容定位不精準,資金、人才儲備、技術更迭慢等等是地方黨報融合發展布局短視頻風口上遭遇的窘境。
首先,地方黨報視頻內容生產難出新意。地方黨報對互聯網傳播形式認識還有些缺乏,用戶服務意識不強,內容生產容易受到條條框框的制約,難以生產有創意的作品。此外,視頻資料采集和留存意識不強,部分視頻產品建立在把原有的平面素材視頻化上,為了做視頻新聞而做視頻上,精品意識薄弱,有視頻節目定位模糊,缺乏特色化,難以吸引到黏度高的受眾。
其次,地方黨報的視頻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體系有待加強。地方黨報受多方因素的制約,專業人才引進上乏力,學習激勵機制欠缺,專業視頻認知能力不強,系統學習培訓不夠,導致視頻采集生產思維和工作模式轉換速度緩慢,少數新聞機構甚至拍攝裝備都無法配備到位。視頻生產團隊的拍攝和制作人員多為傳統媒體記者、編輯兼職,在精力和專業度上都限制了短視頻起步和發展。
再者,地方黨報視頻內容分發路徑規劃不夠科學和明確。地方黨報的短視頻平臺大都依靠如抖音、快手、梨視頻等這類有實力的第三方平臺,自有移動客戶端、微信、新聞網站的聲音微弱,地方局域限制較大,必須搭載大型視頻平臺才能有較好的傳播。地方黨報因人力資源的限制,也多疏于對各大平臺視頻號的專業管理和維護,更多作為轉載平臺,未組成專人團隊運維,導致內容乏善可陳。
二、新形勢下提升地方傳統媒體的競爭策略
占領更廣泛的宣傳思想的主陣地,打造本土網絡輿論生態的精神家園,布局好短視頻戰略尤為重要。傳統媒體如何抓住短視頻發展風口,突破局限,助攻傳統媒體的融合轉型發展?作為地方黨報,我認為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發力。
廣撒網,注重“借船出海”。地方傳統媒體應迅速搭建新聞短視頻傳播媒介,在自身經濟實力較弱的情況下,擇大流量平臺合作,“借大船出海”,深入研究短視頻新聞傳播規律,布局短視頻的傳播媒介。
重建設,政策上重點傾斜其生產部門。無論傳播的平臺如何演變,內容為王始終是媒體的核心使命。轉換內容生產思維,應從政策、人力、技術等多個方面給與短視頻生產部門以傾斜。從提升短視頻新聞的轉換能力開始,提高新聞的生產能力。應加強人才培訓,用機制激發新聞短視頻生產的活力。
聚焦正能量,注重豐富“過程”。傳播社會主流價值觀是傳統媒體的第一要務,在短頻快的節奏影響下,正能量作品更具情感共鳴的元素,激起海量互動和轉發。以此獲得受眾的情感認同。此外,有沖擊力的作品應注意確認視頻內容真實性,應盡可能全面的展示事件的關鍵瞬間和細節。媒體應進行跟蹤式報道,聚焦發展的每一個時間段細節,增強傳播時效和節奏。
拓展短視頻的功能性,增強其交互性。隨著傳統媒體融合轉型的推進,服務屬性逐漸成為媒體的主要功能之一。短視頻因其接地氣、互動性、碎片化的特征,主流媒體因其特有的權威性和公信力,在探索媒體服務方面較商業平臺更具優勢。
探索時政短視頻的社交化。強化社交傳播力正成為優化時政短視頻效果的必要手段。通過過程性報道突出內容的話題性和故事性;通過設置話題討論或線上活動,鼓勵用戶參與話題,制作發布短視頻內容,從而引發社交互動和群體效應,真正實現時政類內容的“落地”。
延伸觸角,整合本土的攝影愛好者資源,打造自己的“網紅”。建立自己的視頻通訊員團隊,減少新聞事件發生時的時間損耗。旅游地方的地方黨報尤其還應培養一批屬于自己媒體的“網紅”,通過創意網紅短視頻,豐富傳播的趣味性,增強傳播的延展性,拉近外域用戶的距離。
三、結語
面對科技的發展,內容為王的新聞生產宗旨永遠不會改變,改變的是媒介傳播的平臺和表現形式,在可視化大潮下,地方黨報應該以更積極更開放的態度迎接短視頻的建設和發展。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 構建全媒體傳播格局[J].求是,2019(6).
作者簡介:段曉輝(1982.03-),女,土家族 ,本科學歷,研究方向:傳統媒體怎樣布局發展短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