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健
摘 要:黨的十九大以來,國網資陽供電公司黨委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落實實施“三聚焦”黨建質量提升工程,著力構建“三聚焦黨建格局”,推動各級基層黨組織各司其職,抓好各自重點,打造層次分明、協同創新、互促共進的黨建工作生動局面,夯實了基層黨組織基礎。
關鍵詞:“三聚焦”;基層;黨建;提升
一、聚焦政治建設為統領,提升黨建工作質量
——提升班子政治能力。全面加強各級領導班子建設,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武裝頭腦、指導實踐,全面落實省公司和市委市政府決策部署,召開黨委會31次,決策“三重一大”事項167項,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作用充分發揮。全年開展中心組集中學習研討22次、專家輔導5期、課題調研21人次,高質量完成專題民主生活會,深刻檢視反思,狠抓整改落實。加強兩級班子培訓,舉辦干部讀書班,選送60余人次參加省公司履職能力培訓,干部理論水平和決策能力持續提升。嚴格落實民主集中制和“三重一大”決策制度,班子成員團結協作、互相補位,進一步發揮了班子整體合力。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班子成員全面落實黨的各項組織生活制度,堅持過好雙重組織生活,深入基層開展宣講、走訪和講黨課,政治素質和綜合能力有效提升。強化政治監督,督促各級黨組織落實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
——夯實基層黨建根基。建立各級黨委和班子成員黨建責任清單,堅持領導干部聯系基層黨組織、黨組織書記述職評議等制度,落實“一崗雙責”。修訂黨建工作績效考核評價指標體系,實行黨建工作月度簡報制,層層壓實責任。指導基層黨組織規范做好換屆選舉,完善黨費管理辦法,下發黨員發展規范書,聯合內江公司開展發展黨員培訓,清理整改“軟弱渙散黨組織”,加強黨建信息系統管控,持續推進標準化建設。加強“電網先鋒黨支部”、“紅細胞”黨員責任區和示范崗創建,開展“三亮三比”活動,表彰“一先兩優”。設立220千伏文化站、社區疫情防控等臨時黨支部,在急難險重工作中組織黨員擔當作為。完成主題教育專題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促進短板提升。狠抓黨組織書記和黨務人員選拔培養、掛職鍛煉,舉辦培訓5期,選派3人掛職基層供電所支部副書記。建好管好黨建專家人才庫,成立大黨建項目團隊,承擔黨建重點課題研究4項,4個案例入選省公司典型經驗,1項成果入選 2019年《全國電力行業優秀黨建成果》。扎實推進9個專業“黨建+”工程項目,全面推進黨建融入生產經營重點任務。
——凝聚干事創業合力。增強思想政治工作實效。編制方案,健全機構,落實“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總要求,堅持四項重點措施總體謀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各項任務落地落實。開展“十講十增強”形勢任務宣講12次,推進宣講教育全覆蓋、多形式、見實效。出臺《深化員工思想政治工作意見》,加強員工思想動態調研分析,并及時疏導。增強先進文化引領實效。以“全員培訓+精準傳播”的思路實施“雙引領”建設,開展文化精準傳播,多載體多途徑宣傳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黨內優秀政治文化、國網新時代企業文化。以“專業融合+項目管理”的方式,完善示范、重點和儲備三級項目管理模式,公司獲企業文化建設成果國網公司二等獎1項,獲省公司企業文化建設先進單位稱號。增強精神文明建設實效。完善文明單位創建常態化管理機制,做好復查迎檢準備。作為四川省和資陽市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示范點,組織開展“省公司志愿服務推進會”等系列活動,強化核心價值觀教育。