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麗萍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在教學實踐中,也要求教師緊跟時代潮流,不斷創新課堂教學形式,探究合作學習的應用方式與應用意義。本文從現階段小學課堂中自主與合作的矛盾問題出發,探究了問題產生的原因和后果,并就這些問題,提出了“自由結組合作,在競爭中提高”“班級合作,促進個體反思”“多種合作形式,共同進步”三點可行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合作學習
引言:
小學階段的語文課堂教學,不僅承擔著小學階段教學大綱上羅列的各項教學任務,更承擔著每一個有資格受到九年義務教育制度的國人語文和語言啟蒙的責任。隨著新課改的推進進入新的階段,小學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的研究方面,應該把轉變教學思維的重點放在怎樣引導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加強合作,共同進步上。這樣做的好處,一方面在于可以促使學生主動探索,大膽發言,培養學生的中文語感和語言基礎,一方面在于可以促進學生融入集體,互幫互助,培育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一、現階段小學課堂中自主與合作的矛盾問題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階段的小學生,正處在自主意識萌芽,需要被積極引導自我發聲的重要階段。而在課堂教學中,無論怎樣創新形式,推進改革,究其根本,還是以教師的“教”字作為課堂教學活動的基調。
那么,對于小學生的自我發聲的引導和對于教師的教學內容的吸收就形成了一組矛盾。如果不對此進行引導,使學生在應該學會自我發聲的時刻依附于被動接受,不愿表達或者很少產生自主意識和自主觀點,很有可能培育出一批毫無情商惰于思考的“書呆子”“背多分”。
另外,個人與集體也是一組矛盾。在自我意識覺醒之后,學生會漸漸分清“內”與“外”,“自己”與“他人”,“個體”和“集體”,同樣也需要教師充分引導,使其明白自主意識與集體意志如何和諧共存,防止學生過度自我,在性格上慢慢變得自私、偏激、孤僻。自幼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和團隊協作能力,將會使學生受用一生。
二、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
隨著新課改進入新的改革階段,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師,在推進新型課程改革的過程中,應該積極進行教學思維轉變。不應止步于研究“教師怎么教”的層面,而應該積極探求,把思維向“學生應該怎么學,怎樣引導學生這樣學”的方向轉變,化被動學習為主動接受,把學生的求知天性在課堂中充分地調動起來。
1、自由結組合作,在競爭中提高
在任務量不多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根據任務量引導學生進行自由結組,先進性組內合作學習,然后進行組與組之間的評比,這樣,有助于在班級內部形成良性競爭,激發每個小組內組員的上進心和小組榮譽感,在不斷磨合中彼此信賴,增加默契,提高學習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的三年級語文教材中,有一篇《古詩三首》。這一課的內容是《山行》《贈劉景文》《夜書所見》三首古詩的背誦、理解與賞析。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先對三首古詩中的一首進行簡單賞析,為同學們示范一下怎樣賞析古詩,然后把賞析三首古詩的任務分配給不同的小組,在各小組講解之后進行總結和補充。一個小組賞析一首古詩,任務的難度是比較小的,三首古詩,每首古詩可以分配給兩個小組來賞析。
通過教師的有力引導和各小組之間的學習成果對比,同學們就可以很直觀的找到自身及自己所在的小組在學習方面的優勢和存在的問題,在以后的合作學習中,保持優勢,改進缺陷。
2、班級合作,促進個體反思
也有一些課文,篇幅比較大,小組分配不能形成對照或者不適宜組內分配合作,這個時候,就可以進行班級內的分配合作學習。這樣,每個人負責的任務量不會很多,又可以有針對性的進行對照,讓同學們更直接的看到自身在學習上的優勢和問題,揚長避短,不斷進步。
例如:在人教版的三年級語文教材中,有一篇習作《我家的小狗》。教師在引導同學們進行同類型習作的時候,可以讓每位同學寫一小段話,描述自己喜歡的小狗,然后,再進行二人互換修改評價,最后,按照順序在班級內閱讀,再讓班級同學提出建議。
這樣,既可以增進學生的評述能力,又能夠幫助同學們加強班內合作,不斷改進自身。
3、多種合作形式,共同進步
目前,經過不斷實踐與探索,較為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合作學習。大家共同參與到課堂內容的學習和討論當中,這樣,每個學生的求知欲都會被充分調動起來,學生也會在討論中不斷地磨礪自身的自我發聲意識,培育和加強團隊協作能力。有效的合作學習,應該是不拘泥于合作形式的。在學生富于想象力的年紀,保護好他們的想象力,也是每個小學語文教師的責任。
例如:在人教版的三年級語文教材中,有一篇課文《富饒的西沙群島》。教師可以在講課開始之前,找到班級里面繪畫能力比較好的幾位同學,把自己預習這篇課文后想象的場景合作畫出來,然后讓全體同學評價畫作的細節,或者給出建議。
這樣,既加強了同學間的合作,拓寬了合作學習的途徑,豐富了合作學習的形式,發揮和拓展了了學生們的想象力,促使學生增加課堂參與感和課文情景帶入感;又檢測了學生的課前預習效果,可謂是一舉多得。
結語: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轉換思維,化被動教學為主動學習,讓學生們通過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提高效率,共同進步。面對越來越嚴峻的社會環境和就業形勢,自小在學習方面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使其樹立合作學習的意識,認識到合作學習的優勢,通過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提高自己的團隊合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歸屬感,學會融入集體,享受集體合作帶來的學習紅利,是學生們受用一生的財富。
參考文獻:
[1] 劉曉花.探討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20(18):66.
[2] 孫麗紅.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應用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20(18):53.