積極宣傳展示先進典型事跡,開展“紅細胞”月度、年度明星評選,獲國網公司精神文明建設創新成果二等獎1項。增強主流輿論引導實效。堅持黨管宣傳、黨管意識形態、黨管媒體,定期向上級黨委匯報意識形態工作。持續做大做強主流輿論,圍繞資陽“成渝門戶樞紐、臨空新興城市”發展新定位,認真做好紀念建黨98周年、建國70周年、“十講十增強”等重大主題宣傳,上稿國網報18篇、電網頭條61條,微電影《夢夢》獲2019年電力奧斯卡“最佳編劇獎”。增強橋梁紐帶團結實效。開展“愛企業、獻良策、做貢獻”主題活動,召開統戰工作座談會,廣泛收集統戰人士意見建議。全面落實“126連心橋”建設,督辦職工訴求4件,為職工辦實事5件。開展“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系列活動,評選公司首屆十大杰出青年,4名青年受到省公司表彰,1個項目獲省公司青創賽三等獎。
二、聚焦全面從嚴治黨,強化黨建責任落實
——落實主體責任。資陽公司黨委深刻把握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堅持聯系實際學、融匯管同學,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委會、黨委理論中心組持續跟進學習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重要論述、重要指示批示24次,班子成員的理論素養和責任意識進一步增強。
——堅持嚴管厚愛。堅持黨管干部原則,認真落實領導干部選拔任用相關規定,規范動議提名、組織考察、討論決定等干部選拔程序,落實“凡提四必”、廉潔“雙簽”要求,堅決防止“帶病提拔”。樹立鮮明的用人導向,堅持“對黨忠誠、勇于創新、治企有方、興企有為、清正廉潔”標準, 堅持嚴管厚愛。堅持制度先行,修訂干部管理辦法9個,建立了“1+N”制度框架。強化日常監督管理,對104名干部及干部轉任職員開展了經商辦企業清理。嚴格執行重大事項請示報告、因私出國境審批等制度,舉辦干部讀書班,選送60余人次參加省公司履職能力培訓,提升各級干部能力素質。細化激勵黨員干部勇于擔當作為57條措施,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旗幟鮮明為敢于擔當、踏實做事、不謀私利的干部撐腰鼓勁。
三、聚焦“紅細胞”工程,創新黨建活動載體
公司于2013年4月啟動“紅細胞”工程,以“紅細胞·零公里志愿關愛計劃”為重要內容,鼓勵廣大員工立足本職崗位,延伸服務觸角,2015年12月,在企業內部充分踐行“紅細胞”志愿服務的基礎上,與資陽市委宣傳部共同發起,聯合其他22家企事業單位,成立了資陽市學雷鋒“紅細胞”志愿服務聯盟。
“紅細胞”志愿服務聯盟堅持“一聯盟一核心”“一隊一品牌”,以“有愛之城·志愿同行”紅細胞志愿服務行動為總攬,圍繞“關愛他人、關愛社會、關愛自然”,采用季度集中行動與每月分散行動相結合的模式,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為形成月月有活動、季度有亮點、節點有高潮、全年不斷線的工作格局,聚成一呼百應的社會力量。共建微公益團隊。建立“紅細胞”微公益群、“紅細胞”愛心書屋、“紅細胞”服務站,開展扶貧幫困、助力新農村、志愿服務等活動,架起正能量“互聯網”。運用“互聯網+”,以志愿者微信群為載體組建微公益團隊,為志愿服務活動信息發布、志愿者溝通交流、社會正能量傳播、便民業務服務宣傳等提供了平臺。共創信息共享平臺,志愿服務通過與互聯網相結合,實現需求信息快速傳遞和對接,架起志愿者與志愿者之間、志愿者與幫扶對象之間友好溝通的“連心橋”,助力志愿者服務活動開展,促進社會文明和諧。共同傳遞溫暖力量。“紅細胞”聯盟充分利用聯盟單位專業優勢,共同開展幫貧扶困、志愿服務、助推新農村建設等活動,實現從電力優質服務擴展到其他聯盟單位的創業貸款、通訊服務、醫療救助等多維度幫扶,讓百姓享受到更多的增值服務,形成基于“互聯網+”的“紅細胞”志愿服務聯盟新模式,實現“紅細胞”聯盟的“聚變”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